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当前欧洲虽然出现了诸多具有"逆全球化"特征的现象,但从意识形态层面看,"逆全球化"还没有成为欧洲的主流;从政策层面看,欧洲还没有明确地以"逆全球化"为目标;从社会层面看,"逆全球化"思潮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运动。因而可以说,欧洲的"逆全球化"还属于弱表现的"逆全球化",其影响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2.
"逆全球化"是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当前,"逆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贸易保护主义增强、极端政治倾向加重、民族主义抬头。但是,"逆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化的终结,也难以阻碍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欧美国家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领先的科技水平,在全球实施以"贸易保护主义"和"再工业化"为核心的逆全球化战略,逆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中国需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国际贸易合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决胜突围逆全球化暗流。  相似文献   

4.
"逆全球化"背后反映出的是全球治理赤字问题。全球治理的民主赤字、分配赤字、责任赤字等,是当前"逆全球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然而事实上,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逆全球化"将为改革完善现有的全球治理体制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与全球化相逆的发展趋势,逆全球化对世界发展构成巨大挑战。为了高效应对逆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并在化"危"为"机"的过程中实现良性发展,我国外贸企业应拓宽和改进外贸渠道,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系统。  相似文献   

6.
难民危机的爆发持续难消,以及"逆全球化"潮流遍袭欧洲,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欧洲人曾经引以为傲的民族国家体系具有与生俱来的缺陷。"逆全球化"并非欧洲民族国家应对难民危机的理性选择,通过"逆全球化"应对难民危机,有似"己矛"与"己盾"之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世界面临着"逆全球化"和继续全球化两条道路的选择。全球化实际上是时代不可逆转的历史使命。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从现实国情出发作出的新时代实现经济全球化的正确选择。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将会与其他国家的人民一起,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8.
欧美逆全球化思潮主要体现在多国纷纷出台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措施、美国接连"退群"以及各国收紧与难民移民相关的政策等方面。逆全球化思潮在欧美的兴起与发酵主要是因为西方社会形成了一条新的结构性分岐线。总体来看,逆全球化思潮在中短期内并不会彻底反转,而是还会持续发酵。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从旧全球化向新全球化的转换,全球化的价值内涵、发展动力、形式特征都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和发展态势。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改变了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方式,推动全球化进入数字全球化时代。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和遏制逆全球化提出的最为重要的主张就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为新全球化注入了全新内涵。  相似文献   

10.
传统全球化下的世界经济"中心—外围"结构固有矛盾导致了全球经济失衡与危机,进而引发世界经济长期萧条和"逆全球化"思潮。然而,"逆全球化"根本违背了全球化时代的经济运行大趋势,不可能支撑世界经济增长。因此,重振世界经济增长需要一个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新型全球化。新型全球化下的国际经贸规则将呈现制定权博弈集团与一对一并存、高标准与差异化双轨并存、区域化对全球化一定程度替代三大新趋势。我国因应国际经贸规则演变新趋势,一是善于与发达经济体博弈,改革与调整既有国际经贸规则;二是加强与新兴经济体合作,构建差异化国际经贸新规则;三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创建区域化国际经贸新规则。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应对"逆全球化"对我国内陆资源型城市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内陆资源型城市应坚持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道路,破解"逆全球化"带来的诸多难题。应立足于内陆资源型城市发展实际,通过科技创新、降低成本、坚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等措施,推进内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逆全球化"动向不断显现。我国坚定推进"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将塑造"双环流"国际经济治理新格局、形成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引擎、促进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推动自由公平的全球化发展进程,从而为世界发展创造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及"经济全球化再平衡"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与全球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经济全球化发展遇阻密切相关。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趋势,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使之公平地惠及全世界,是习近平提出努力"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思想的初衷。实现经济全球化平衡发展,不仅需要全球化思维,更需要各国特别是以金砖国家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制定解决方案方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在2018年,"普世价值论"主要表现为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博弈更加激烈,世界力量转移加速,全球治理赤字更加突出,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失衡导致"双重标准"凸显,现代化道路选择成为焦点。鉴于"普世价值论"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因此,有理有力地批驳"普世价值论"仍然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运动已经让全世界广大国家和地区受益,但近些年却产生了一股逆全球化潮流,其本质是对全球化进程的背离。虽然已经有学者注意到此现象,但大多只是零碎、片面地对逆全球化的各个具体表现作出分析,而对逆全球化潮流的整体性把握以及比较完整的原因分析还不足。因此,出于探求推动全球化因素的兴趣,也是希望试图对逆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原因有一个完整性的解释,在列举了当前世界具体的几种逆全球化表现之后,主要从思想、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多个视角审视其成因,最终发现逆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其具有强大的社会基础仍会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全球化的力量也在继续增加,当今在全世界形成一个多方面的力量博弈格局。  相似文献   

16.
"逆全球化"的出现,从根本上暴露了全球治理机制的不完善,但也为中国优化和完善全球治理机制、发挥大国作用提供了历史机遇,有利于中国为推动新型全球化提供新动力、为构建国际新秩序提供新举措、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17.
2019年,智利发生暴力骚乱的实质是左翼民粹思潮排斥"新自由主义"的国内政策模式;在老牌发达国家美国,民粹思潮带有更多逆全球化的右翼色彩,主要排斥"自由国际主义"的对外政策模式。"美国优先"的逆全球化右翼民粹思潮对欧美总体政治生态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经济上趋于扩大的贫富差距与选举政治的发展,是民粹思潮盛行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8.
应验 《今日海南》2020,(2):55-56
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从货物全球化到资本全球化再到人才全球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错综复杂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浪潮中,人才的流动却浩浩汤汤势不可挡。一方面是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对国际人才逐渐采取欢迎与接纳的姿态。另一方面是新兴经济体营商环境、社会发展、政策红利不断优化,对人才吸引的"磁场"效应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9.
在发达国家内部,不同阶层在全球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分配不均衡,社会精英阶层获得更多的收入,而作为主要价值创造者的中低阶层收入正在逐渐下降。因此,发达国家中低收入阶层支持"逆全球化"。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间的经贸关系像纽带一样,将各国带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之中。逆全球化而动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对全球市场产生冲击,而且也不符合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乃大势所趋,不可能逆转。只有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能顺应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