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祥财 《中国发展》2009,9(1):38-39,48
该文指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调整,这一调整能否顺利完成,与政府作用的发挥密切相关,作者就此从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该文分析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九个月时间里,上海在加快实施贸易、投资、金融及行政管理各领域的制度创新试点工作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指出上海在投资管理制度创新、贸易监管制度创新、金融制度创新、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形成的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模式。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制度改革的碎片化、部门化,对制度创新内涵的认识较为肤浅,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应用存在较大局限性,改革开放步伐不够大等。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钟祥财 《传承》2012,(3):20-21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这预示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但必须迎难而上,没有退路。南方谈话发表后20年来的事实证明,关键领域、关键阶段的改革比人们预想的更艰巨、更漫长。也正因如此,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外历史上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它得以建立和实施的文化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选择了经济体制,要转变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文化反思.孤立地看,"大同"思想描绘了中华民族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但如果把它放在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具体环境中进行多侧面的相关分析,就可以获得若干耐人寻味的发现.首先,"大同"思想的形成使先秦时期崇尚和谐的社会理念发生根本的流变;其次,在一定意义上,"大同"思想是"内圣外王"观念的催生剂;再次,"大同"思想为官府控制市场的体制安排提供了合乎逻辑的选择;最后,"大同"思想影响了西汉以后经济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现代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他明确肯定经济改革要以市场为取向,有着科学的认识论基点;第二,他从认识论的角度揭示了传统计划体制的内在弊端;第三,关于如何推进经济改革的深化,他以政治家的胆略和智慧,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6.
"娜拉出走以后怎样"是现代中国的一个世纪性问题.当今的娜拉问题是中国经济如何真正融入人类文明.中国经济要完成现代市场体制的转型,需要澄清三种思想观念:一是怎样认识市场;二是怎样建立市场经济;三是怎样推进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能产生市场机制吗?--兼与盛洪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内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中,盛洪的文章比较富有历史感,这与他曾经从事过渡经济学的研究有关,但他对中国经济史的几点结论,我认为值得商榷。如他断言:“受儒道两家自然秩序哲学主导的中国传统社会,本来就是一个(非工业化的)市场经济社会,因而在经济领域引入西方的市场制度,并无大的冲突。”(盛洪:《治大国若烹小鲜:关于政府的制度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17页)又说:“中国经济在产权制度上的进步领先欧洲达十五六个世纪。”(盛洪:《经济学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6页)判定中国古代社会是否存在过一个市场经济的体制,仅仅…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孙中山的经济思想一直得到高度肯定,但其实践的程度以及效果却相对有限或存在不同评判?我们应通过对孙中山认识论、人性论和自由论等的考察,从价值层面展示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基础理念和内在逻辑,从而对这一问题作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9.
胡适对他那个时代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由赞赏到否定,是随着他对个人主义、自由、民主等现代价值的认识深化而引致的。由于学识广博和思想敏锐,胡适的经济思想或者比具有工具理性倾向的自由主义学者更具预见性,或者比崇尚技术分析的经济学者更早发现计划体制的弊端。胡适对自己早年主张的忏悔,是中国现代合理发展的理论现象。  相似文献   
10.
山西票号作为中国古近代的民间金融机构,自唐产生以来一度兴盛,特别是太平天国之后急剧兴盛;但辛亥革命后,山西票号不可逆转地步入了衰落。大量史料表明,山西票号的“兴与衰”与清政府和各级官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