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20年10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加强民事审判工作依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报告。10月16日,与会人员对报告进行了审议,充分肯定了人民法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对在新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加强民事审判工作提出了建议。报告指出,近年来民事案件占到人民法院诉讼案件总量的85%以上,是司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2.
日前,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通报说:“2006年1月至11月,全国法院坚持‘有罪则判、无罪放人’,依法宣告1464名刑事被告人无罪。”据最高人民法院网站数据显示,1996年至2006年,我国有近5万人被法院依法宣告无罪。  相似文献   

3.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不仅是各级人民法院司法工作的目标,也是全国人大加强司法工作监督的目标。2019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对刑事审判工作的监督,夯实社会稳定的"压舱石"。2019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4.
2006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说.当前,当事人越级上访、多头上访、缠访闹访的比较突出,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要进一步完善涉诉信访工作机制,以扭转涉诉信访无序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中央致法委员会制定出台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要求。对于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坚持疑罪从无。《中国法学》2013年第5期刊登了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剐院长沈德咏的署名文章《论疑罪从无》。文章从疑罪从无的历史溯源、理论逻辑、实践理性以及实现路径等四个方面展开.全面阐述了疑罪从无规则及其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现对该文主要观点摘要综述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人民政坛》2011,(1):4-4
据新华网2010年12月2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1日介绍说,为巩固清理积案工作成果,最高法制定出台了《人民法院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对全国的重点重复信访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程序终结;对地方的信访老户案件,由各高级人民法院进行终结,报最高人民法院登记备案。  相似文献   

7.
全国80%左右的案件在基层法院审理,全国法院系统查处的违纪违法人员中基层法院也占80%左右。7月2日闭幕的全国法院加强基层建设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重申:要把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建设作为全部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努力开创人民法院基层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肖扬院长的委托,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修正案(草案)》作如下说明:现行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三条规定,“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判处死刑的案件的核准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得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这是  相似文献   

9.
声音     
法庭不能变成诉讼技巧的竞技场。7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说,要让每一个案件的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感受到人民司法的温暖。  相似文献   

10.
事件     
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2007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履行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工作将如期正式展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2006年12月28日宣告,“保留死刑、严  相似文献   

11.
《今日广西》2014,(3):11-12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3月10日所作的“两高”工作报告,将一份肃贪惩腐的“成绩单”清晰开列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2.
“两会”召开之际,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介绍了人民法院一年来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的情况。 肖扬说,全国法院去年的主要工作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审判工作。去年全国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572.2万余件,审结586.4万余件,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2.8%和3.4%,结案率为93.9%。此外,共执结案件207万余件,执行标的金额1583亿余元人民币。二是大  相似文献   

13.
春风迨荡芳菲翠,暖阳和煦喜讯传。3月1日上午,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院长李进,代表全院170多名干警,登上最高人民法院的颁奖台,领取“全国优秀法院”奖牌。这是该法院几届领导班子和全体干警辛勤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新近向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表示:决不让人民对法律失去信心。云南省高院借此东风,新任院长赵仕杰代表云南6000多名法官,向全省4200多万各族人民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5.
民商事案件“执行难”,长期以来影响审判社会效果的实现。近年来,在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的领导、支持和协调、督办下,一批长年积存的旧案得到清结。全国法院系统也及时调整了内部绩效考核体系,不再像过去那样去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执行“结案率”。更加注重以维护胜诉当事人权益实现为目标的执行“清偿率”“到位率”。并进而探索法院执行工作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游伟 《民主与法制》2013,(31):59-59
公开透明是检验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也是接受民众监督的重要途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中明确规定:“建立健全过问案件登记、说情干扰警示、监督情况通报等制度。向社会和当事人公开违反规定程序过问案件的情况和人民法院接受监督的情况,切实保护公众的知情监督权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7.
经过14年的漫漫长跑,物权法终于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问世,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物权法的适用问题随之提上议事日程。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在全国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透露,最高人民法院已着手起草与物权法有关的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上半年,中纪委在调查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违纪违法案件中。发现了包括原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杨贤才等人的违法违纪问题(黄松有案情本刊已在今年第4期刊发)。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使争议多年的刑事和解制度在法律上有了正式"名分"。年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在2012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上透露,新《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刑事和解程序有专章规定。刑事和解制度是一种体现宽严相济政策的刑事司法制度,是多元化解决纠纷、缓和矛盾的一种司法手段,对于提高刑事  相似文献   

20.
于浩 《中国人大》2013,(18):28-30
"搭建民意沟通桥梁纽带,确保为民司法公正司法。"周强当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之后不久,即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如何更好地接受全国人大代表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