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余焕椿 《党政论坛》2008,(22):22-22
197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标准只有一个》的思想评论。文章虽短,却是《人民日报》理论部精心筹划、撰写而成的。评论指出:“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除了社会实践,不可能再有其他检验真理的标准。”文章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不同反响,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认为真理标准应该是两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李宗陶 《各界》2013,(6):9-12
从23岁到29岁,他密集地写出了中煎熬,自称“精神残废”,一直到死,在的心灵。《雷雨》、《日出》等7部剧本。晚年,他在痛苦他都没能真正回到那个写《雷雨》时的自由自  相似文献   

3.
我国三次思想大解放的历史回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晨曦 《理论参考》2008,(7):53-56
一、1978年,一篇署名文章打破“两个凡是”神话,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拉开序幕 1978年5月10日,有多名理论工作者参与写作修改,由胡耀邦同志亲自审定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理论动态》第60期全文发表;第二天,光明日报全文转发;第三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新华社向全国发通稿,几天之内,该文迅速传遍神州。  相似文献   

4.
裴毅然 《各界》2011,(11):76-77
徐铸成(1907-1991年)长期主笔《大公报》、《文汇报》,名播寰内。不过,真正使他名声大噪脱颖而出的,并非其新闻专业,而是那场满地走石的“反右”狂风中,毛泽东撰写了那篇《人民日报》社论《文汇报一个时期的资产阶级方向》,  相似文献   

5.
闵靖阳 《学理论》2009,(9):136-137
卡尔·考茨基是第二国际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尽管考茨基晚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但考茨基的艺术观始终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财富。《艺术和自然》是考茨基的艺术观的集中表述。《艺术和自然》论述了艺术的三个维度:艺术的本质;艺术与自然;艺术与经济。考茨基认为艺术是有意识的活动,艺术是融汇多样化的和谐整体。他站在唯物主义立场提出艺术要向自然学习。考茨基在文章中着重论述了艺术和经济的复杂关系。研究考茨基的艺术观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艺术思想的演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福季 《各界》2013,(4):2-2
1998年5月14日杨绛在《人民日报》及《文汇报》等许多家报刊同时刊出了《吴宓先生与钱钟书》一文,其中说:“钱钟书在《论交友》一文中曾说过:他在大学时代,五位最敬爱的老师都是以哲人、导师而更兼做朋友的。吴宓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7.
2000年6月19日《学习时报》发表了《落日的辉煌》一文。文章的副标题是《17、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文章发表后,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国内外几十家报刊先后予以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十年过去了,在全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国共产党迎来自己90华诞的今天,重读《落日的辉煌》,倍感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8.
郭文婧 《民主》2012,(4):53-54
据《人民日报》2012年3月26日报道,针对有专家称“全世界只有20多个国家没有实行免费医疗”,《人民日报》“求证”栏目约请《人民日报》驻外记者进行调查了解,并采访了世界银行和国内的有关专家,最后的结论是“全球仅古巴实行真正全民免费医疗”。  相似文献   

9.
《特区实践与理论》2009,(4):F0002-F0002
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致力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是基础理论与改革开放中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教学。中心现有研究员(教授)2名,2001年以来完成国家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6项,出版著作6部,译著1部,在《人民日报》、《求实》、《中国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论文近100篇。获中国图书奖、全国党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深圳市第三届宣传文化精品奖等奖项10多项。  相似文献   

10.
王乾荣 《民主》2009,(11):50-50
评论家阎纲先生近日于《人民日报》发表《说“研讨”》一文,批评了当前流行的所谓“研讨会”的庸俗之风。他举例说:“某领导(在某人作品研讨会)讲话以后。我在上海报纸的报道里看到,他授予被研讨者‘伟大作家’的光环.第二天查对北京发表的讲话全文.这个光环不见了.”  相似文献   

11.
唐家州 《学理论》2012,(18):8-9,161
但丁不但是伟大的诗人,还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通过剖析《神曲》和《论世界帝国》两部著作中的政治思想,揭示了但丁的政治观点并论述了其重要特征和影响。但丁的政治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他的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却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理论视野》2009,(4):63-64
《人民日报》2009年4月11日刊登高深的文章指出,据《中国青年报》载,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王庭大,分别在北京市的两所中学和两所小学发放了理想职业的调查问卷,其结果让王庭大委员无语:在九个选择的职业中,企业家名列榜首,其次是歌星影星,科学家排列第七,紧随其后的是农民和工人。  相似文献   

13.
小斯当东是近代中英关系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商人、外交使节、议员等多重身份,使得他的经历富有故事性。他于1856年完成的《小斯当东回忆录》极具史料价值。从小斯当东的履历、小斯当东与中国、小斯当东与《大清律例》的翻译、小斯当东的英国议员经历等角度出发,可以展现《小斯当东回忆录》一书的主要内容,并勾勒出小斯当东在中英交往初期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周生 《各界》2013,(4):30-32
在美国惊悉公公周而复被开除党籍 1986我在美国费城当陪读夫人。我丈夫周鲁卫是坦普尔大学物理生在读博士。那时出国留学的人不多,举目无亲,我每天盼望的,就是那张《人民日报》(海外版),还有自己订阅的美国华文报纸《中报》。只要一听见门口有汽车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正>2007年2月4日,父亲肖思明走完92年的人生道路,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在清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封他写给子女的信。父亲晚年时写的字不易辨认,一般是他写完材料,再由别人誊写,这封信是父亲的底稿。信里主要讲,父亲看到《人民日报》连续报道教育子女的文章,就复印几份,寄给在外地工作的子女。要我们身体力行,教育引导自己的孩子,提高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徐博涵研究员在经过16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一份珍贵的理论遗产——列宁晚期思想研究》一书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于2000年7月出版。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规划课题《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最终研究成果,全书共31万字。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专著,是我国学者对列宁晚年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作者提出了不少值得重视的新观点、新见解,对进一步深入挖掘列宁晚年思想这一珍贵理论遗产作出了很有价值的探索。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我反复阅读了这本著作,受到许多启发。我认为,此书有以下特点和长处…  相似文献   

17.
11月1日,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相似文献   

18.
押沙龙 《各界》2014,(11):65-68
隋炀帝是个被高度符号化的人物。在过去,他一直被当成昏君暴君的代表,简直没有哪个皇帝比他更坏。在《隋书》《资治通鉴》这样的正史里,他的形象已经够坏的了。在野史里头他更是从《开河记》一路坏到《隋唐演义》,坏得非常细腻,非常淫秽,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他占据着大隋天子的岗位,却一直干着加藤鹰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珂明 《求知》2010,(1):4-7
戴焰军简介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党建》等报刊发表理论文章数百篇,撰写、主编著作十多部,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  相似文献   

20.
赵文娟 《民主》2013,(9):39-42
萨空了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新闻出版家、社会活动家,他1927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曾供职于《北京晚报》《、世界日报》《、立报》、《华商报》等报社,是《光明日报》的创始人之一。他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他是蒙古族,对新中国的少数民族翻译出版事业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拓荒性的工作,结下了他作为中国民主同盟文化界的高级知识分子,与少数民族翻译出版事业剪不断的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