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所有条款和规定中,都找不到“起赃”、“退赃”的词语,然而在各类常用司法文书中如审查逮捕意见书、起诉书、判决书中,却都常常出现:“有起、退赃材料在卷证实”等等的论证性语句。这足以表明“起赃”、“退赃”是侵财案件在长期司法实践中应用多年的一个重要的司法实践用语。起退赃材料在有些侵财案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证明作用。然而1996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此却都未加任何规定,更未纳入证据种类中,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立法缺漏。  相似文献   

2.
在司法实践中,退赃作为贪污、受贿案件的一个重要情节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正确认定和处理退赃情节,对准确、有力地打击贪污、受贿犯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笔者就贪污、受贿犯罪案件中的退赃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和看法。一、退赔行为的性质退赃行为是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的一定期限内退还赔款赃物的积极作为。对退赃情节的正确处理,有赖于对退赃行为性质的理解。退赃行为的性质是指退赃行为的内在属性,如退赃是权利行为还是义务行为,是法定情节还是酌情情节,是赎罪行为还是梅罪表现。对退赃行为性质的确定,预示着对某一违法犯罪行…  相似文献   

3.
贪污、受贿案件中退赃情节的认定和处理吴纲要在审判实践中,退赃作为贪污、受贿案件的一个重要情节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正确认定和处理退赃情节,对准确、有力地打击贪污、受贿犯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笔者就贪污、受贿犯罪案件中的退赃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郑成思  黄晖 《知识产权》2002,12(3):9-11
目前,对于在我国立法中使用“物权”还是“财产权”的概念,存在着不同意见,开展讨论,是非常必要的。无论立法中采用了哪一个,只要在讨论中把问题弄清,对法学界,对立法机关,都是一个认识提高的过程。一、中国“入世”与法学界对两大法系传统认识的变更  相似文献   

5.
庄绪龙 《人民检察》2023,(19):17-21
在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犯罪中,追赃挽损工作面临挑战。在应然意义上,传统观点所主张的首要分子、主犯对所有退赃退赔数额承担责任,其实并不是一种排他的完全责任,而是一种在从犯退赔基础上的兜底、补充性责任。在逻辑上,首要分子、主犯承担退赃退赔责任的前提是,需要明确其他从犯退赃退赔的边界,即首要分子、主犯承担退赃退赔责任的范围,应扣除其他从犯退赃退赔的数额。首要分子、主犯由于“罪深刑重”,其退赃退赔的动力明显不足。对于经济犯罪、财产犯罪,首要分子、主犯退赃退赔应与其量刑挂钩,否则退赃退赔可能是“空中楼阁”。在退赃退赔应与其量刑挂钩的理论预设下,法益恢复理念可能是比较适宜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某集中退赃现场,摆放着摩托车、电脑等许多被盗物品。据报道,“看到丢失的物品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手中,失主们个个喜出望外,他们向民警献上锦旗……”派出所副所长面对电视镜头表示,“希望此次活动能有效地打击犯罪,尽量减少老百姓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石莹 《政法学刊》2023,(1):67-75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退赃退赔从宽条款契合刑罚轻缓化的时代趋势,与刑法谦抑原则以及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形遥相呼应。但是,退赃退赔从宽条款的司法适用仍然存在实体和程序层面的缺憾,如“积极退赃退赔”明确性不足、“提起公诉前”缺少弹性空间等。结合现存瑕疵并运用法治化思维,在刑事政策和最新治理理念的引领下,应当给予退赃退赔行为更多的灵活性,将退赃退赔时间延长至一审判决作出前,符合特定情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等,已然成为刑事法治妥善治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由社会体制调整和市场经济运行带来的诸多问题便日益暴露出来,其中令国人一直诟病不已的便是官员腐败。透视近年来全国各地查处的大大小小的贪官腐败轨迹,不难发现他们中许多人有一个共同的“特长”——善于伪装。笔者以下归纳的十大“伪装”是贪官们日常惯用、蒙蔽组织和群众并屡屡得逞的伪装“法宝”。“专家学者”型有一部分贪官在成为党政官员之前,本来就是大学教授、技术专家或者知名学者。从政后,他们就利用专家学者这个“伪装”,大干贪污腐败之事,如四川省交通厅原副厅长郑道访,本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  相似文献   

