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城市理论框架及特征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鲁敏  李英杰 《青年论坛》2005,(1):117-120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刚刚起步 ,因而对“生态城市”进行深入的研究 ,明确其内涵本质 ,探讨其理论基础及特征 ,并寻求这种思想在现实中的支点和建设标准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探讨了生态城市的内涵、本质特征和理论框架 ,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建设标准 ,以期推动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
杨成光 《人民论坛》2013,(8):235-237
城市发展的目标是为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优美宜人的活动与生存空间。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基于可持续发展,包括城市人口、城市经济、资源利用及城市环境等方面和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拟生态城市建设作简单的概述,并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蔡祥 《当代广西》2006,(19):48-48
建设现代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加快生态城市建设进程,提升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充分认识生态城市是全球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基本途径和城市发展的目标趋向“生态城市”这个概念,是原苏联生态学家杨尼茨基1987年提出来的。他提倡运用生态学原理、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他强调以人为本,以一定区域的…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建设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晓惠 《前沿》2011,(14):107-1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生态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城市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概述了生态城市、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并分析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扬州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坚持主打特色牌,努力打造人文生态宜居的新扬州,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管理不断创新、市民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先后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谭畅 《小康》2012,(5):57-58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一百多个城市都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小康》调查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能够有效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保畲 《学习与实践》2006,(12):150-156
生态城市应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迭加,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自然生态靠一条“生物链”维系,人文生态靠一条“文脉”传承发展。人文生态的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和以文为魂。城市人文生态的丰富多彩和延绵传承,构成一个城市的个性魅力和“城市记忆”。构建城市良好人文生态环境,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展示城市文化内涵和个性魅力,增强城市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优化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城市良好人文生态环境,应以彰显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构建重点人文景观保护区域、凝炼城市人文精神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为着力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建设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学家杨诺斯基于1987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模式。生态城市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结构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结果,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一、生态城市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经济学与网络治理的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更多的城市在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而生态城市就是现在和未来建设的重点方向。本文基于生态经济学与网络治理的理论视角,认为生态城市的特征应是控制规模、社会公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网络化治理。以这些特征为基础,构建生态城市的综合指标体系,其不仅包含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指数,而且还包括体制效益指数。最后,提出构建生态城市的路径,即强调城市规模控制在生态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之内,通过收入再分配和加大社会福利的投资增加社会公平,鼓励企业发展绿色产品和社会公众参与决策来实现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云 《群众》2007,(11):36-37
21世纪是生态世纪也是城市的世纪,一方面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另一方面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口将聚集在城市生活或工作。因此,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这是明智之举,也是现实选择。但是,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却是一个需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把云南省昆明市建设成为集湖光山色、滇池景观、眷城新姿,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特色生态城市,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四创两争”(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争创联合国人居奖、国家生态市)六年基本实现的目标,决定把2008年确定为“细节文明推进年”,以集中开展《昆明市民“十不”公约》宣传、  相似文献   

12.
“北北京浅山区”作为城市后花园、山区门面,是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晴雨表、城市建设发展的第一道生态屏障。目前,全市大力推动浅山区生态涵养保护工作,建议将此项工作提档升级为“北京湾生态带”建设。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08,(16)
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是已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认同的新的发展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宜春市城市生态建设的目标。本文将试从生态城市建设的视角出发,来探讨宜春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宜春市生态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是已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认同的新的发展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宜春市城市生态建设的目标.本文将试从生态城市建设的视角出发.来探讨宜春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春宁 《前进》2006,(8):30-32
永济市在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中,以“找准特点搞规划、围绕特点大发展”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华北地区最具特色的生态、宜居、魅力城市。截止2006年4月底,该市已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确定城市特  相似文献   

16.
“营造和谐”的城市发展理念正在申城铺展开来,城市总体规划朝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完善。2004年12月15日,部分市人大代表视察了中山公园综合交通枢纽和苏州河沿岸景观区域的建设情况,实地感受了科学规划给城市功能完善带来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7.
惠建林 《群众》2014,(1):42-43
常熟作为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人多地少、生态空间有限、环境承载能力薄弱等问题一直较为突出。近年来,常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经济,践行绿色惠民,着力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12,(4):20-21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南宁市在上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打造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文化和造就绿色文明”的发展路线,确立了“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工作目标。2005年,南宁市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相似文献   

19.
《重庆行政》2010,(3):F0002-F0002,I0001-I0003
建设森林重庆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是维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推动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云阳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森林工程,实施生态兴县战略。城市森林之城、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苗木基地工程等“五大子工程”卓有成效。基本建成“生态系统稳定、林业产业发达、生态文化丰富、人居环境良好”的森林大县,生态云阳成为响亮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20.
刘旭芳  王明安 《传承》2014,(8):84-85
工业文明必将被生态文明所取代,生态文明呼唤生态城市。生态文化引领城市永续发展,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动力。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其基本框架是"一条主线、二大内容、三个主体、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