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1月25—27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俄罗斯历史学家罗·麦德维杰夫就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的状况作了报告,其中分析了苏共由于思想理论建设上的失误导致党亡政息、联盟解体的深刻教训。麦德维杰夫指出,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必须不断向前发展才有生命力,苏联的社会主义经过前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思想僵化和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思想混乱,到苏联解体前夕,已经没有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了。1966—1985年,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虽然各种政治理论书籍出版…  相似文献   

2.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今天,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在政治领域内,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如何当家做主?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解体给人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政治法治化是人民实现当家做主权力的根本途径,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实践呼唤政治必须法治化。  一、我国社会主义50年的实践和探索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建国前夕制定…  相似文献   

3.
贝尔托·博比奥的《左与右:政治区分的意义》中文版(陈高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问世了。博比奥这本书出版时,意大利国家政治正处在一个微妙的转折时期——全国大选前夕,东欧解体、冷战结束后,意大利政坛正在发生巨变变化:意共势力日益衰微导致与意共曾多少结成过同盟的1940年代参与反法西斯抵抗运动老一辈主流左翼政治家,与他们生理的衰老一样,影响力也日趋低下。  相似文献   

4.
16年前.全国人大代表李玉坤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了一条建议,催生了一部《国旗法》;2006年国庆前夕,李玉坤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一个又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2000年第7期《真理的追求》,刊载了美国教授大卫·科茨分析苏联解体的文章。该文不仅逻辑严密,说理充分,还提供了几组发人深省的数据。1990年前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多家调查机构在苏联进行了多次民意调查,声称希望坚持社会主义的人高达80%,愿意实行资本主义的人只占5%-20%。1991年5月,即苏联剧变前夕,美国一家调查机构在苏联进行民意调查,结果是:17%的人赞成实行“美国式的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83%的人不赞成。1991年6月,美国一家社会调查机构对苏联全国为数10万的掌握着高层权力的党…  相似文献   

6.
王靓雯 《台声》2011,(2):70-70
2008年,最受全世界瞩目的焦点,毋庸置疑的定是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地——北京,这个自15世纪开始屡屡在世界史上每一个世纪。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古都,在那年的夏天,在北京奥运会举办的前夕,我终于第一次与她会面了。  相似文献   

7.
解放前,怒江州的社会发展还处于原始社会解体阶段。由于险峻的自然环境,加上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压迫和歧视,因而社会发展缓慢,生产力水平低下,文化教育落后。解放前夕全州只有小学校48所(包括省立小学5所),在校学生不足2000人,教职工99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经过全州各级干部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州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我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各级各类建设人才。一、教育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教育结构逐步趋于完善。到1993年,全州已开办有…  相似文献   

8.
略述民国政府对西沙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民国政府对西沙群岛的开发建设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抗日战争前夕;第二个时期是抗战胜利后到全国前放前夕。其对西沙群岛的开发建设,由于历史原因,没有最终完成开发西沙的使命,但对我们今天开发建设西沙、维护西沙主权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现据民国时期的档案史料将其开发西沙的经过略述如下。第一个时期,由民国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广东省分会视察专员梁有成拉开了西沙开发建设的序幕。1937年元月,梁有成在对东、西沙群岛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向全国经济委员会提交关于开发东沙、西沙群岛建议书,即《梁有成致全国经…  相似文献   