9.
退赃应规定为法定情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育君 《法学研究》1996,(6):113-118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常会遇到以侵占财物价值大小来据以定罪量刑,而罪犯又能积极退赃、甚至退清全部赃款赃物的案件。由于我国刑法对退赃问题未作统一明确的规定,因此使得司法人员对上述案件应否定罪,特别是如何处刑,在思想认识上和司法实践中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法律本身的严肃性,而且也影响了司法的公正性。所以,笔者认为极有必要对退赃与犯罪的有关问题,特别是退赃与量刑等有关问题作一些研究。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官场腐败案反映出的“家族腐败”现象,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人们发现,在我国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惩治腐败的同时,腐败也在悄然“走样”,再也不是初级版本的简单钱权交易,收受贿赂,而是台上高唱清正廉洁,台下大行暗度陈仓。自己不收受贿赂,可让妻儿替代;自己不滥用职权,可让子女们使用“递延权力”;自己不下海湿身,可以让配偶子女经商。而所有的苦思竭虑,奔的是一个目的——用足“顶戴(权力)”里可能存在的所有含金量,牟取暴利。为此,经济学家们送了个精深的名词“顶戴经济学”专家给那些贪官们,而给那些老子掌权、儿女经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批评了韦伯的一个错误现点。我们认为:普通法制度是“除魔”进程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然后,我们从哲学、制度层面研究了普通法的制度禀赋,并分析了中国“除魔”进程中的普通法问题。最后,我们总结全文内容。  相似文献   

12.
樊崇义  李岚 《法学杂志》2006,27(3):19-21
“刑事起诉与不起诉”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无论在制度的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刑事起诉与不起诉制度都存在着不少问题。日前,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同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国家检察官学院河南分院在河南省郑州联合举办了“刑事起诉与不起诉”制度理论研讨会。现将研讨的主要问题和观点综述如下:一、公诉理念的认识问题刑事公诉理念是指导我国起诉与不起诉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公诉制度的基础,体现了检察官的价值取向。只有先进科学的公诉理念,才能引导起诉与不起诉制度的科学构建和健…  相似文献   

13.
经济犯罪劳改人员的退赃与处理柯昌信退赃依据经济犯罪人员经过审判,投入劳改以后,是否准许继续退赃这是在当前审判实践中遇到的一个新问题。有的认为,刑事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继续退赃没有依据和实际意义,加之再退赃也大都不是自己的财物,故不应准许。这种观点值...  相似文献   

14.
不见拳脚的"家庭冷暴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细胞”就是家庭。所以,“家庭暴力”不仅危及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危及社会的安定团结。本期“风云大讲堂”请婚姻问题专家对“如何看待家庭暴力现象”进行了探讨,并就上期讨论的话题“该不该对腐败群体分类”继续给予关注。本栏目每期推出两个话题,欢迎专家、学者“坐堂”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个普遍存在又被普遍忽视的问题:应该对腐败群体正确分类,不应笼统称为“党内腐败”。弄清楚这个问题,也许不仅有理论研究方面的意义,更有顺利进行反腐斗争的现实意义。我们希望广大读者和有关专家们,就此文提出的见解,踊跃参与讨论,本刊将继续发表大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今天《环球法律评论》请到各位,参加这样一个小型的、多少有点儿跨学科的学术研讨会,我和编辑部的同仁们都感到极为荣幸。请允许我代表编辑部简单说几句。大家都知道,最近,关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有没有“原罪”,以及如何理解、认识和规范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活动,是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我看到今天早上( 2 0 0 4年2月2 7日)搜狐网上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富先生在最近一个会议上强调说:民营企业家有所谓“原罪”,根本站不住脚,是一个伪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当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民营企业的发展当中,…  相似文献   

17.
湛中乐 《中外法学》1997,(2):127-128
<正> 1996年12月10—15日,于杭州大学召开了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1996年年会,来自各高等院校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共计90余人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依法行政——行政法治的理论与实践。这是行政法学界首次以“依法行政”为会议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提交会议论文近四十篇。会议集中讨论的问题是: 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一般理论问题。围绕“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涵义与本质特征展开了讨论。学者们针对目前  相似文献   

18.
刘涌案件一审判决后,14位法律专家出具了《法律意见书》,此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们认为,《法律意见书》与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刘涌案的改判,并不可简单地划上等号。问题是,司法实践中,法律专家出具《法律意见书》还不是个别现象。这种做法“利”“弊”如何,本期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题组织专题讨论,谨望读者能自己作一个判断。  相似文献   

19.
你可能以为这是在拍电影:一批领导在猎猎飘扬的红旗这一背景衬托下,奋不顾身地投放沙袋,投放结束,有关领导又大声宣布:“罗纹河倒灌入水口封堵成功!”随后,“镜头”转移至大堤上,先是介绍领导,接着领导宣读嘉奖令、念贺电,最后又有领导讲话。你如果在银幕上看到,可能很兴奋,会情不自禁地赞叹,抗洪场面真是壮怀激烈,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尤其让人感动。是这样吗?你错了。这仅仅是一个仪式。领导们投放沙袋只是象征性地做了三分钟。然而,为了这三分钟和一句宣布“封堵成功”的话,1000多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足足准备和等候了一个上午,除了为领导们…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的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财产型犯罪的被告人退赃,在刑事处罚中仅作为酌定从轻情节。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有必要加以改进,建议将被告人退赃作为法定从轻情节。 将财产型犯罪中被告人退赃作为法定从轻情节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