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审查起诉工作中,检察机关将起诉书及案件主要证据照片或复印件移送给法院时,往往同时把犯罪嫌疑人移交给法院。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因为:1、检察机关移送起诉书、主要证据照片或复印件后,法院只通过审查这些材料,决定是否开庭审判,案件的实质管辖仍然是在检察机关,此时移交犯罪嫌疑人就会造成人、案分离的局面。2‘检察机关在移送起诉材料后,还应当并且有权继续行使审查起诉权,对需要补充侦查或收集证据的进行侦查和收集,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移交法院,提讯犯罪嫌疑人就要征得法院批准,必然会给审查起诉的工作增添环节,使程序…  相似文献   

2.
公诉工作中,提审犯罪嫌疑人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个审查起诉阶段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公诉人在审查全部案件材料后往往需要进一步提审犯罪嫌疑人,对案件事实、证据进一步明确巩固;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也需要从犯罪嫌疑人那里寻找突破口,从而进一步指导侦查机关补充侦查,  相似文献   

3.
讯问犯罪嫌疑人作为审查起诉阶段的必经程序和调查核实证据的核心环节,较之侦查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办案人员应当认识到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价值,对其慎重对待,为之做好充分准备,针对不同的案情、不同的犯罪嫌疑人采取不同的讯问策略和讯问方法,在讯问时规范讯问语言、恰到好处地控制表情、将说服教育贯穿于讯问过程的始终,同时注重讯问内容的全面、正确看待犯罪嫌疑人翻供以及如实制作讯问笔录,以期全面掌握案情、履行侦查监督职能,从而提高讯问的有效性,为法庭指控犯罪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4.
讯问犯罪嫌疑人作为审查起诉阶段的必经程序和调查核实证据的核心环节,较之侦查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办案人员应当认识到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价值,对其慎重对待,为之做好充分准备,针对不同的案情、不同的犯罪嫌疑人采取不同的讯问策略和讯问方法,在讯问时规范讯问语言、恰到好处地控制表情、将说服教育贯穿于讯问过程的始终。同时注重讯问内容的全面、正确看待犯罪嫌疑人翻供以及如实制作讯问笔录,以期全面掌握案情、履行侦查监督职能,从而提高讯问的有效性,为法庭指控犯罪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5.
行为人,尤其是对未成年行为人年龄的准确认定直接关系到每一起刑事案件的正确办理,准确认定犯罪嫌疑人的年龄对于正确适用法律,打击犯罪,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正是年龄对从事审查起诉的国家公诉人的重要性所在。而审查起诉过程中认定犯罪嫌疑人的年龄问题关键在于认定犯罪嫌疑人的出生时间。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公诉人在遇到“突袭证据”时往往请求法庭延期审理,待证据补充后继续庭审。但这一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新律师法却赋予了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独立的调查取证权和全面的阅卷权律师较之以往将更容易发现案件中可能存在的证据瑕疵,以及一些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的线索。与此同时,现行法律并未规定律师在庭前有向检察机关展示证据的义务。  相似文献   

7.
戴传仁 《中国检察官》2003,(1):30-30,32
审查起诉是检察机关的中心工作,又是刑事诉讼的中间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审查起诉工作质量的高低是司法公正能否实现的关键。通过多年实践探索,结合形势发展需要,笔者认为以辩诉方法审查起诉可以更有效地确保案件质量和公正司法。 所谓以辩诉方法审查起诉,是指公诉部门在受理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后,审查起诉人员从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角度出发,先审查犯罪嫌疑人无罪和罪轻,运用证据加以证实,如被否定,则归纳有效证  相似文献   

8.
轻微刑事案件捕诉合一机制,是指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的轻微刑事案件实行由同一承办人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轻微刑事案件捕诉合一机制,体现了诉讼效益和诉讼公正原则,实践中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多年的办案,笔者发现一个案件好比是由一个一个奇形怪状的小拼图组成的图案,而这些奇形怪状的小拼图就象是一份份证据。在侦查阶段,侦查人员收集证据就象是把所有的相关的、似是而非的甚至错误的小拼图都拢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轮廓但不清晰的图案。而审查起诉阶段,公诉人对证据的审查就象是把所有的小拼图再重新拼一遍,客观判断小拼图之间的连接性,重视每一个细节,去伪存真,查漏补缺,只有这样一张清晰的、完整的、正确的图案才能形成。而错案,往往是错在证据上。也就是说,采用了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案件事实的证据。其中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则是防止错案发生的关键所在。通过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能够判断公安机关的取证程序是否合法,通过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能够判断其他证据的真伪性。所以,在审查起诉阶段一定要允许犯罪嫌疑人进行辩解,甚至翻供,这样才能对案件所有证据进行客观、全面的判断和调查分析,对案件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相似文献   

