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反全球化运动兴起,使全球化有了一个直接而外在的“对手”。反全球化与全球化的冲突,体现着价值的对立。全球化问题及其负面价值,恰恰构成反全球化运动兴起发展的根据。审视21世纪的发展,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将在二者的相互规约、相互制衡中,通过其力量的此消彼长而实现在反全球化的批判声浪中,全球化将呈现出理性、公正、可持续化发展状态;而全球化的规范性运行,也会萎缩反全球化运动的生存基础与发展空间。二者的矛盾展示可能孕育着人类社会的未来进步。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运用"阶级对立性"、"贫富分化必然性"、"创造性破坏"、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偏向型和通用型技术进步效应等多学科理论,系统阐释技术创新贫富分化效应的内在逻辑,并对相关例外情况进行分析说明,为验证效应提供多元的理论支撑。同时,基于经典理论分析,相关研究也形成实践启示,强调技术创新内生地偏向于高技能劳动者,相对于资本来说并非是导致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真正能够消除技术创新贫富分化效应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同时劳动者必须做好"干中学",降低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浪潮对世界民主进程和各国国内民主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垄断集团利用资本的优势,以“竞争”的名义开始造就新一轮的集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建立问题上发生了尖锐对立:而每一个传统的民族国家内部也开始面对全球化造成的领土界限被部分打破后形成的全新政治、经济格局。“民主赤字”出现在世界范围:甚至民主的内在逻辑也受到来自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一、全球化对中国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个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兴盛起来,21世纪后已经成了世界各国一个时髦的术语。全球化建立在资本、生产、通讯、技术的一体化之上。它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或者说“全球化的主要标志是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它的含义是不言而喻的,它指的是经济增长要素特别是资本要素、技术要素乃至人力要素在市场法则的驱动下出现的全球性流动和组合,以至于国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整个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制定经济全球化规则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世界性经济组织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控制,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重要标志的世界经济信息化、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出现和加强都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进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着世界政治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动向,因此世界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现象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虽然当前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发动与主宰,但其自身内含着对社会主义制度与价值的逻辑追求。从生产力层面看,它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的结果,是进步的、合理的,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最终实现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从生产关系层面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必然导致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原则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决定论”和“市场决定论”适应了垄断资本打破国内福利国家体制束缚、国外民族国家疆界和国家主权等障碍的需要 ,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政策指导。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是为了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欺骗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盲目追随新自由主义政策 ,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代价 ,进一步加深了发达资本主义大国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社会结构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跨地域、超国家进行扩张的现象。当今所谓“全球化时代”并非全球化的始点,而是全球化进程中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是跨国公司主导下资本与人才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流动的结果。随着影响全球化的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流动与均衡化分布,全球化将导致民族国家内部的社会结构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趋同化”,南北矛盾大大缓解,而资本家集团与一般大众之间的矛盾将再次突出出来。在这个未来的全球化阶段,马克思的幽灵可能重回人间,世界大同的理想将再次成为人类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指的是“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地传播,使得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从其内容来看,经济全球化主要涉及生产、贸易、投资、金融、信息、人才流动的全球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推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归根到底是一个全球经济市场化或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当前,经济全球化具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生产活动日趋国际化,形成了国际生产体系和网络。在今天,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水平型分…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桂芹 《理论前沿》2004,(11):32-33
