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韩振峰 《人权》2004,(4):44-47
人权问题是世界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今国际意识形态和政治领域斗争的一个焦点问题。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极力推行所谓人权外交,提出“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等论调,借以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针对一些西方国家的这种人权外交,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对人权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相似文献   

2.
人权问题是目前国际政治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地认为,捍卫人权的制度是好的;侵犯人权,或根本不承认人权的制度是坏的。这种学理性的理解当然是不错的。问题是人权制度是否只有一种形式才是真正好的,甚或是否只有一种固定形式。现在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总是把自己国家的人权制度看成是最好的,甚至认为只有他们的国家才存在人权,并以此去攻击其他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企图把他们的人权观念及其制度强加给别的国家,干涉别国内政,这已完全超出了学理性的争论范围,实际上是在实现其政治上的霸权扩张。其实,人权观和人权制度也同其…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斗争中一个重要新现象,就是一些西方大国把人权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利用“人权外交”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他们在国际舞台上挥舞人权大棒,忠意干涉别国内政,企图以此迫使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就范。针对国际人权领域这种不正常现象,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我国第三代领导集体为促进人权、维护主权、反对霸权进行了不懈努力,在同西方国家进行人权斗争和人权对话中,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权观。一、人权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必须以维护主权来维护自己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4.
<正> 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某些西方国家到处充当“国际人权警察”,大搞“人权外交”,向社会主义国家发起了一连串的进攻,并且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人权问题当前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重要工具,成为国际政治、外交以至经济斗争的一个焦点。所以,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把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举起人权的旗帜,揭露他们在国内外侵犯人权的大量事实,剥去其“人权捍卫者”的伪装,还其人权践踏者的真面目;必须弘扬中国共产党率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为人权而奋斗的光辉业绩,阐明我国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的广泛性、真实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尤其是90年代初,人权问题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焦点问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借口对人权的关注,无视联合国宪章有关规定,竭力把人权问题国际化,大搞所谓“人权外交”,把人权作为推行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在我们国内,某些人则以“争取人权”为借口,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对此,邓小平站在国际政治斗争的高度,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就人权问题作了许多重要论述.研究邓小平的人权思想,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人权问题愈来愈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焦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人权作为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的突破口,对发展中国家展开“人权外交”。正是在与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斗争中,邓小平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邓小平人权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他不仅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权外交”的攻势,严正阐明了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同时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保障、实现人权这一科学的正确的道路。一、针对西方国家“人权无国界…  相似文献   

7.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某些西方国家干涉广大发展中国家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武器。面对西方国家的“人权攻势”,邓小平站在世界政治斗争全局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揭露西方国家侈谈人权的险恶用心入手,全面、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及其与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本质区别,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思想。学习和把握邓小平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对于反击某些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对我的攻击,更好地推进国内人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彦峰 《人权》2006,(1):49-50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权取得巨大进步,但并非为外界完全了解或认同,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遏制我国的和平发展,常以人权为政治思想武器向我发难,严重夸大我国人权的不足,蓄意丑化我国的国际形象。人权是人民大众应享有的权利,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它关系  相似文献   

9.
西方人权的政治属性对我国人权法律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恒 《前沿》2011,(14):79-82
西方人权一开始就是阶级斗争和国际冲突的结果,在历史上曾扮演正反两方面的角色。西方政治哲学在马基雅维里时代发生了转变:政治由德性转为功利,决定了人权是一个地道的政治概念。这个功利的人权观念在传入到中国内地后变成了一个空虚的抽象法律概念,由此决定了人权在我国无法被法律化。回归人权的政治属性,对于认清人权本相和指导民主宪政(限政)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人权问题愈来愈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焦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人权作为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的突破口,对发展中国家展开“人权外交”。正是在与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斗争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邓小平人权思...  相似文献   

11.
人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和阶级斗争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随着经济危机的全球蔓延,西方国家内部的人权问题逐渐暴露。发达国家共产党从自身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权状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从经济、社会、政治和外交等几个层面指出西方社会人权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资本主义国家人权的虚伪性,进一步揭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透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共产党对资本主义人权状况的剖析,有利于更好的认清资本主义人权的本质,破除对资本主义人权的迷信。  相似文献   

12.
人权与政府     
1994年12月6—7日,马来西亚的“公正世界同盟”在吉隆坡举办了题为“人权问题再思考”的国际讨论会。参加会议的5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学者,一致批评西方国家把西方人权观、价值观强加于东方国家,反对西方国家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这里刊出的是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喻权域、研究员刘正荣在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3.
论人权     
人权问题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常常成为一些人谋取政治私利的口实。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动辄以“人权”作为砝码,来诋毁社会主义国家,用“人权外交”来于涉别国内政,似乎抓住了“人权”就真理在握。与之相呼应,国内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制造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头面人物也在“人权”问题上大作文章。因此,对“人权”问题进行历史的考察和剖析,正本清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常健 《时事报告》2012,(7):56-57
继2009年4月我国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之后,今年6月11日,我国发布了第二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新一期行动计划顺应中国人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继续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把尊重和保障人权落到实际行动特别是政府工作中去。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对继续走自己人权发展之路的信心、决心,对西方某些对中国人权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声音也是有力回击。  相似文献   

15.
世界人权约法与当前的人权论争(续上期)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喻权域三、美国在中国人权问题上作的文章近年来.由于西方国家的渲染,人权问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所以美国对中国的攻击以人权问题为借口,其内容十分广泛。“美国把人权当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相似文献   

16.
美国是一个标榜“人权”的国家,把人权问题看得很重,甚至喜欢对别国的人权状况横加指责。也许是在最基本的人权即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问题上美国已经觉得走在了世界的前面,所以有很强的优越感,甚至忘记了一些落后国家正在为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奋斗。这样难免产生认识上的差异,也影响了美国就自己国家在人权方面的种种问题认真检讨,  相似文献   

17.
从十月革命以来,西方国家就一直不遗余力地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各种攻势,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与西方国家长期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有密切关系。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在不断发展、日益富强。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施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的这种政治图谋是绝不会改变的。这些年来,他们不断利用所谓人权、民主、自由、民族、宗教问题和达赖、台湾问题等向我们发难。他们还与流亡在外的所谓“民运分子”和我…  相似文献   

18.
<正> 最近,《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发表了几篇论述人权问题的文章,对西方国家借口人权问题干涉我国内政进行了揭露。什么是人权?西方学者将其解释为天赋权利,即以人的资格而享受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这样来理解人权是不科学、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人权“是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  相似文献   

19.
罗艳华 《人权》2009,(6):50-53
人权外交现在对人们来讲已经不是什么新名词,近些年来它因为经常出现在中国和西方国家关系中并成为一些焦点事件而为人们所熟知。欧美等西方国家是人权外交的始作俑者。上世纪70年代美国卡特总统时期首次明确把人权原则宣布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原则,而卡特政府也以人权外交而著称。  相似文献   

20.
人权本是指人们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它是一个历史的具体概念。一方面,人权的内涵与外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不同的国家因其具体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条件和历史传统的差异而对人权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活动。人权具有国际性,但本质上是属于国家内政范围的事务,国家间可以就此进行对话与合作以促进人权事业的共同进步,但不能逾越国界而干涉别国内政。而人权外交则是一个国际政治关系的概念,它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据资产阶级的人权价值观念和本国国家利益的需要,利用不同国家人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