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经济和谐既是社会主义市场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又是产业结构高度化,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过渡的过程;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经济与现存制度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配套的具体制度安排的缺失以及对"三农"进行保护和支持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率的机制的缺乏.探求建立符合社会主义价值原则而且与现代产权制度相兼容的新型所有制,是解决当前矛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
经济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伦理基础,经济公正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集体、国家和社会)和社会分工之间的和谐,因而经济公正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来推动经济公正的实现,从而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和谐大学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和谐大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职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的大学必须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与社会保持良性互动;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谐的大学应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和谐,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朱永明 《思想战线》2008,34(2):115-1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融资制度经历了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供给型制度,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市场型制度的变迁过程.在经济转型期.经济体制转换与融资制度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和摩擦,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和阻滞.如何建立高效率的融资制度,进行融资制度的不断创新,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一个颇具现实性与紧迫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构建更加和谐的政党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需要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和谐的政党关系。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是促进中国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制度。构建更加完善和谐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需要进一步强化和谐的政治理念,需要创造更加和谐的政治环境,需要坚持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等诸多方面。其中,经济条件是基础的、基本的条件。所以,经济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在经济关系中,所有制关系和谐、分配关系和谐以及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和谐是经济关系和谐的根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只有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建设和谐沈阳应从取得的经济成就入手、分析建设和谐沈阳面临的经济问题,提出建设和谐沈阳应该采取的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只有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建设和谐沈阳应从取得的经济成就入手、分析建设和谐沈阳面临的经济问题,提出建设和谐沈阳应该采取的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9.
吴小玲 《传承》2008,(2):113-115
20多年来,钦州市钦南区黄屋屯镇屯西村壮族人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生产技术逐步吸纳现代因素,经济结构显现多样化特征,但种植业仍是农民固守的传统经济部门,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面临困境。引导农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巩固壮族人民的经济结构变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隋月娟 《群众》2007,(7):75-7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支撑,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企业的构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1.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于大学生自身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诚信是当今社会为人处事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立人之本、立业之本,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12.
韦宇红 《桂海论丛》2008,24(6):28-31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罗桂全 《桂海论丛》2007,23(3):20-2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探讨法治文明与道德文明各自的特性及其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二者的互动规律及和谐关系,进而说明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相互统一的,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昭元 《桂海论丛》2005,21(3):61-63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稳定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我国广大农村尚处于开创阶段。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它的建立与实施,必须经过试点,摸索经验,并同农村其他各项改革配套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为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共中央正式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本文拟从五个方面谈如何推进<纲要>的实施和落实.  相似文献   

16.
加强弱势群体民主政治权利的救助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需要。当前,导致我国弱势群体民主政治权利缺失及边缘化有经济、能力、心理和制度等方面的因素。为此,建全利益表达渠道,提升弱势群体阶层组织化程度,加强弱势群体民主政治表达力,优化民主政治权利工作运作机制是实现弱势群体民主政治权利救助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试论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认同体系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包括利益层面的和谐,而且包括价值层面的和谐。从思想根基、时代精神、社会舆论、体制创新四个层次,深入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认同体系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引导人们自觉投入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列之中。  相似文献   

18.
叶裕惠 《桂海论丛》2005,21(3):24-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需要从各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理性上去深化认识,从中找出规律以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文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深远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必要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需要处理好十大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姚本喜 《桂海论丛》2008,24(2):73-75
大石山区贫困县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滞后,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党的十七大把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的决策,为大石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政策导向。在贫困大石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级政府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扎实推进大石山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因此,我们既要注重地方政府经济GDP和绿色GDP的增长,又要注重实现地方政府四个GDP(经济GDP、绿色GDP、人文GDP和人力GDP)的全面发展,同时,尤其要将人文GDP纳入考评轨道并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