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世华 《人民论坛》2014,(9):115-117
环境破坏带来了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人们也开始不断尝试相关的应对机制,依靠法律手段对其进行处理和解决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但是环境气候问题错综复杂,又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依靠法律来实现对气候问题的解决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如何更好地在气候问题下实现法律制度的完善应对,是我们目前所面对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应对气候变化开展绿色出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全球气候近50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冰冻圈,生态系统、海岸带、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地区安全、经济发展的明显影响,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徐娜 《中国减灾》2014,(6):14-17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从热带到两极,从小岛到大陆,从最富裕国家到最贫困国家,谁都不是孤岛。我们必须携起手来,共同承担灾害风险,走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焦冶 《前沿》2008,(10):93-96
气候变化应是一个客观自然现象,其变化也应遵循客观自然规律,然而由于当今世界工业化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因素,引起气候变化异常。极端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严重的气候灾害,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人类生存面临威胁。我国是一个气候资源和气候灾害大国,每年因气候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气候变化也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联合国先后制定了相关公约及法律文件,以应对气候变化。因此,我国也应积极履行联合国公约,制定和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体系及机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和预防气候灾害,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198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保护气候的决议以来,经历了21年马拉松式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2009年12月7日一18日将在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被喻为“拯救地球最后的机会”。气候变化谈判,既是保护全球气候和环境的重要谈判,更是一场国家间在经济、能源、环境、外交方面的重大博弈。哥本哈根会议能否达成“一个将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结合在一起的雄心勃勃的全球协定”,依然是个巨大悬念。而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又将面临哪些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陈迎 《时事报告》2009,(4):82-84
在美丽的南太平洋镶嵌着许多风景绮丽的岛国,位于斐济以北的岛国图瓦卢就是其中亮丽的一个。然而,图瓦卢人却面临着灭顶之灾,大约在50年以后.这个美丽的岛国将沉没于大洋之中。在世界地图上,人们将再也找不到这个国家的位置。图瓦卢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全民迁移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王庆喜 《中国人大》2012,(11):25-26
当前,气候变化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同时,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经济转型的要求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8.
胡婷 《中国减灾》2012,(2):8-12
2011年11月28日-12月11日,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的海滨城市德班召开。我作为今年新加入的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了本次会议,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年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根据规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公约缔约方大会和议定书缔约方大会)每年举行一次,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暖冬”、“酷暑”。对一些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已不再感到惊诧。在全球范围。冰川萎缩、海平面上升、台风飓风频频登陆、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观测事实,也足以表明气候变化正日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科学研究基本确认。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使候在人类一点一滴的活动中逐渐变暖了,我们每个人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相似文献   

10.
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中国政府一直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厘路线图”所确立的原则和有关规定,并且在改革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提出积极可行的奋斗目标和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我们正面对着这样一个事实:海平面在不断上升,降雨时空在发生变化,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水资源、水循环受到影响,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当这一连串糟糕事件发生时,  相似文献   

12.
“国外记者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现在世界的潮流是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绿色能源,宁夏却还在大张旗鼓地开发煤炭资源,大搞宁东基地。这不是背道而驰吗?”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指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征,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低碳经济是全球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向低碳化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吴启迪 《中国人大》2009,(19):23-24
气候变化已经变成了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事情,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应对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应对气候变化应该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2009年5月9日,国家减灾委员会第二届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报了新一届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组成人员名单,研究修订《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工作章程》,讨论审议《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2009年工作要点》,评议《关于我国开展居民住宅巨灾保险的思路和建议》报告等。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及专家委员会秘书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应对。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气候变化严重威胁中国许多地区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1月28日-12月11日,经过14天的艰苦谈判,在比预定结束时间推迟了整整36个小时之后,备受关注的德班气候变化大会终以《京都议定书》的保存延续而收场。  相似文献   

18.
刘恕 《中国减灾》2009,(9):44-45
英国是世界上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前不久,笔者随"英国气候之旅"代表团对伦敦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记者所到之处,无不体会到英国民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感,也了解到英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用心良苦". 正是在这些"绿色"政策的推动下,全社会积极采取有效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的脚步.  相似文献   

19.
宣勇 《中国减灾》2008,(3):14-15
任何一个国家,只靠单打独斗是无法战胜天气变化的,集体行动不是选择而是必须。发达国家应当承担起量化减排责任,而发展中国家虽然不必承诺量化减排,但也要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排放增加并认真减排。  相似文献   

20.
南极冰川融化,北极海冰减少,极圈内地区夏季平均气温不断升高,酷暑高温天或暴雨灾害不断袭来,蝗灾、火灾、地震频发……同时,地球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人类和生物的活动,从阿拉斯加海鸟的大批死亡,澳大利亚海域的珊瑚白化,到农作物的减产,乃至啤酒价格的飙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