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兵团党校学报》2004,(1):38-38
教育部日前宣布,今年2月将正式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同时对四、六级考试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强化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关专家估计,今后四、六级考试可能会设听力最低分数线,取得口语考试资格的分数线也可能降低。四六级考试将改革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规定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进行了较深入的解读,分析了其改革所依据的教学理念;但对于取消词汇与结构、题量问题、取消发证与试题结构等具体做法,本文进行了风险分析并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丽  孙菊芳 《求实》2006,(Z1):266-267
四、六级考试本是一种测试工具,但却被人为地赋予了过多的内容.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大院校纷纷参与"211工程"评比,其中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就成为考核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而且,尽管教育部从未有过相关规定,但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不约而同地将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位挂钩.想毕业拿学位,英语四、六级是非过不可的拦路虎.同时,企业招聘非常看重四、六级合格证.不少企业在招聘时对外语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把有四、六级合格证书作为人才招聘的一个重要要求.结果是大家只关心是否通过60分,是否拿到合格证,对于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则很少过问,造成了被动学习、应试教育以及为求证书而作弊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宋金花  张华 《世纪桥》2009,(23):134-135
随着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机考试点的学校不断增加,四六级考试是否大规模采用机考成为广大考生目前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进行机考试点的背景,重点分析了机考的优越性与不足,并针对机考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说明四六级考试大规模采用机考是可行的,是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宋金花  张华 《世纪桥》2009,(21):134-135
随着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机考试点的学校不断增加,四六级考试是否大规模采用机考成为广大考生目前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进行机考试点的背景,重点分析了机考的优越性与不足,并针对机考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说明四六级考试大规模采用机考是可行的,是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李彪 《党史博采》2009,(10):14-15
秦皇岛市教育考试院成立于2003年,是秦皇岛市招生委员会、秦皇岛市自学考试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全市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社会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  相似文献   

7.
张华  宋金花 《世纪桥》2009,(19):122-122,147
英语专四级考试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作文部分占整个测试总分值的四分之一,因此。克服专四考试中的写作测试能够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测试成绩,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将分析专四考试大纲的写作部分的评分原则,并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秦皇岛市教育考试院成立于2003年,是秦皇岛市招生委员会、秦皇岛市自学考试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全市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社会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剑桥少儿英语等级考试)等七大类教育招生考试,目前,有在编人员18人,下设办公室、高考  相似文献   

9.
吴淑华  黄怡红 《世纪桥》2011,(7):109-110
俄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是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学生的俄语专业水平测试。其中四级考试是针对读完基础阶段的学生的俄语专业水平的测试,它的目的在于全面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俄语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考核学生掌握各项知识和运用各项基本技能的程度;八级考试目的是考核经过四年的俄语学习的学生各项专业知识和语言的运用能力,在这两个等级考试中对俄语语法的测试占有很高的比重,准确掌握俄语语法知识,注重答题技巧是能否顺利通过等级认证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金鸣 《世纪桥》2007,(5):143-144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加大了听力测试力度,体现了英语教学改革思路,强调从知识能力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转变,把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作为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听力考试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听懂了但不一定能做好题,读题对于做好听力题至关重要。读题包括看题的技能和推测可能的答案。本文以2006年6月新四级真题为实例说明如何看题和如何通过已知选项缩小可能性答案的范围,帮助学生在四级听力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改革的方法和措施应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建立以学生为新型主体的全新课堂教学格局,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走向现代,进一步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通过大学英语三、四级,甚至六级考试的学生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运用英语的能力已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学生写作时仍出现诸多错误.学生写作中的典型错误大多与母语(汉语)负迁移有关,解决的办法是:教育学生用英语思考;扩大阅读量,增加目的语输入;对迁移错误进行有效反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通过大学英语三、四级,甚至六级考试的学生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运用英语的能力已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学生写作时仍出现诸多错误.学生写作中的典型错误大多与母语(汉语)负迁移有关,解决的办法是:教育学生用英语思考;扩大阅读量,增加目的语输入;对迁移错误进行有效反馈.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外文部何翼:语言是社会交际需要和实践的产物,人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在于学会用外语进行交际。学习外语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通过实践进而掌握外语是外语教学最基本的原则。大学英语考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其目的是推动大学英语大纲的贯彻执行,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语言测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认为语言测试全面地、深刻地影响着语言教学,用来解释这种影响的术语是“反拨效应”。目前,在我国语言学界也有“反作用”、“反溅作用”、等多种译法。本文采用“反拨效应”这一提法。反拨效应一般用以指在教育领域中测试对教学(包括教和学1的影响或反作用,近二十年来,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越来越受到各专家学者及教学前线教师的关注,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其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Vernon(1956)及Wiseman(1961)对于教师们在备考课上只注重教授学生应试技巧而非语言技能的指责。反拨效应的早期研究停留在理论阶段,涉及测试影响的属性、范围、层面和运行机制,以及其强度、方向、长度、意图与性质。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逐渐出现基于此操作框架基础上的关于考试影响的实证研究,而在中国则到本世纪初才得以发展,考试可以用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达到“以考促改,以考促教”的目的。而本研究旨在构建四级考试正面反拨效应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一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张若渔 《廉政瞭望》2007,(12):30-30
据《泰晤士报》报道,7岁的新加坡混血男童艾南·塞利斯特·考雷天资过人,今年年初,年仅6岁的他顺利通过英国考试机构的"0"级化学考试,成为通过该考试的最年轻考生,被列入《新加坡纪录大全》。尽管新加坡本地大学的化学教授对  相似文献   

17.
《廉政瞭望》2011,(20):48-49
今年9月,当百万考生走入注册会计师、医师职业资格考试或国家司法考试的考场时。考题要么已经惊现网络,要么留下泄翘的谜团待解。近年来,公务员、英语四六级考试等也曾深陷泄题风波。从命题到监考,各个环节都曾出现纰漏。监督措施屡屡失效。  相似文献   

18.
黄玲 《党员文摘》2008,(7):41-42
今年4月6日,一年一度的英语职称考试落下帷幕。这一关系自身晋职以及工资水平的考试,使得上百万考生以各种方式苦读备考……  相似文献   

19.
对商务英语阅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说、读、写是语言教学的四项基本技能 ,其中读、写占的地位尤为突出 ,不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作为首要的教学目的 ,而且在各类英语考试中 ,阅读理解都占有很大比例。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 ,全国各高校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纷纷开设商务英语课 ,商务英语的等级考试也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因此 ,商务英语阅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一、商务英语阅读与基础英语阅读的区别与联系基础英语阅读能力包括语法能力、语篇能力和语体能力。它涉及词汇、语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学英语学习有着浓重的应试教育特点,不管是教育部门或老师都有注重大一大二英语教育,忽略大三大四英语教育的问题,许多高校非要把四、六级成绩与大学生的毕业证或者学位挂钩。在后续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需求为视角,从头审视师生人物关系,建立以英语老师为"主导"、大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模式,教育方式应该以教授英语知识转向以学生拓宽英语常识和专业能力为要点的"才能培育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