9.
2001年是俄罗斯第一届总统选举、“8·19”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立、别洛韦日协定、苏联解体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十周年。俄罗斯报刊发表了众多文章总结苏联解体教训。值得注意的是多年从事民族问题研究的B.A.米哈伊诺夫2001年4月对俄《独立报》记者所谈“为什么苏联会解体,它是怎样发生的?”的观点。他作为当时苏联部长级的高层领导人目睹了苏联解体过程。文中披露了一些鲜见的材料,提出了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独到见解。现将主要内容编译如下。一、关于苏联解体是否必然发生米哈伊诺夫坚决否认苏联解体是不可避免的说法。他…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20年来众说纷纭。显然,在“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之前,骆驼已经筋疲力尽。在它运行的70年中,苏联一次次遇到危机,又一次次化险为夷,但埋藏在苏维埃大厦中的导火索,始终未能被及时有效地处理。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2000年5月主办的《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对欧洲的影响阳际学术研讨会上,保加利亚科学院副研究员米哈伊尔·基列夫作了《苏联解体的原因》的发言。他认为,苏联解体的“第一个主要的和基本的原因”是1956年以后形成的“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路线”,正是这一路线成了后来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的前提。在分析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背叛时,基列夫引用了戈尔巴乔夫1”9年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美国大学研讨会演讲的自白,引起与会者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2月16日,是中国人民大学东欧中亚研究所建所30周年。为了庆祝,邀请了首都理论界一些同志开了座谈会。与会者畅所欲言,漫谈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谈锋所向,集中到这样一个焦点上,即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人民群众,共产党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就会丧失自己的执政地位。与会者认为,不能把苏联的解体归结为经济没有搞上去。历史的事实是苏联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还是后,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经济腾飞的辉煌,不仅提高了苏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且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力,成为世…  相似文献   

13.
一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理论变为现实,从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世界上曾有15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土地面积占世界的1/4,人口近1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3强,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主义”曾像社会主义这样辉煌,这样波澜壮阔,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然而,在这一个世纪中,社会主义也遇到了空前未有的挑战,甚至是局部的失败。”9年前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无疑是本世纪末令人震惊的世界性的事物。具有88年光辉历史的苏联共产党的垮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70年前宣告成立,70年后却宣告解体,东欧一批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警察──写在第64届国际刑组织大会召开的前夕本刊记者丁晓璐1984年10月,一个十万火急的国际长途电话远隔千山万水,从北欧小国挪威的首都奥斯陆打到了北京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电话是国际刑警组织挪威中心局打来的,要求中国警方紧急协...  相似文献   

15.
一位美国学者对苏联解体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者按: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安姆赫斯特分校经济学教授大卫·科茨,近年对苏联解体的原因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美国出版了《自上而下的革命卜书。应中国人民大学邀请,科茨教授今年来华访问,于5月24日就苏联解体的原因作了一次专题讲座。以下是他讲课内容的摘要,由任大海同志记录整理,标题为整理者所加。1991年下半年,我访问苏联,直接观察到苏联解体过程中的若干情况。近几年,我根据当时的见闻和大量的历史资料,对苏联解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做了系统的分析。我写的《自上而下的革命》一书概括了这个研究成果。这本书以翔实的资料说…  相似文献   

16.
世界军事格局的现状与未来国防大学王一炬当前,世界军事领域正经历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大的转折性变化、1991年发生的海湾战争、华约消亡、苏联解体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不仅导致了旧的世界军事格局的彻底瓦解,而且标志着世界军事进入了一个向新格局转换的历史时...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2月,玉林专区解放后,中共玉林地委(中共容县地委)、玉林专署(容县专署)带领全区广大人民团结奋斗,艰苦拼搏,仅用短短的三年时间就迅速治愈了战争创伤,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繁重任务。认真回顾这段历史,并借鉴其经验,这对于如何搞好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一、玉林专区建国前夕的经济状况由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使得玉林专区建国前夕的经济处于崩溃状态之中。主要表现在:1、农业生产落后。建国前夕,玉林专区由于10多年战争的破坏和李、白匪帮的劫掠,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8.
杨桂云1971年出生在河北抚宁县浅水营南村一个普通农家,只有初中文化。她曾在县供销社工作过,22岁那年单位解体,杨桂云下岗后便开始了创业。她摆过地摊、卖过服装、开过儿童游乐园,10年时间做了六七种生意,但均以失败告终。不仅未能实现自己的财富梦,还欠下了20多万元外债。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月《007:大破天幕杀机》在中国内地上映前夕,《外滩画报》记者问丹尼尔·克雷格,是否有可能借庆祝007电影50年这样一个机会。让六位邦德演员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地点。这位现任邦德乐了。说“如果那样的话。有点尴尬吧”。因为“我们都是独立的、有自己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20.
苏联兴亡的经验与教训蔡武十月革命催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这一事件,给当时整个世界以极大的震撼。70年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的苏联解体了,这一事件同样震撼了世界,被认为是本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