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恢复性司法的本土资源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常青 《法学论坛》2006,21(3):52-56
恢复性司法缘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刑事司法实践,并逐渐成为影响传统刑事司法的重要司法范式。恢复性司法是在反思传统司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可以弥补传统刑事司法过于对抗、忽视被害人等缺陷,从而迅速风靡于西方国家。我国无论是文化观念,还是刑事司法制度与实践,都存在着契合于恢复性司法的因素。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有必要吸收恢复性司法的理念,结合我国刑事司法的本土资源,建立恢复性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修复性司法制度的兴起与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刑事司法呈现出以国家为导向的惩罚性司法向以社区为基础、以受害人为导向的修复性司法的转变。当前我国刑事司法中,也不乏修复性司法的影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西方国家修复性司法制度的发展与现状,有助于我们合理借鉴并构筑符合我国国情的修复性司法制度。英国牛津大学犯罪学中心主任卡罗琳·霍伊尔教授是修复性司法制度研究的权威专家。武汉大学法学院何荣功副教授在牛津大学访学期间围绕该课题对卡罗琳教授进行了专题访谈,形成本文。  相似文献   

3.
规律是支配事物发展过程的自然的、固定的因素.司法是人类社会以法律手段解决社会矛盾的活动.司法规律是司法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它表明人类司法制度发展需要经历从无到有,从野蛮到文明,从专制到法治的发展过程.刑事司法规律是司法规律在刑事诉讼中的体现,法治社会的刑事司法应当实现公正审判和采用正当程序原则,司法公正是刑事司法的价值,正当程序的一系列原则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恢复性司法作为一种全新的刑事司法模式,以被害人权益为导向,通过搭建被害人、犯罪人与社区间的对话平台,促进社会关系的修复,并取得良好的司法效果。鉴于此,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有必要吸收恢复性司法的理念,结合我国刑事司法的本土资源,建立恢复性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绝大部分案件包括未成年人案件都可适用辩诉交易.而作为与刑事司法并行的司法制度,美国少年司法在恪守“国家亲权”理念及“儿童最佳利益”原则的基础上,亦逐步加大了辩诉交易的适用.刑事司法与少年司法双轨制下的未成年人辩诉交易在制度设计、程序运作及司法救济上存在一定差异,亦面临一系列质疑与规制.  相似文献   

6.
法国军事司法制度改革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 年法国军事司法改革奠定了现行军事司法制度的基础。新的军事司法制度按照国家刑事司法权统一原则的要求,明显地加强了与平民刑事司法的结合,并按照国土领域“内外有别”和“平战分制”的混合立法模式而建立,在基本价值构成方面总体上实现了军事司法安全价值和公正价值的动态均衡。  相似文献   

7.
田凯 《中国检察官》2004,(2):76-77,75
英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个地区组成,我们所说的英国刑事司法制度,通常是指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刑事司法制度(苏格兰、北爱尔兰地区的司法体系和英格兰威尔士地区明显不同,一般不列入英国司法制度考察的范围)。深入了解英国刑事司法制度之下的司法理念及其在新世纪的变革与发展,有助于为我们的刑事司法改革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一、英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1、法典以判例法为主体兼顾制定法英国是普通法制度起源的国家,一般的普通法的制度来源于社会,而非上级制定,法官通过判例把社会规律和自然的规则制定成法。普通…  相似文献   

