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别费”案二审马英九获判无罪 2007年12月28日,台湾高等法院对马英九“特别费”案作出二审宣判。马英九获判无罪。台湾高等法院驳回检方上诉,认定贪污罪、背信罪均不成立,维持一审无罪判决。  相似文献   

2.
金奕 《两岸关系》2007,(9):22-24
8月14日,国民党2008年候选人马英九的"特别费案",历经台北地方法院4个多月的审理,一审宣判无罪。这一判决结果对台湾2008年"大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如果马失去候选人资  相似文献   

3.
马英九“特别费”案一审宣判其无罪;谢长廷宣布苏贞昌为其参选下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副手;台湾检调机构侦办谢长廷相关弊案;内格罗蓬特:美国将推动“入联公投”视为台湾迈向宣布“独立”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马英九一审被判无罪8月14日上午,台北地方法院对马英九"特别费"案作出一审判决,主文只有醒目的五个字:"马英九无罪",理由是马英九无不法和谋利意图。这意味着马英九能否继续"参选"的危机暂时得到解除,司法也还给了马英九一个他迫切希望得到的清白。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7,(8):59-59
马英九“特别费案”即将一审判决,谢长廷多项弊案进入调查阶段,就在外界普遍揣测司法结果“可能改写台湾政治”之际.陈水扁又向台司法机构“开炮”.直指台湾司法人员介入“总统”选举.让充满争议的台湾司法界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台声》2007,(5)
4月17日,马英九“特别费案”第二次开庭。与4月初“特别费案”首次庭审时。马英九因为有生第一次成为被告,紧张到坐错位置相比,此次他在法庭上的表现显得信心十足。同样令人耳目一新的还有法庭外蓝营“立委”与“挺马”民众筑起的“护马防线”,它向外界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在经历了“特别费案”的痛苦震荡后,蓝营不但已经摆脱了最初被动挨打的尴尬境地,而且在充当马英九“坚强后盾”的共识下重新团结起来。岛内分析人士认为,马英九的“特别费案”危机很有可能成为泛蓝2008选举的能量和转机。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在民进党控制的司法体系下,马英九被“冤判”的可能性依然不能排除。  相似文献   

7.
孙升亮 《台声》2007,(3):17-18
正如前一段时间外界所普遍预料的那样,台检方赶在农历年前侦结马英九的“特别费案”,并对他提起公诉。作为回应,马英九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宣布辞去中国国民党主席一职并投入台湾2008年“大选”。对于马英九来说,此时他既面临从政以来的最大危机与考验.又获得最需要的 炼和重新出发的起点,未来一切将端视他在重压下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8月14日,台北地方法院对前台北市市长马英九领取特别费涉嫌贪污一案,作出一审无罪的判决。蓝营支持者欢呼雀跃,士气大涨。绿营大骂"台湾司法已死"。马英九则表示,高兴一天就好,还须冷静应对二审。17日,台北地检署收到一审判决书后立即声明上诉,全案确定将进入第二回合诉讼战。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7,(12):39-40
一审被判“选举无效”、高雄市长位子摇摇欲坠的陈菊借助二审实现了大翻盘,这种同样一个法律条款,一审认可、二审推翻的奇异景象,令许多人看傻了眼。结果一出,舆论普遍惊呼“难以置信”,而国民党在抨击民进党干预司法的同时,也不由得担心,马英九“特别费案”二审会不会也出现“惊天大翻转”?  相似文献   

