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张伟 《各界》2010,(10):1-1
在追随蒋介石的众多显赫人物之中,陈立夫和陈果夫兄弟与蒋介石渊源颇深。陈氏兄弟的二叔陈其美与小他9岁的蒋介石是结拜兄弟,陈家的第二辈人习惯称蒋介石为“蒋三叔”。陈氏兄弟后来一道进入国民党权力中枢,掌握人事和组织,成为那个时期最有名的一对兄弟,  相似文献   

2.
金满楼 《各界》2014,(11):72-73
在军阀混战时期,民国的大总统也确实不好做,因为各地税收很少有正常解送中央的,而开口问中央要钱的却多如牛毛。冯国璋当大总统时,为了平衡财政,他甚至将中南海前代皇家所放养的“三尺长的红鱼和一条大鲤鱼”捕捞出来进行贩卖,由此京城各处都在叫卖“总统鱼”。以后,有人特地给他写了一个嘲讽对子:“宰相东陵伐木,元首南海卖鱼!”那么,冯国璋这个民国大总统,当年是如何理财的呢?  相似文献   

3.
裴兰君 《团结》2008,(4):50-53
邵力子,1949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二、三、四届中央常委:民革中央理论政策研究委员会主任、社会联系工作委员会主任与和平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与新中国三个时代:中过举人。是同盟会员、国民党员,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发起人之一,他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坚持联共联苏,全力维护第一次、第二次国共合作。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要知道谁是民国催债第一高手,先得知道谁是民国赖账第一高手,赖账高手姓袁,名世凯,民间首任总统。他平生最大的赖账,是洪宪帝制发动前,组织了一个近千人的国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5.
张程 《各界》2014,(5):95-96
民国的第四位总统徐世昌是历届总统中的“另类”。他既不是革命党,也没有扛过枪,出身于穷酸秀才,从乡间私塾教师成为宰相,最后转变为民国总统。政治场是充满崎岖的荆棘路,徐世昌能以一介书生纵横清末民初乱世数十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6.
身为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宋子文拥有“两朝国舅”身份,并长期担任民国财长的要职。20世纪40年代,他被传为世界首富,这既有人为因素,也有时代因素。  相似文献   

7.
丛彩娥  杨世谷 《各界》2010,(1):84-86
周自齐(1871年~1923年),字子虞,山东单县人,一生活跃于晚清民国政坛。在晚清时期出使海外,创办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民国初历任山东都督、中国银行总裁、交通总长、陆军总长、财政总长、农商总长、盐务署督办等要职。1922年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代行过民国大总统职务11天。作为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旧官僚,他有爱国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晚年邵洵美     
宪昌 《各界》2014,(10):17-19
民国时代的上海滩出了个邵洵美,他的祖父是上海道台邵友濂,外祖父是朝廷邮政大臣盛宣怀,因为从小过继给伯父邵颐,伯母为李鸿章大侄女,所以按谱系李鸿章又是他的叔外祖父。三个富可敌国的大家族支持在他身后,大少爷邵洵美顺理成章成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的古希腊雕塑般的完美面孔万众瞩目,他的天才之作《花一般的罪恶》轰动文坛,他与美国作家项美丽的倾城之恋成为海上最浪漫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民国第一外交官——顾维钧,一生仕途坦荡,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才能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之中运筹帷幄。而他和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千金一唐宝王月的半世情缘,亦是一段传世佳话.  相似文献   

10.
李兴濂 《各界》2014,(5):1-1
冒广生(1873—1959),字鹤亭,冒氏是江苏如皋的望族,历史上出过一位著名人物,即明末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冒鹤亭为诗人、收藏家、国学大师、被人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其实,最符合他的称呼应是“名士”,他最具名士风采。  相似文献   

11.
许骥 《党政论坛》2010,(22):8-8
中国历史上最具创新精神的时代有三:一是春秋战国,一是魏晋南北朝,一是民国。春秋时代百家争鸣自不消说,魏晋时期出现过最好的书法《兰亭序》、最好的文论《文心雕龙》、最好的文选《昭明太子文选》、最好的数学家祖冲之,民国年间则是贯通中西的大师辈出。细细琢磨这三个时代,我们会发现一个微妙的特点,它们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一统”格局,  相似文献   

12.
刘继兴 《各界》2014,(11):87-90
在民国报业史上,成舍我绝对是个传奇人物,也是一位不畏权贵敢说真话的真正报人。他不仅保持着“从业时间最长”、“创办媒体最多”等若干纪录,还有着“为办报受挫最多”的名声。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坐牢就不下20次,报馆被封也有10多次。可谓铮铮铁骨,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3.
谭鑫培之死     
民国五年,梁启超为父亲祝寿,谭鑫培应邀到场。梁启超要给谭老板赠字。谭鑫培早有准备,拿出一幅画,是自己的肖像。梁启超在上边题写: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3,(24):4-4
钱钟书年轻时就饱读诗书,而且聪慧过人,被时人誉为“民国第一才子”。也正因为如此,钱钟书颇有些自负,甚至恃才放旷,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曾多次让自己的老师吴宓难堪。  相似文献   

15.
柴歌 《侨园》2014,(9):11-11
<正>由大韩民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主办、中国东北三省有关媒体参加的韩一东北三省人文论坛,日前在辽宁沈阳举办。大韩民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刘福根主持了整个论坛活动。论坛围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7月份访韩取得的成果以及进一步加强中国东北三省韩中人文交流、明清时代韩国使节团与中国人文交流的历史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韩民国驻沈阳总领事申凤燮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说,这是他就任大韩民国驻沈阳总  相似文献   

16.
跳跳 《各界》2011,(4):24-24
说起民国元年的军政巨头段祺瑞,也确是一个传奇人物,作为民国年间的大人物,段祺一生不蓄私财,不徇私情,不拥兵自重。  相似文献   

17.
韩子华是韩复榘次子,生于1923年,1949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当选兰州市人大代表、甘肃省政协委员。1984年后任民革甘肃省委秘书长、民革中央委员。2013年5月17日,韩子华去世。生前回忆中,他澄清了加在韩复榘身上的种种传说,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民国军阀。  相似文献   

18.
1962年7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消息,报道“首都各界人士令天上午公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龙云”。龙云是民国地方实力派中比较特别的一类人——他既不是出身北洋系的旧军阀,也不是在与国民党合作中壮大的新势力,而全凭自己一身本事,在中国的南部边疆拼杀出一片天地。在龙云逝世五十年后,我们来回顾一下他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19.
黄永洲是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奋进乡上台子村的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今年已满70岁的他带领乡亲们用智慧和汗水走上了富裕之路,使上台子村成为全省最早的亿元村。他因此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中共十四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等。金秋时节,他用自己三次搬迁新居的亲身经历向记者叙说了新中国50年广大农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民国。伪满、光复和新中国都赶上了。我觉得对新中国这50年的变迁有发言权。要说这辈子感慨最深的事,那还得说是我三次搬家的经历。在东北这疙瘩,每家每户都看中三件…  相似文献   

20.
现在许多人只记得袁世凯是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却忘记了袁还是清政府的第一个责任内阁总理,这可能是因为人们习惯于以为议会政治是民国才出现的新事物。而实际上,清廷在宣统二年已经成立了一个接近于议会的资政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