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台声》2007,(3):16-17
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被起诉后,民进党是“亦喜亦忧”。“喜”的是马英九在绿营眼中,原本是一位“打不倒的对手”,但因“特别费案”大伤元气后,瞬间强化了“四大天王”的自信,“四大天王”就是要靠“追打马”来创造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7,(1):78-79
2006年11月23日.继11月14日就市长“特别费”使用问题接受台湾“高检署查黑中心”约谈后,台北市长马英九再度被检方传唤。  相似文献   

3.
晓沙 《台声》2007,(11):33-36
9月21日,侦办民进党“四大天王”“特别费案”的台湾“最高检察署特侦组”召开记者会发布侦查终结:吕秀莲、游锡垫与陈唐山3人,利用职务任内的办公室职员收集消费的统一发票,犯了统一报销“首长特别费”,触犯了“刑法”“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诈取财务罪”,遭到起诉,而2008年民进党参选人谢长廷、苏贞昌均全身而退,不被起诉。  相似文献   

4.
《台声》2007,(4):53-53
4月3日是个极为特殊的日子,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因“特别费案”首度出庭。当天上午马英九在进入法庭前表示“今天是‘特别费’案开庭的第一次.我以平常、平静的心来参加.我对自己的清白有信心,对于法庭的公正也有期待。”在庭讯中.马英九用了10分钟时间,论述三点答辩以证明清白。马英九表示,他一直按惯例使用“特别费”,自己从未亲自参与“特别费”的核销过程。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7,(1):64-64
“国务机要费案”侦结起诉之初。陈水扁声称一审判决他的妻子吴淑珍有罪.他就下台。这话说得多漂亮!然而“机要费”案件开庭后.陈水扁以各种动作阻碍司法审判。使出“拖”、“遮”、“抹”三字秘决。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12日,台湾“最高检察署”特侦组对陈水扁涉嫌“国务机要费案”、“洗钱”、“龙潭购地”及“南港展览馆”等四项弊案侦结,并以贪污、洗钱、伪造文书及收受贿赂等罪名正式起诉陈水扁。陈水扁成为台湾地区首位下台即被起诉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7.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11)
"特别费案"成了政治砝码9月21日,侦办民进党"四大天王""特别费案"的台湾"最高检察署特侦组"召开记者会发布侦查终结:吕秀莲、游锡堃与陈唐山3人,利用职务任内的办公室职员收集消费的统一发票,犯了统一报销"首长特别费",触犯了"刑法""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诈取财务罪",遭到起诉,而2008年民进党参选人谢长廷、苏贞昌均全身而退,不被起诉。  相似文献   

8.
《台声》2007,(6):40-45
进入5月份之后,随着马英九获得国民党的提名及谢长廷获得民进党的正式提名,蓝绿阵营内部围绕2008年“人选”的争斗暂时画下休止符。很显然,台湾地区“大选”已进入蓝绿对垒阶段,“马谢对决”将成为下一阶段岛内政争的主线。对于蓝营来说,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被起诉而增添诸多困扰,但并未动摇其代表蓝营参选的独尊地位。但是,马.王关系这道习题实在不易做好,一有风吹,难免草动。而马、谢之争,从目前形势看,两人互有优劣,各擅胜场,这场选举如同实力接近的球赛,不到终场哨响,可能都难见分晓。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7,(5)
4月17日,马英九“特别费案”第二次开庭。与4月初“特别费案”首次庭审时。马英九因为有生第一次成为被告,紧张到坐错位置相比,此次他在法庭上的表现显得信心十足。同样令人耳目一新的还有法庭外蓝营“立委”与“挺马”民众筑起的“护马防线”,它向外界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在经历了“特别费案”的痛苦震荡后,蓝营不但已经摆脱了最初被动挨打的尴尬境地,而且在充当马英九“坚强后盾”的共识下重新团结起来。岛内分析人士认为,马英九的“特别费案”危机很有可能成为泛蓝2008选举的能量和转机。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在民进党控制的司法体系下,马英九被“冤判”的可能性依然不能排除。  相似文献   

10.
《上海机关动态》2008,(11):19-19
近年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于涉及“三费”、外来人员追索劳动报酬等案件,专门开辟了“快办”绿色通道,对当事人因残疾行动不便或身患重病没有能力到法院起诉的,还提供上门立案服务,受到社会好评。  相似文献   

11.
本刊评论员 《台声》2006,(11):10-10
11月3日,陈瑞仁提出侦结报告,起诉吴淑珍等数人。检察官认定陈水扁、吴淑珍夫妇共犯贪污罪,4年间假借“公务费”核销机会,诈财1480万元(新台币,下同)。吴淑珍以伪造文书和贪渎罪被起诉。同时被起诉的还有包括马永成在内的几名“扁府内臣”。陈水扁因为有“刑事豁免权”,暂时免予起诉,待其任期届满再行追诉。这份报告令台湾各政界人士、评论家等都跌碎眼镜,完全出人意料,是陈水扁预期中最坏的结果。“一石激起千重浪”,高雄、台北万人大游行要扁下台;“红衫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街头静坐;“在野党”要求陈水扁在48小时内下台,否则将发动第三…  相似文献   

