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最新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的平均在职时间仅为34个月,在职时间中位数为24个月。一般来说,从开始留意跳槽机会,历经筛选、面试、协议、辞职等过程需要半年,也就是说一半以上中国职场人士在一家公司安心工作不到一年半,就开始了辞职跳槽的准备。全球职业社交平台领英日前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的跳槽频率显著高于美国,其平均在职时间为34个月,相比美国的56个月,几乎短了两年;中国职场人士的在职时间的中位数为24个月,比美国短半  相似文献   

2.
正当提及到"90后"这个词时,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个性?叛逆?不靠谱?或许这些词都不足以囊括当今这一群逐渐成长成熟的一代。把视角转向步入职场的90后女孩,她们,年轻,朝气蓬勃,尽管在职场的路上跌跌撞撞,但未曾放弃,而是坚持站起来,逐渐成长,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频繁跳槽的背后和大多数刚从大学这个象牙塔走出来的女生一样,小郭也面临着职业选择。究竟怎么样的工作才是最合适自己的,恐怕只有自己知道。这个过程有些曲折,每个人都是摸爬滚打,逐渐寻  相似文献   

3.
关月辑 《中国保安》2012,(12):56-57
无论是初涉职场者还是跳槽到新工作单位的“老鸟”,往往会惊讶地发现,身边并非都是同龄人。与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业履历的人共事,便无法回避“职场代沟”的存在。那么,如何轻松跨越“职场代沟”呢?  相似文献   

4.
大学阶段是处在青春阶段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键阶段。政治社会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适应性,乃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重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意义,认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并以大学生社会化的特征为切入点,明确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一些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常常发牢骚,抱怨自己工作环境不好。有的毕业生到一个工作岗位没多久就跳槽,有的甚至一年之内跳几次槽,到哪个单位都感到不顺心。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一部分大学生将职业满足感和好工作联系在一起。可是,是否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更为重要的因  相似文献   

6.
钱虹 《今日广西》2008,(21):13-14
9月的南宁,又一轮职场新“行情”启动。 如果你看到“牛市”、“熊市”、“被套”、“解套”这些专业术语,不要以为这一定是指股市。现在,这些股市中的专用词汇已经被借用到职场来形容跳槽的人群。在职场,“牛市”被借喻为每年九十月份的跳槽高峰期,有的人在牛市中成功起跳,取得了转折性的进展;有的人跳入误区,跳进困扰,则喻为“牛市”反成“熊市”;跳错槽一蹶不振被称为“被套”;跳槽失败积极寻找到解决之道则是“解套”。  相似文献   

7.
杈威发布     
中国职场人士平均在职34个月 Linkedln近期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的跳槽已经成为常态。其中,互联网是员工流动性最大的行业,在中国的在职时间为31个月。  相似文献   

8.
张帆 《人民论坛》2010,(5):196-197
生活社会化是标榜大学生成长的独特视野,是青年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活结构伴随着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影响到了大学生社会化的方向和路径。挖掘并重视这些因素,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甚至引发对当前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反思,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届大学毕业生跳槽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高校扩招的推动下,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市场也逐步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虽然对于大学生来说谋得一份职业并不容易,但大学生“跳槽”现象却越来越普遍。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应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跳槽率达到70%,且就业过程中的违约大部分是学生所为。大学生匆匆就业,随后时常跳槽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产生了不少的争议。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6,(2)
正2015年在郭铭慧眼中,是充满惊喜挑战与成长蜕变的一年。一路从学生到记者再到主播的角色转变,让初入职场的她对2016年充满了种种期待。相比于一般大学生有丰富的空余时间,郭铭慧的大学生活显得太忙了。就在《小康》记者采访她期间,因急性肠胃炎病倒的郭铭慧在医院打完吊针,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杭州,负责完成最新一期优酷网《七点资讯》栏目的采访任务。  相似文献   

11.
迎来送往,又到了2010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然而,作为职场"新生军"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后的状况可谓是千人百相:频繁跳槽者有之,扎根企业者有之;自视清高者有之,虚心求学者有之……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状况,除了应届毕业生自身的因素外,不同的企业也造就了不同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海云 《今日广西》2008,(23):12-12
一般来讲,职场上的劣势主要是指:频繁跳槽或更换行业、毕业生初出校门、工作经验太少、没有学位或学历太低等。  相似文献   

13.
岁来年初正是职场人士跳槽最集中的时段。一份内部资料显示.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2月是各类人才跳槽的“多发期”.大约有60%-70%的人才流动均发生在这一时段。并且已经呈现出了年复一年的周期性规律。年末岁尾.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相似文献   

14.
《干部人事月报》2014,(1):56-57
年终岁尾,“跳槽热”悄然而至,许多企业开始出现军心不稳、人心思变现象。智联招聘2013年秋季跳槽特别调查显示,20.8%的职场人已完成了跳槽,有三成人已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还有超过三成人表示有跳槽的想法但暂未行动。仅有11.6%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没有跳槽的打算。为防止员工在此特殊时期大量流失,很多企业与员工“斗智斗勇”:有的把年终奖拖延到第二年下半年才发,有的分两三次发放,有的在发年终奖之前与员工续签合同……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应届大学毕业生到新单位工作满一个月后,悠闲的校园生活方式就被紧张的职场打拼所代替了,这些处于“断乳期”的职场新人面临着巨大转型压力,心理承受力差、不懂人际交往、礼仪文化缺失等问题已成为不少刚工作大学生的通病。而来自心理咨询中心的一份统计也显示,在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人群中,出现社会适应不良症状的比例高达90%。  相似文献   

16.
随着毕业期的临近,许多拥有高学历或各类高级资格认证的职场人士也想借这个职场活跃期实现跳槽成功,高学历求职潮随之出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一季度的职场走势并没让这些高学历族成为职场宠儿。  相似文献   

17.
又到金秋,又见人才市场招聘忙。媒体传达的一个新态势是,不仅高校毕业生开始奔波于各大名企面试,还有不少在职员工向中意的企业暗送秋波。其中以80后最为活跃,有62.3%的80后职场人士已经跳槽或正在酝酿跳槽。(据《(解放日报》陈玺撼报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调查高校师生对大学文化评价的差异,而形成的大学生社会化内容和途径的复杂多样,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影响,提出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化的大学文化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初涉职场的大学生。犹如刚生下来的婴儿,抵御各种职场风险的能力极差;再加上“职场流行病”的普遍性,使得辩别是非能力差的大学生们往往误认为其是职场的主流,因而盲目跟风,结果招至失败。交了不少“学费”不说,还会阻碍事业的发展,给心理造成伤害。所以,笔者在此将现阶段“职场流行病”的特征、表现形式、应对方法等总结归纳一下,以帮助初涉职场的大学生们增强免疫力,顺利地迈出职场人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大学生走向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如今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中,八成左右的人都可以找到工作,但面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前三个月就有差不多1/3的人跳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