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松汉 《群众》2010,(11):28-29
<正>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我省今后10年人才发展战略目标,即到2015年,区域创新能力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成人才强省;2020年,把江苏建成优秀人才集聚高地,人才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这一目标,是在世界激烈人才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也是江苏赢得未来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王慧芬 《群众》2010,(11):39-40
<正>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事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江苏省文联坚持把文艺人才建设作为推动文艺事业发展的龙头工程,积极探索文艺人才选拔、培养、宣传、使用新机制,推出了一大批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优秀文艺人才,为巩固和提升江苏文艺发展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3.
于爱荣 《群众》2010,(7):17-18
<正>监狱工作是平安江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监狱工作在发展理念、工作标准、管理模式和执法要求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年来,江苏监狱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坚持人才战略推动事业发展,把人  相似文献   

4.
张宝忠 《群众》2022,(17):61-6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持续加大人才开发力度,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人才队伍结构持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形成了鲜明的科教人才优势、产才融合发展优势、人才工作基础优势。江苏省委提出全力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的战略目标,把江苏建成人才强国雁阵格局的重要支点、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这充分展现了江苏的政治担当。  相似文献   

5.
张宁 《群众》2014,(11):60-61
<正>"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江苏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努力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加快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才强省提升,人才已成为全省发展强有力的后盾和支撑。优化环境栽引凤之桐"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但创新的事业,不一定能呼唤来创新的人才。只有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作为人才工作的  相似文献   

6.
郑晋鸣  张金凤 《群众》2013,(5):I0049-I0050
近年来,江苏以教育储蓄人才,靠人才发展教育,用教育推动经济转型,形成良性循环,真正把科教优势转变成了现实的发展优势,成为江苏推进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0,(11):26-27
<正>亮点一:人才优先投入坚持人才优先,首要的就是"增加要素投入优先增加人才投入",这也是江苏各级党委、政府作出的一项赢得未来的战略性举措。一是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为建设人才强省夯实基础。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优化发展。五年来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大幅升级和重新组合,铸就创新高地。江苏"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把科教和人才强省作为基础战略,就是要以科技和人才为重要支撑,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立足本省重点发展领域和产  相似文献   

9.
赵永贤 《群众》2011,(6):19-20
人才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最可依赖的资源、最可争创的优势。江苏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今年初颁布的《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规划纲要》,把科教兴省战略提升为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  相似文献   

10.
赵永乐  徐军海 《群众》2013,(3):I0044-I0045
江苏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人口红利是短板,人才红利是优势。当前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弱,现代人才红利的优势正逐渐显现,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才优势的充分发挥,是江苏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最大红利。  相似文献   

11.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进程中,人才是基础,是重要支撑。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准人才工作的战略、方向;不断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实现人才对科技的强支撑;不断优化人才区域布局,实现人才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人才相关政策与法律。只有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构筑江苏人才高峰,是江苏实现人才大省向人才强省跨越的重要途径。在江苏人才强省的特征中,构筑一系列人才高峰是主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3.
科技演绎奇迹,创新提升发展。科技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建设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在江苏创新发展的新阶段,要发挥党组织协调各方、整合资源的核心作用,把党建的新成效转化为科技创新的新优势,努力把江苏建设成为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的地区。本刊邀请来自基层的部分十八大党代表畅谈创新发展体会、总结实践经验,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事管理》2000,(12):4-5
为在21世纪初叶把江苏建成人才强省,“十五”期间江苏新世纪人才高地的建设需要制定和实施一整套强有力的人才资源开发政策体系。我们认为,构筑江苏新世纪人才高地的政策体系,主要应由以下十项重点政策组成。  相似文献   

15.
易华勇 《群众》2022,(2):53-54
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江苏是科教重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林立,人才资源禀赋出众,加快建设人才强省具有先天优势,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人才强省,激发人才活力"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江苏作为科教大省、人才大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重大部署,加快推动南京、苏州、无锡等具备条件的城市建设高水平人才平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人才强国建设中探索“江苏经验”、作出“江苏贡献”。  相似文献   

17.
警务现代化步伐和未来公安工作的发展,人才优势是关键。江苏警官学院开办警务研究人才训练班,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的警务专门人才,有助于推进"卓越警务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战化教学改革。要从增强警务理论和实践创新能力这个重点入手,强化警务研究人才训练班学生的学习和训练。  相似文献   

18.
孙月平 《群众》2011,(1):53-54
“十二五”期间,江苏将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把科教兴省与人才强省作为基础战略,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和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使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正>加强人才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社会组织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提出"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  相似文献   

20.
《就业与保障》2005,(2):40-40
由江苏省人事厅、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东南大学共同实施的江苏人才国际化战略研究,在南京举行开题仪式。这项研究在全国具有首创意义。截至去年年底,江苏全省人才总量超过500万,其中高层次人才21万多人,人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但高层次人才紧缺的矛盾依然突出。自2003年以来,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回国讲学、技术合作等形式为江苏服务达1万多人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