10.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4):47-48
过去一个月,台湾地区政局仍然乏善可陈,蓝绿阵营还是在为了年底的“立委”选举及明年的“大选”合纵连横,攻防动作不断。正当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进入庭审阶段之时,台南地检署公布的一份起诉书,如同一场“及时雨”,给未来马英九的法庭辩论提供了最好的理由。不过,民进党当局仍将千方百计地利用其所掌握的行政权力,加紧干预司法部门下一步的行动。可以预见的是,在台湾,未来司法独立性的空间会随选情加温而进一步受到挤压,“特别费”案作为政治斗争的本质也将越来越突显。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07,(3):16-17
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被起诉后,民进党是“亦喜亦忧”。“喜”的是马英九在绿营眼中,原本是一位“打不倒的对手”,但因“特别费案”大伤元气后,瞬间强化了“四大天王”的自信,“四大天王”就是要靠“追打马”来创造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07,(4):53-53
4月3日是个极为特殊的日子,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因“特别费案”首度出庭。当天上午马英九在进入法庭前表示“今天是‘特别费’案开庭的第一次.我以平常、平静的心来参加.我对自己的清白有信心,对于法庭的公正也有期待。”在庭讯中.马英九用了10分钟时间,论述三点答辩以证明清白。马英九表示,他一直按惯例使用“特别费”,自己从未亲自参与“特别费”的核销过程。  相似文献   

13.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高等法院10月12日开庭审理前台北市长马英九“特别费”案。检方认定马英九涉嫌利用职务机会诈取财务.以及涉嫌公务背信。  相似文献   

14.
进入5月份之后,随着马英九获得国民党的提名及谢长廷获得民进党的正式提名,蓝绿阵营内部围绕2008年“人选”的争斗暂时画下休止符。很显然,台湾地区“大选”已进入蓝绿对垒阶段,“马谢对决”将成为下一阶段岛内政争的主线。对于蓝营来说,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被起诉而增添诸多困扰,但并未动摇其代表蓝营参选的独尊地位。但是,马、王关系这道习盟实在不易做好,一有风吹,难免草动。而马、谢之争,从目前形势看,两人互有优劣,各擅胜场,这场选举如同实力接近的球赛,不到终场哨响,可能都难见分晓。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7,(4):51-51
同样是市长.同样因“特别费”遭到检调机关的调查.在同一套法律之下.前台北市长马英九因“特别费”案遭起诉.而被另一笔“特别费”缠身的台南市长许添财却因“罪证不足”未被起诉。一时间,台湾司法“双重标准”.“不公平”的质疑声浪席卷全岛。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07,(6):40-45
进入5月份之后,随着马英九获得国民党的提名及谢长廷获得民进党的正式提名,蓝绿阵营内部围绕2008年“人选”的争斗暂时画下休止符。很显然,台湾地区“大选”已进入蓝绿对垒阶段,“马谢对决”将成为下一阶段岛内政争的主线。对于蓝营来说,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被起诉而增添诸多困扰,但并未动摇其代表蓝营参选的独尊地位。但是,马.王关系这道习题实在不易做好,一有风吹,难免草动。而马、谢之争,从目前形势看,两人互有优劣,各擅胜场,这场选举如同实力接近的球赛,不到终场哨响,可能都难见分晓。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07,(3):15-16
就在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仍身陷“特别费案”危机之际,岛内媒体传出消息,“立法院长”王金平将在春节后正式宣布参加国民党内“总统”初选,这立即在台湾政坛掀起波澜,并引发了人们对国民党是否会陷入分裂的担忧。  相似文献   

18.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3):14-14
台北地检署2月13日宣布起诉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岛内政坛引发强烈的连锁震动。而马英九迅速宣布辞掉国民党主席职务,并同时宣布参加2008年台湾“总统”选举,一下子戳破了议论纷纷的两大悬念。国民党及泛蓝阵营从传出起诉消息,到马英九宣布参选“总统”,经历了从愤怒到组织反击的迅速调整,民进党阵营这一天却十分兴奋。媒体分析称,这将是对马英九及国民党中央的巨大考验,国民党要赢2008年“大选”,就必须先过这一关。而事态发展下去,也未必就不会烧到民进党。“特别费”调查将成为今后蓝绿两大阵营拼杀的另一主战场,未来的一年台湾将充满动荡。  相似文献   

19.
财经人物     
《观察与思考》2007,(12):5-5
藤森:再遭软禁;卡斯特罗:术后首次接受专访;李登辉:东京拜鬼,马英九:特别费案五度开庭;宗庆后:辞职。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与法制》2009年16期刊登的震惊全国的南京“6·30”醉酒驾车恶性车祸案.2009年12月23日上午宣判.南京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张明宝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