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4 毫秒
1.
中陶古人用“国之四维”,比喻民族、国家的四根道德支柱。这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人用"国之四维",比喻民族、国家的四根道德支柱。这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肯定古代的人学习,学习的终极、学习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做一个真正的人,为自己的德行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人用"国之四维",比喻民族、国家的四根道德支柱.这四维一日礼,二日义,三日廉,四日耻."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伦理的诸多德目之中 ,“廉”是一项极受褒扬的道德修养。早在春秋时期 ,齐国名相管仲就把“廉”奉为国家的“四维” ;“维”即结物的大绳 ,“四维”即立国的四大纲要之一。宋苏辙以为 :“唯廉可以服殊俗” ,称道“廉洁奉公”能够使异族风俗顺服认同。从词源上看 ,廉主要有四义 :其一 ,不贪墨 ,廉洁。《孟子·滕文公下》 :“虽然 ,仲子恶能廉 ?”其二 ,不苟取。《孟子·离娄下》 :“可以取 ,可以无取 ,取伤廉。”其三 ,清白高洁。屈原《卜居》 :“谁知吾之廉贞 ?”其四 ,节俭、节省。《淮南子·原道》 :“不以奢为乐 ,不以廉为悲”。政…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7,(3)
<正>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故国有德义未明於朝者,则不可加於尊位;功力未见於国者,则不可授与重禄;临事不信於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是故,国有德义未明於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於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於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三本者审,则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审,则邪臣  相似文献   

6.
如何鉴别领导者真实的品德和才华 ,我国古代先哲们提出的主要方法就是听其言 ,察其行。对此 ,古人的论述颇多。择其大要简介如下 :“八征”。姜尚指出以“八征”即八种方法予以考察。“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详 ;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 ;三曰与之间谋以观其诚 ;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 ;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 ;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 ;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 ;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 ,则贤、不肖别矣”(《六韬·龙韬·选将》)。其意为 :一是提出问题 ,看他回答得是否清楚、详细 ;二是详尽追问 ,看他的应变能力是否强 ;三是用计谋考察 ,看…  相似文献   

7.
礼以修身     
《求知》2017,(7)
<正>君子修礼以立志,则贪欲之心不来;君子思礼以集身,则怠惰慢易之节不至;君子修礼以仁义,则忿争暴乱之辞远。——刘向(《说苑·修文》)【释义】君子习礼而确立志向,贪欲之心就不会萌生;君子时时以礼修养自身,怠慢、懒惰、轻慢的事就不会发生;君子以仁义修养礼仪,就会远离忿恨、争夺、残暴、作乱的言辞。  相似文献   

8.
正儒家思想从一定意义上可归结为"人学",最主要的是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何谓人?二是如何做人?三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一、对于何谓人的问题,孟子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人有"仁、义、礼、智"四端,禽兽则没有。这就是人区别于动物、人成其为"人"的地方。二、如何做人是整个儒家思想最核心的问题。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和"三种关系"。"一个中心"是指自我修为。其内涵深邃、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觉、不断涵养和扩充人之异于禽兽的仁、义、礼、智"四端",自觉、不断修身养性,继性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统道德中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道德中,“忠”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要“忠”必然“公”。“忠”是为国之本,“公”是治国之本,而“忠”与“公”的实现则在于“义”和“廉”。“忠”与“公”属于理念的范畴,“义”和“廉”则属于实践范畴,如果说“胸怀天下,忠公为国”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最高境界,那么,“义”和“廉”便是爱国主义行动的最高表现。  相似文献   

10.
周秀红 《理论探索》2015,(2):46-50,6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儒家文化的汲取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包括选贤与能的民主思想及"尚德隆礼重法"的治国方略;二是富民惠民的经济思想,包括庶富教三步走的发展策略及以义制利的价值准则;三是"和"文化传统,包括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及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四是儒家的辩证思维与实践方法,包括执两用中及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4,(46)
时下,对有些人来讲,什么叫廉耻,大概早已相当陌生了。不然,为何非理莫争,非分莫享,非己莫占,非义莫贪等等,都倒了个?不然,为何克己奉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人类美德都置于了身外、脑后? 对他们来说,廉与耻,早已没了界限,正确与错误也早已没了标准,人类道德正在下滑。 俗话说,人活一世,争的是一口气,要的是一张脸,怎可置礼义廉耻于不顾? 知国耻,方能奋发图强,国家才  相似文献   