10.
刑事辩护是法律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辩护权的义务,更是我国法治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正确实施的体现.辩护人根据案情事实、证据和法律针对公诉机关的控诉所提出的为被告人作无罪免除刑事处罚、彼罪、轻罪的辩护方法.  相似文献   

11.
被告人当庭以受到刑讯逼供为由翻供是公诉人出庭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确保被告人审判前供述的合法性,是公诉人出庭公诉面临的较大挑战,也是公诉工作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审查起诉时发现疑点要启动审查程序。庭前审查证据的重  相似文献   

12.
狭义的瑕疵证据是指具备了客观性、关联性但在合法性要件方面存在瑕疵的证据。在审查起诉实践中,瑕疵证据在物证、书证、犯罪嫌疑人供述、辨认笔录、侦查机关出具的情况说明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因此在审查起诉阶段,发现并要求侦查机关对瑕疵证据作出补强是检察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享有对案情的知情权,并且应得到法律保障。但由于现行刑事诉讼相关法律相关规定的缺失,反映到实践中,检察机关主动履行告知义务缺位、证据知情权保护严重缺失、律师阅卷权保护不力等现状严重阻碍了犯罪嫌疑人行使知情权。因此,有必要在宪法、法律中确立犯罪嫌疑人知情权,改革当前现有告知制度,并对现行的律师阅卷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审查起诉是刑事诉讼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讲,审查起诉工作质量的高低是决定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罪刑法定原则能否实现的关键。通过摸索总结,笔者认为无罪(罪轻)推定法可有效保证审查起诉工作质量。一、无罪(罪轻)推定方法及其在审查起诉中的实现所谓无罪(罪轻)推定,即审查起诉人员接到公安机关提请起诉某一犯罪嫌疑人时,在全面审阅案卷的同时预定一种假设:该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然后,通过提审犯人和审查证据等途径,对这一假设加以证实。1.假设证据的合法性存在问题这是无罪推定方法的首要环节。因…  相似文献   

15.
正对于公诉部门而言,审讯是指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据进行进一步的核实和调查,并对其中的矛盾和疑点问题进行深入讯问的工作。在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已经经过了公安机关的多次讯问,认罪或是不认罪,其供述内容基本稳定。因此,在公诉阶段的讯问工作中,突破口供的紧迫性已经大大减少,转而着重于复核和完善案件证据、核实侦查活动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了解犯罪嫌疑人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动态,为出庭支持公诉做准备等。  相似文献   

16.
对于公诉部门而言.审讯是指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据进行进一步的核实和调查.并对其中的矛盾和疑点问题进行深入讯问的工作。在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已经经过了公安机关的多次讯问,认罪或是不认罪,其供述内容基本稳定。因此,在公诉阶段的讯问工作中.突破口供的紧迫性已经大大减少.转而着重于复核和完善案件证据、核实侦查活动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了解犯罪嫌疑人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动态.为出庭支持公诉做准备等。  相似文献   

17.
公诉人在庭审中对被告人的讯问,有别于侦查、批捕、预审、审查起诉阶段,已经从以突破案情,补充、固定和核实证据为主,转为以揭露、指控犯罪为主,应当注意运用相应的讯问策略与技巧,提高讯问效果。一、被告人当庭翻供案件的讯问策略  当庭翻供分为全部翻供与部分翻供、一直翻供与首次翻供;从公诉人是否预见来分,分为意料中的翻供和意料外的翻供。首次翻供和意料外的翻供,对公诉人来讲,讯问的压力与难度是很大的。当出现翻供情况时,公诉人应注意以下几点:1.沉着冷静,迅速调整讯问思路。2.讲清法律,晓以利害,指明出路,打消…  相似文献   

18.
无罪、罪轻证据的审查与移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中,围绕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的证据常产生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侦查卷中,应不应当包括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的证据材料?移送后是否会给审查起诉工作带来麻烦?二是如何审查这些证据材料?作出起诉决定后这部分无罪、罪轻证据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9.
法律福音     
《法律与生活》2010,(21):64-64
最高检:辩护律师提出量刑证据公诉人应质证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全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检察部门应认真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充分了解辩护律师掌握的证据信息。  相似文献   

20.
一、认真做好庭前预测工作 (-)认真分析犯罪构成的各要件,并与相适用的法律条文相进行对照,看有没有冲突及漏洞。吃透法律和案情,掌握确实充分的证据是公诉人在法庭占据主动的基本前提。 (二)认真听取被害人及诉讼代理人意见,讯问犯罪嫌疑人。这双方往往是案件的直接参与者,双方由于是侵害与被侵害者的关系,因此往往会被情绪左右,各自从自己的立场来证明案件,这就常常使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