8.
中国语境下的刑事司法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刑事司法改革发生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刑事司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潜在的影响,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法治原则要求惩罚犯罪应当建立在充分保障人权的基础之上。国际化、宪法化、社会化已经成为现代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既应对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世界性潮流作出回应,也应对中国的社会转型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9.
恢复性司法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性司法模式摆脱了消极的报复主义的刑罚观念,提倡用"恢复"的观念替代惩罚,重视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重视对犯罪人的社会矫治,和被害人权益的保护,重视社会(社区)的长远利益,其理念与建立和谐社会的主旨不谋而合。借鉴恢复性司法制度,弥补传统刑事司法制度的不足,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朱德宏 《法律科学》2008,26(2):20-28
凭借伦理和宗教规范作为肯统刑事解纷方式的恢复性司法属于非国家正式刑事司法机制。从类型学上分析,可以把恢复性司法划分为不同的模式和类型。概括地看,恢复性司法存在于当代社会的法理基础是政治多元合法化和刑事司法制度民主化。从传统文化和现实的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看,我们缺乏借鉴和实施恢复性司法本土制度化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项刑事司法革新运动,恢复性司法以其全新的理念和良好的实践效果而越来越受到各国刑事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但是恢复性司法在我国目前还面临着自身定位、理念以及制度设计上的种种缺陷,这已成为阻碍其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试从探讨恢复性司法制度相关利弊的基础上来对其在我国如何更好地发展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2.
传统刑事司法模式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不足。主要体现在对被害人诉讼地位的漠视,被害人不能积极参与诉讼,诉讼成为了与自己无关的事实,从而致使被害人在受到犯罪侵害之后,又遭遇国家司法制度的冷落。恢复性司法对现代刑事司法理念具有重大的重构意义,是对传统刑事司法的一种修正或补充。对被害人权利的尊重构成了该司法模式的核心特征。  相似文献   

13.
张福森 《中国司法》2007,(10):11-12
刑罚执行制度是一个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进一步完善司法体制和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其中,完善刑罚执行制度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改革和完善少年司法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必然要求。我国应当制定综合性的少年法,完善少年司法的程序法规则,创新少年司法工作机制,逐步推行少年犯行刑社会化,建立少年刑事法院,组建少年司法队伍。  相似文献   

15.
恢复性司法是一种全新的刑事法治模式,本文试从恢复性司法的内容、特征与价值功能等方面进行考察,并对其理论内核进行评析。在目前恢复性司法在我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少年司法制度中首先探索建立恢复性司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刘根 《法制与经济》2008,(14):18-20
改革和完善少年司法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必然要求。我国应当制定综合性的少年法,完善少年司法的程序法规则,创新少年司法工作机制,逐步推行少年犯行刑社会化,建立少年刑事法院,组建少年司法队伍。  相似文献   

17.
国家亲权理论是英美法系国家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论根基,它强调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积极保护责任,要求超越报应主义观念,遵循"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来处理少年罪错行为。国家亲权理论对于克服刑事古典学派的弊端,推动少年司法制度的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国家亲权理论在少年司法中的应用容易产生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落差,如何缩小这种落差是英美国家少年司法改革的重要特征。中国的少年司法政策与国家亲权理论存在一定的类同之处,在今后的少年司法改革中应当注意吸收国家亲权理论与英美国家少年司法整合历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8.
司法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部的有关部门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司法制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结合我国司法制度及基本国情,对各国的司法体制进行对照剖析,总结了国外司法制度的有益经验,为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从本期开始、“域外司法”栏目将陆续刊登介绍世界主要国家司法体制的系列文章,供读者鉴赏。——编者  相似文献   

19.
何挺 《现代法学》2011,33(1):173-181
解决纠纷是司法制度的原初和首要功能。纠纷解决观是一种以承认纠纷的客观存在和不可回避为前提,将解决纠纷视为重要任务以防范纠纷可能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的观念。纠纷解决观尚未在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确立,其在刑事司法中的引入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纠纷解决观的引入与刑事诉讼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的目的并不矛盾。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应在纠纷解决观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走出认识误区,引进恢复性司法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性司法作为目前的热门话题,就其价值取向、利弊分析、我国的引入问题尚存有各种不同观点;我国学者目前对该项制度的理解本身存在着一定误区;出于对刑事被害人利益保护的要求,在当前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大环境下,我国迫切需要引入恢复性司法制度,以解决传统刑事司法的弊端与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