近年来,在全球化的狂飙式推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和亮点的同时,如影随形的却是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全球化”运动的浪潮。一些重要的全球会议已经接连成为示威者反对和攻击的目标。除了大规模的街头示威外,互联网上和非政府组织的反全球化运动也十分活跃。在言必称全球化的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反全球化"运动也有愈演愈烈之势,以致它本身也发展成为一种全球化运动.当前的"反全球化"运动已经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它并未解决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它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促进全球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伴随着一国内和各国间越来越多的不平等;它兴起的理论基础主要有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依附理论、比较优势陷阱理论和民族主义理论;它的力量构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某些民族国家,另一类是各种各样对全球化效应严重不满的"反全球化力量".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通过融入全球经济发展整体来追求自身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正如美国学者阿兰·伯努瓦所说:“今天,全球资本一体化已经打破了生产体系的国家界限,把各个部分重构为一个全球生产体系。”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客观事实和发展趋势。但需要提起注意的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以及凭借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在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社会主义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社会主义将何去何从?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大问题,笔者就此谈几点初步的认识。一、经济全球化时代…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实质上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因为从长远来看,全球化将会使世界经济受益匪浅,它将提高市场机制的效率,并将扩大市场机制。但从现今的情况看,全球化尚没有达到足够的深度,今年2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关于“负责任的全球化”的提出,本身就是对全球化反思的结果,与经济全球化并驾齐驱的另一股力量是世界的多极化,无论是全球化、多极化还是什么其它的趋势,这一切都是不可逆转的,是不会等待哪个国家的,一国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下不是主动地、有步骤地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化,就是被动被迫被赶进全球化,其结果是前者分享全球化的利益,后者则是成为全球化的牺牲品。因此,在世界经济论坛组织“关于中国发展、改革和稳定三者关系”的讨论会上,汪道涵重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改革开放战略将得到坚持,加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方向不会改变。他说:“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已经被确定为中国21世纪的基本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用一个模式“美国化”;并不是经济利益的均等化;并不是经济安全的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悬殊化,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弱化。经济全球化使某些国际性的经济组织以及跨国公司成了西方,特别是美国控制世界经济,推行新霸权主义的工具。我国应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保持民族经济特色,提高创新能力,发展高新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发展是一个客观事实,但却又包蕴着诸多矛盾性,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已使世界系统内部形成链式反应结构,民族与世界有关“俱荣俱损”的双重效应。共性与个性、民族性与全球性是当代面临的客观矛盾,不同发展阶段上各个国家的全球化效应也有其差异性。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既要自觉融入全球化浪潮,又要加强自我保护机制,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以避免全球化负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与环境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与环境犯罪在形成和发展上具有同步性。它们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表明 ,在我国加入WTO深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环境犯罪必然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在经济全球化中 ,各国地位不平等 ,极易造成环境犯罪输出 ,促进环境犯罪恶化 ;经济全球化能进一步强化利益驱动 ,促进环境犯罪发展 ;国民素质低下 ,极易产生违背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 ,导致环境犯罪蔓延。针对这种情况 ,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有效对策 ,才能遏制住环境犯罪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17.
首先,参与全球化的主体有很多,且不能形成独一无二的霸主.世界市场是统一的,但资本集团公司、区域性国家联盟、发展中国家之间为争夺与重新划分市场,形成了一致或对垒的地区性经济组织来维护其组织或其成员.至今,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仍在进行,但将没有任何组织或国家能够独霸全球市场,统治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成因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日益一体化的趋势。其本质是依据市场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经济资源,体现的是效率优先的原则。如果说,工业革命开创了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道路,那么,当代以电子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则把生产社会化进程提升到一个新阶段,使经济的发展开始突破地缘政治的某些范围,超越国界,形成全球规模的商品网络、货币网络、资本网络、金融网络,把世界各国,不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大国或小国、富国或穷国,都越来越紧地捆绑在一起。推动经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美国罕见的政治撕裂,一个重要来源在于美国不同社会阶层已由以往的利益相关转向利益疏离,而它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是在全球层面改变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利益结构和经济关系的过程,它所造成的利益疏离和政治撕裂,可以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前期英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作为参照。经济全球化造成了资本逐利全球化与利益分配国别化之间的冲突,资本的全球扩张及其反国家特性导致国家的利益协调与分配功能弱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业资本全球配置,全球经济高度金融化,"国民经济"趋于瓦解。财富向少数群体集中,跨越国家界限的精英联盟及其普世价值观形成,受益者与受损者间的利益断层线出现。资本意志左右国家意志,主权国家的契约伦理受损,国家失能现象加剧。国家间对立加剧,国际格局日益混乱,全球秩序呈现行将瓦解迹象。政治全球化即对经济全球化进行管理和规制的缺乏,反映了主权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治理限度,这也使得经济全球化有其无法舍弃的政治维度,要适应主权国家林立的政治事实。同时,要通过全球治理体系的更新和创建,努力管理和规制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全球性的利益协调和再分配机制,管控因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政治紧张。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经济全球化”现象有所论述,虽然当时他并没有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但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影响的论述已经相当深刻。尽管我们今天所经历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完全不是一回事,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论述仍有其现实意义。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如何把握机遇,促进经济发展,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