12.
“辨耻”是“立荣”的前提正如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一样,“八荣”与“八耻”也是相对比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对什么是耻没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就无以立荣。因此,辨“八耻”是立“八荣”的前提。确切地说,“辨耻”包括两个层面的要求和内涵:首先对社会和国家来说,“辨耻”要求社会科学地确立用以评价和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标准和尺度,即国家认定哪些行为是荣,哪些行为是耻。并对耻的行为加以旗帜鲜明的谴责,而不是含含糊糊,暧昧不清,否则,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社会许多领域的羞耻心就会大面积的消解,人们的道德底线难以坚守,正常的道德秩序难以…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04,(3):4-5
早在2000多年前,著名思想家孔子就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以行政手段引导民众,以刑罚来整顿、约束民众,虽然可以使民众暂时免于犯罪,但却无法使他们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就会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自觉地端正自己的行为。孔子的主张启示我们,道德自觉与法律约束相互联系,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4.
振如 《瞭望》1992,(12)
有的学者说苏东坡是我国最早的小品文作者,近读他的几篇小品,果然清淡幽默,令人回味无穷。 他在63岁时写的一篇小品文说:“东坡居士自今日已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这是他为自己的饮食立下的规矩,每顿饭一杯酒、一盘肉菜,有客时增加两个菜。有人请吃饭必须按此办理,超过了就不去。他的规定比现时的四菜一汤还简朴一些,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不久签署第378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条例中有一条规定很“绝”,“绝情绝义”: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或者被判处刑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任何国企负责人。好一个“永不续用”,好一个“绝情绝义”。人都是感情动物,领导也是如此,对领导也应如此。因而,才会有“口碑”出现。即,领导干得好,工作出色,赢得人心,再加上有人情味,就会有好的“公众形象分”。相反,则会很惨,弄不好群众还会戳其脊梁骨。长期以来,我们对此重视不够,干与不干一个样,  相似文献   

16.
薛金祥 《学理论》2013,(18):274-275
翻译伦理一是指译者自身的素质;二是指译者对于译入语文化的伦理责任;三是指译者对原作者及读者的伦理责任;四是指译者的翻译态度以及行规。译者树立正确的翻译伦理荣辱观对于翻译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译者应具体做到:以热爱、弘扬祖国的语言文化为荣,以损害祖国利益为耻;以重视再现原文、原作为荣,以胡译、乱译为耻;以对读者负责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精益求精为荣,以粗制滥造为耻。这种才能保证翻译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们胡诌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种种“根据”:一曰它是“相对真理”;二曰它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三曰它须得“革新”;四曰它已经不是科学云云。时此,本文逐次批驳,指出: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并非“日用大全”的作用;“革新”马克思主义就意味着象伯恩斯坦等人一样去篡改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岁尾将至,又该到写总结的时候了。 既然干了工作,就有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因此需要总结。不总结,就不能发扬成绩,推广经验,克服缺点,纠正错误。 现在的问题是:应该如何总结? 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耳闻目睹某些单位的总结存在着种种弊端。 “模式型”,谓其一。例如:一曰提高认识,二曰加强领导,三曰发动群众,四曰狠抓落实,如此等等,年年如此,事事如此,带有很大的“通  相似文献   

19.
狎与庄     
《求知》2017,(8)
<正>狎甚则相简,庄甚则不亲。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欢,其庄足以成礼。——《孔子家语·好生》【译文】"狎"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过分亲近,二是行为不正,轻佻。本句的含义是:过分亲近就相互轻视、怠慢,过分严肃庄重就没有亲切感,因此君子的亲近到足以快乐交往的程度就行,君子的庄重、严肃到足以与人保持"礼"的距离即可。【作者简介】《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中国特色国家监察官制度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当前还存在一些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一是监察官的准入范围;二是监察官的等级设置;三是监察官制度如何体现"中国特色"。构建国家监察官制度需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实施:宏观层面包括试点、立法和全国推广三个阶段;微观层面包括建立监察官资格确认委员会、考核考试、进入和退出监察官序列四个方面。建立国家监察官制度重点应体现严格选任和从严管理队伍的理念,推动纪检监察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