12.
1998年新春伊始,河南省又一名正厅级的高级干部、原安阳市市长、市委副书记杨善修被反贪部门撕下“画皮”,推上被告席。就在1997年8月和1997年12月,另外两名同样位高权重的大员——原周口地区行署专员、地委副书记曾锦城,原鹤璧市市长、市委副书记朱振江皆因受贿  相似文献   

13.
进入5月份之后,随着马英九获得国民党的提名及谢长廷获得民进党的正式提名,蓝绿阵营内部围绕2008年“人选”的争斗暂时画下休止符。很显然,台湾地区“大选”已进入蓝绿对垒阶段,“马谢对决”将成为下一阶段岛内政争的主线。对于蓝营来说,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被起诉而增添诸多困扰,但并未动摇其代表蓝营参选的独尊地位。但是,马、王关系这道习盟实在不易做好,一有风吹,难免草动。而马、谢之争,从目前形势看,两人互有优劣,各擅胜场,这场选举如同实力接近的球赛,不到终场哨响,可能都难见分晓。  相似文献   

14.
张文生 《两岸关系》2007,(11):27-29
"正常国家决议文"是民进党内政治路线激进化和党内政治斗争剧烈化的产物。原民进党主席游锡虽然在党内初选中挫败,但是选后仍然挟持"正常国家决议文"的构想试图维系其个人的政治影响力。然而形势比人强,随着游锡因特别费案被起诉而辞职,民进党内逐渐形成以"扁长体制"为特征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5.
邵冰 《黄埔》2007,(1):4-11
2006年的台湾政局,风云变幻、动荡不安。一连串的弊案,引爆岛内民众的强烈不满;一波波“倒扁”浪潮,震撼了岛内政坛。临近岁末,“倒扁”阵营与陈水扁当局的较量更加激烈;“特别费”争议持续延烧,台湾官场进入大动荡期;台北、高雄市长选举牵动台湾政局走向。这一时期岛内的政局,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相似文献   

16.
曹林 《协商论坛》2011,(10):59-59
部长省长年年“两会”被记者“堵”和“抢”,今年似乎被“堵”得、“抢”得特别厉害。从媒体的图片和描述可以看出这场“新闻大战”的残酷,不仅是往年的穿红衣引注意、堵厕所、堵通道、堵酒店、抢话筒,记者们甚至不惜“掐架”。比如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接受采访时,记者们就因提问机会发生争抢,记者们“围堵”深圳市长许勤时,有人被广场石砖绊倒,10余名记者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中招”倒下,话筒、机器、录音笔掉了一地。  相似文献   

17.
一位农民的儿子因涉案被公安局传讯。这位农民跑到公安局门口大喊冤枉,理由是:“我儿子不是干部,怎会犯法?” 听来这是很荒唐的逻辑:当干部才会犯罪,不当干部就不违法。这位农民把“当官”同“犯法”划了等号,既是对法律的无知,又是对干部的偏见。 可是,最近偏偏有位干部而且还是一位大干部,站出来为这位农民提供“理论根据”和“直观论据”。某市市长因受贿罪被查处,在反省中总结了这样的教训:“我是栽在市长这个职位上的,如果我不当市长,就不会犯罪。”  相似文献   

18.
《就业与保障》2011,(5):5-5
小保:我是一电焊工,工作中不慎被弧光打伤了眼睛。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九级伤残。同样的情况.我的工友遭受同样的伤害.2010年却被鉴定为七级伤残。为此我很不平衡,听说对工伤认定不服可以直接起诉,对此,我想通过法院讨个公道,可行吗?  相似文献   

19.
《人民公安》2012,(12):6-7
看英雄事迹和典型报道.常会被他们的豪言壮语所感动.但有时候,当英雄面对镜头说出的并不是什么豪言壮语.而是朴素的家常话时.同样能产生感动的力量。比如,近来被舆论赞美的“良心油条哥”刘洪安.因炸油条不用废油而受赞誉。  相似文献   

20.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3):14-14
台北地检署2月13日宣布起诉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岛内政坛引发强烈的连锁震动。而马英九迅速宣布辞掉国民党主席职务,并同时宣布参加2008年台湾“总统”选举,一下子戳破了议论纷纷的两大悬念。国民党及泛蓝阵营从传出起诉消息,到马英九宣布参选“总统”,经历了从愤怒到组织反击的迅速调整,民进党阵营这一天却十分兴奋。媒体分析称,这将是对马英九及国民党中央的巨大考验,国民党要赢2008年“大选”,就必须先过这一关。而事态发展下去,也未必就不会烧到民进党。“特别费”调查将成为今后蓝绿两大阵营拼杀的另一主战场,未来的一年台湾将充满动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