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消费降级"现象的产生是消费与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消费降级"并不等于品质的下降,其实质是更为经济实惠的消费方式,是供给多维发展的结果。因此,要理性科学地看待"消费降级"现象,发挥"消费降级"对市场的积极作用,促进生产与供给的可持续发展,引导消费者进行合理理性的消费。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跌至历史低位,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任务紧迫。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在于提升供给质量和全要素生产率,其核心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作为市场化改革的先锋,深圳为中国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在新常态下,深圳为以形成有效市场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很多有益经验。仅依靠市场力量难以形成真正有效的市场,有为政府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落脚点,推进沈阳新一轮转型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变迁视野中的青年单身:一种社会学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一轮“青年单身”现象开始浮现,进入新世纪,又一波单身潮已经形成。本文从现代化和市场转型的视角对青年单身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笔者认为现代化为青年在婚恋方式选择上的宽容提供了可能,而中国特色的市场转型则使单身青年在理想和现实中做了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实体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石,其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客观分析、冷静应对,用创新带动经济的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转型的基本现象是形成新的失业。为此,人力资源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是由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区域组合成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当你忽视人力资源市场结构性矛盾的转变,就会面临失业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产能过剩,企业感觉市场已经饱和,无法刺激消费者的购买热潮;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全球瞩目,要么直接奔赴海外大买特买,要么在国内通过海淘代购、跨境电商等大量购物。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同志在2015年10月19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要顺应需求结构升级的新趋势,提升进口替代能力,努力实现进口替代并开拓国际市场。这一部署着眼于从根本上破解这一矛盾,符合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是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的有力一招,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上海机关动态》2004,(1):15-15
复旦大学张军博士最近撰文认为,外资在中国的超常增长反映了我们的“企业家精神”供给不足,在法律上完成尊重私人产权与保护私人产权的体制转型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必然之路。文章认为:  相似文献   

9.
"娜拉出走以后怎样"是现代中国的一个世纪性问题.当今的娜拉问题是中国经济如何真正融入人类文明.中国经济要完成现代市场体制的转型,需要澄清三种思想观念:一是怎样认识市场;二是怎样建立市场经济;三是怎样推进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0.
湖南师大消费经济研究所尹世杰教授提出:市场经济就是消费者主权的经济。(一)市场经济就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的经济。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下,消费者的地位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消费者是真正的主人和“上帝”,这为消费者主权经济的建立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二)市场经济应该是需求导向型经济,而不是供给导向型经济,应该是消费需求推动型经济,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需求总量决定供给总量,需求结构决定供给结构。消费者有自主性、主动性。(三)市场经济应该是买方市场,而不是卖方市场。消费选择性增强,消费者有权选择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围着消费者转。(四)市场经济,就是政府通过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而不是直接控制生产,限制居民消费的经济。政  相似文献   

11.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任务,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应以创新发展为驱动,解决有效供给不足;以降成本为重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走出去为依托,集聚辐射效应,促进均衡发展;以优化制度环境为保障,增强服务业经济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制度供给层面保障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化市场的繁荣兴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市场的实际形成及文化管理体制的适应性调整。随着文化市场实践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较为彻底的、符合现代市场发展要求的市场化改革思路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客观把握海南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这对转型发展的实践很重要。消费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消费供给不相适应是海南经济生活面临的突出矛盾。笔者在海南经济科学运行研究中提出:一要着力解决消费需求与消费供给的突出矛盾;二要抓住消费主导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尽快实现重点突破;三要加大文化、教育、医疗的投资与市场开放;四要创造民营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4.
高华丽 《重庆行政》2019,20(2):92-9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深化结构性供给侧改革,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受互联网、社交网络和大数据的冲击,消费者逐渐成为市场主导者,我国制造业必须破解其行业内普遍存在的同质化无效供给问题才能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这一致命问题,各制造企业纷纷进行服务化转型[1],由以往的仅提供有形实物产品转变为提供交付内容为“有形实物+无形服务”的产品服务系统(PSS),相应的供应链模式也转型为服务型制造供应链。  相似文献   

15.
一在向工业化转型、市场化转型、全球化转型以及信息化等多重转型相互叠加的背景下,“十一五”时期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将出现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显著特点;而且可以判断,各种因素将相互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全方位共同影响未来5年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1.经济总量因素: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的供给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告别了过去长期存在的经济短缺现象,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格局,它标志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从供给约束已转向市场需求约束。从总量上看,“十一五”时期仍将保持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经济转型、体制转型乃至政府转型能否顺利进行,关键是思想转型。因此,思想转型是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在今年冬奥会上接受采访时指出改革已进入艰难时期,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要进一步完成伟大的转型,核心在于两方面:一是中国在进一步朝向全面开放的过程当中,经济和政治要良性互动;二是要想真正实现结构现代化,就要解决农民跟土地黏度的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向小康社会之后的中国经济,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总量,看经济结构,还要看经济耐  相似文献   

18.
孙津 《中国发展》2011,11(1):56-59
中国现代化的真实实施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的,从政治理念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角度来看,当下农村土地制度的转型应该是创制一种单一代理的选择型公共制。在这个转型中,身份资格只是农民与土地关系的逻辑起点,经济活动的依据是由市场机制保证的选择性权利,制度和政策所要保证的,主要是市场交易的公平性与各种统筹的道义性之间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9.
试论消费需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供给导向型经济已逐步转变为需求导向型经济。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要。而市场需求,首先是消费需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早就指出:“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①我国当前...  相似文献   

20.
王天玺 《创造》2013,(8):6-10
现代化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或科学技术的进步,它是一个民族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方位转型.这样的转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华民族历经百年的苦难中得出一个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邓小平说得好:"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我们的总任务,就是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