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中国改革开放使全球与地区的力量对比更趋均衡,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强化了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势头,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选择,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再次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中国外交的一个最大背景是中国自身的日益崛起。2005年,中 国外交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加强,“中国因素”日益深刻影响着国际格局与各 国外交。 和平崛起背景下的中国大外交 2005年中国政府继续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 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战略部署,在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 家外交和多边外交四大领域积极主动,取得了新成就。  相似文献   

3.
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中国跨国公司的群体性崛起,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及国际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跨国公司的治理机制和发展模式可以成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借鉴、学习和模仿的样本。  相似文献   

4.
关于发展中国家问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对发展中国家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现将一些看法整理如下:一、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和大团集团经济正在崛起,将在未来多极化世界中占有直至地位。七十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不断取得重大发展,九十年代这种发展趋势更加明...  相似文献   

5.
卓彤 《民主与法制》2010,(13):40-43
位居四大文明古国之列的中国和印度,经历了多年沉寂后,近年都以令人瞩目的姿态重新崛起于世。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发展中国家……这些与中国相似的特质,不能不让人对印度充满好奇。  相似文献   

6.
过去 10年来 ,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加快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加剧 ,这是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规律和偶然事变综合作用的结果。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 ,不平衡发展是挑战 ,但更是后进者加快发展、实现崛起的机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能否以入世为契机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实现经济崛起 ,主要取决于经济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国崛起之路。中国对外积极建构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要清晰地定位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民心相通的价值选择。要充分发挥中国智慧,建构中国话语,向世界表达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身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国家身份是一个很受关注的问题.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目前国际社会中处于初级阶段的最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崛起中的大国;也是一个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地区大国.[1]以上几种身份之间既有互补性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相冲突的一面.通过分析这几种身份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明确当前处于我国核心地位的身份是:崛起中的大国.  相似文献   

9.
物质实力和身份认定是大国定位的主要标准,也是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中国是现有国际体系中的大国,中国的大国定位关乎中国和平崛起伟业。根据物质实力标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不足以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根据身份认定标准,其他者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但将中国崛起误认为是威胁。为此中国自我认定为负责任的大国,并将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回应外界的认知误解与偏差。  相似文献   

10.
<正>加强同金砖国家和拉美国家合作是新时期中国外交一个重点方向。习近平主席此访旨在提振国际社会对新兴市场国家信心,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和互利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最近,国际上掀起了一波"拉美热"。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刚刚精彩落幕,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旋即隆重登场,习近平主席的拉美四国之行,更为"拉美热"增添了强劲的中国温度。这波"拉美热"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反映出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时代潮流。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金砖五国作  相似文献   

11.
在"您认为西方是否在遏制中国的崛起"这一问题的回答上,有70.4%的受访者选择"是的,有明显的行为"■在对"您如何看中国的国际形象"这一问题的回答中,73.6%受访者选择"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加速发展,在制定科学技术政策的过程中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必须善于消化吸收、取长补短、自主创新。美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其拥有一套完备的科学技术政策有重要关系。考察、借鉴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科学技术政策经验,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在许多领域仍然长期受到西方话语霸权的压制。因此,必须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解构西方发达国家话语霸权,提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国际话语权,真正实现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崛起。  相似文献   

14.
百家论萃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及对策   中国面临的挑战有:①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资本主义自身的弱点给世界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②传统国家的主权将受到冲击和削弱;经济霸权的存在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与之公平竞争;发展中国家承受着巨大的赶超压力。③西方宣扬“中国威胁论”,担心和害怕中国的崛起会影响它们对世界的主宰权,故在许多方面设置一些影响我国发展的障碍;同时,中国自身在改革中也面临诸如国企改革、腐败、人口压力、资源相对短缺等问题。   应对策略有:①积极主动地变革现有体制,在向其他制度学习与借鉴中进行制度创新,以…  相似文献   

15.
维护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是我国外交的重要基石之一,对于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国际体系正在发生变革,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甚至出现以往不曾显现的矛盾.在经济领域世界市场竞争加剧波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政治领域中国的现实能力与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存在距离;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面临多样文化的碰撞与摩擦;在安全领域中国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凸显分歧;中国与周边发展中国家还存在边界和领土争议,等等.为化解矛盾,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需要昭示我国具有指导意义的战略理念和原则,实施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吴建民 《人民论坛》2012,(27):32-33
零和博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相互依存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样的时代里,盲目地诉诸武力,会使大家都成为输家,有百害而无一利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大潮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回顾自我党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十年历程,第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中国的大发展。中国的GDP从2001年的1.15万亿美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7.2万亿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25年里面,中国的经济有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中国正在崛起。不过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的崛起至少应该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中国经济的崛起,第二层是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的崛起,第三层是中国文化的崛起。就目前来讲,应该说中国经济的崛起远远快  相似文献   

18.
杨懂 《同舟共进》2009,(8):6-10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及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间有关“中国道路”的讨论日益成为焦点。例如,“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就曾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特殊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北京周报(英文版)》2021,(3):I0001-I0016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秉持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始终关注和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改善民生、谋求发展的事业。新中国成立伊始,在国家百废待兴、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中国即开始向有关国家提供援助.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奠定了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友好合作的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因美国“卡特里娜“台风之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的访问被延期.然而,这次访问目前依然受到各方的密切关注与期待.那将是一次世界惟一超级大国和正在崛起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高级别的会晤.访问将给中美关系带来那些积极的影响?将对世界局势,尤其是东亚局势产生那些深远的影响?这些都是世界为之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