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旅游业是一颗不落的太阳   加快对中西部地区开放和开发,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是党的十五大的重要战略决策。广西在西部大开发中最突出的优势在资源,旅游资源就是其中之一。广西有不少旅游资源是西部 12个省份中所独有的,所以抓住西部开发机遇,加快我区旅游资源开发,尽快把广西旅游业建成西部旅游的龙头,这是跨世纪发展摆在全区人民面前的一个新的战略课题。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创汇最多、带动面最广、开放度最高的“朝阳”产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将有更多收入和更充裕的…  相似文献   

2.
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加快广西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群 《桂海论丛》2005,21(4):62-64
当前广西正面临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新的历史性机遇和优越的外部环境,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加快广西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广西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驰名中外的旅游先进省区,实现广西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旅游业的世纪。武汉作为本世纪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其旅游业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武汉,将不仅被建成中国的旅游大市、旅游强市,而且还将被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必将使其自身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武汉旅游业发展战略(一)战略定位1.产业定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全国很多城市都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等。武汉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准确进行产业定位。应考虑的因素包括:旅游资源的丰度和  相似文献   

4.
把广西建成与东南亚一体化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中国东盟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既是把广西建成旅游大区,发展广西与周边国家民族文化旅游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广西对外开放水平尤其是对东盟国家开放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很强依赖性的产业,良好的旅游资源及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旅游与环境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发展旅游业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和培育公民的素质,良好的旅游环境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为了使我区旅游业健康发展,促使旅游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应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一、广西旅游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70年代起,广西就开始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并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培育,逐年加大软硬环境的投入和建设。经过…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09,(21):74-74
河池市对接东盟的发展战略,通过积极实施通道经济发展战略,以“四联动”构建“一轴、两带、三区”通道经济新格局,重点开发丰富的农林牧资源、有色矿产资源、水电资源、旅游资源,把种养业、有色金属矿产业、水电产业和旅游业做大做强,加快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把河池市建成广西最大的水电产业基地;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形成河池市新世纪的特色经济和产业优势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黄师敏 《传承》2011,(18):54-55,81
发展旅游业既有利于拉动消费、增加收入,又有利于转移富余劳动力。通过对德保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提出了德保县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即着力打造红枫旅游名片,加强旅游商品开发,规范"农家乐"的经营,打造亮点景区及开发新的旅游点等。  相似文献   

8.
王栴 《传承》2001,(1):22-23
我们终于跨入了21世纪。新世纪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时空上的变化,更是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的旅游发展的新机遇。以旅游业作为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把发展旅游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已成为不争的共识。可以说,中国旅游业的总体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西部大开发又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也为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旅游业是一种朝阳产业,其健康发展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而旅游教育的独特作用不可忽视。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旅游教育已日益摆在人们的面前,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总体…  相似文献   

9.
周江勇 《今日浙江》2014,(16):31-31
正舟山市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支撑新区发展的大产业来培育,精心培育新区海洋旅游特色,推进海洋旅游转型升级,努力建设"群岛型海洋休闲旅游目的地"。2013年全市接待游客3067万人次,总收入超过300亿元,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收入占全市GDP比重超过20%。建设群岛型海洋休闲旅游目的地,必须精心培育海洋旅游特色。聚焦主题,始终突出"佛""海"两大主题,以普陀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核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我市旅游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连市委把旅游业作为全市新的支柱产业,把大连建成有特色、高品位、大客流、高创汇的旅 游名城纳入城市总体发展目标,旅游业战略地位的提升,大连旅游业驶入中国旅游经济的快车道。为使大 连旅游业更上一层楼,还必须进一步加大旅游业的宣传力度;大力培育旅游文化市场;加强旅游商品的开 发和利用;加强旅游业的软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
何文  石汉葵 《桂海论丛》2006,22(1):79-81
加快发展梧州旅游业,必须综合分析梧州旅游业的优劣势及存在问题,从梧州的特色旅游资源出发,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和梧州的区位优势条件,以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全新观念,用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谋划梧州旅游业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建成梧州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是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就广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自治区的旅游发展战略和实施等话题,2月1日,本刊与广西师范大学有关学者进行了座谈。本栏目所推出的,即是座谈发言。旅游业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战略选择在广西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广西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结合国内国际旅游发展的背景,广西旅游业在本世纪新的战略应考虑采取“持续超前”的发展战略。“持续超前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超前”。所谓“超前”,就是广西的旅游业的发展既要超过全区GNP的增长速度,又…  相似文献   

13.
籍振芳 《前进》2004,(7):29-31
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了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到200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力争达到212.16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省GDP的8%以上,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把我省建成我国中西部旅游经济强省。在去年我省旅游业总收入101亿元的基础上,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连续翻番,实现跨越式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当前,我省旅游业正处在产业积累向产业发展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产业特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产业处于小规模、低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对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就业和推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推进旅游产业集群化、旅游业态多元化、旅游发展国际化、旅游服务信息化,推动旅游业在创业中发展、在创新中提升,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率先在全国建成旅游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15.
付晓波 《政策》2011,(7):75-76
大悟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著名革命老区、将军县。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注重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以京珠高铁孝感北(大悟)站即将建成通车为契机,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为载体,以建设红色文化旅游大县、全省旅游强县为目标,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着力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目前,大悟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16.
李宏斌 《桂海论丛》2012,(6):127-130
旅游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广西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面临着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的良好机遇。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形成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树立“大旅游”的发展理念,构建起完善的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以新的战略举措,推动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建设广西旅游强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李世泽 《当代广西》2013,(16):27-27
构建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最重要的是打造新的产业支点,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带动力、辐射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旅游业是构建新的战略支点的先导产业,对于现代服务业发展乃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具有关键作用。2012年,广西4A级以上景区数量为91家,排全国第8位;旅游总收入1659.72亿元,增长29.9%,旅游业成为拉动广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即将建成,对长江三峡线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换代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改变长江三峡传统的旅游发展方式,鲜明地提出和尽快地实施以生态旅游为内涵的三峡旅游,把开发生态旅游作为长江三峡旅游业新世纪发展的方向,围绕生态旅游把长江三峡旅游线打造成全新的旅游精品。长江三峡发展生态旅游的核心和重点在开发和包装上,三峡生态旅游开发最缺乏的不是资源,而是观念;发展三峡旅游业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不是资金,而是意识。因此,发展三峡生态旅游要从“三抓、五新”上入手:  相似文献   

19.
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侵权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各地旅游业逐步从"接待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但是,由于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现实生活中,旅游资源开发过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作为“集中力量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使之“成为支撑和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努力把重庆建成旅游大市”。一、重庆旅游业发展现状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目前产业结构极不合理,2000年我市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7.8:41.3:40.9,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还比较低,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重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重庆直辖市的地位和使命很不相称。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行业,产业关联度高,综合带动性强,辐射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