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南农村地区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的情况下率先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使其很快成长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经济支柱,形成了闻名全国的以集体经...  相似文献   

2.
宋言奇 《群众》2009,(11):40-41
改革开放以后,苏南农村地区依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及“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工业化道路,实现了飞跃式发展.这一发展道路被世人称为“苏南模式”。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苏南模式也带来了一定的生态负面影响,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式人口与工业布局,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3.
江海洋 《群众》2008,(10):59-60
苏南抓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两大历史机遇,实现了两次经济腾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苏南模式”。当前,苏南地区又到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借鉴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考察剖析苏南经济发展的态势,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发展创业型经济是苏南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再次腾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理顺关系 事业兴旺──苏南三市精神文明建设考察所得钟克钊近几年来,我曾经在苏南三市(苏州、无锡、常州)的一些社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进行过几次考察,总的印象是:这些地区不仅物质文明建设发展快,精神文明建设也搞得不错,两个文明在同步协调发展,形势令人鼓...  相似文献   

5.
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苏南三市”经济发展调查曾国雄去年底,江苏省委党校组织了专家学者,前往苏南的锡山、江阴、张家港三个县级市(以下简称“苏南三市”)进行了为期13天的学习考察,留下了三个深刻的印象,一是农业得到大大加强;二是集体经济得到有效发...  相似文献   

6.
“苏南模式”如何再创新辉煌?──无锡调查的启示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霞林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苏南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三个为主,两个协调,一个共同",即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集体经济为主体,在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在改革开放历史洪流中,苏南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主动创新、大胆实践,成为中国发展乡镇企业经济、开放型经济的开路先锋。面对土地、生态瓶颈和产业调整"阵痛",苏南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掀起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新高潮,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南实践靓丽篇章。  相似文献   

8.
对“新苏南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林 《群众》2007,(10):7-9
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以"三个为主、两个协调、一个共同"为主要内容的"苏南模式",创造了领先全国而又久盛不衰的"苏南速度、苏南效益、苏南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并且  相似文献   

9.
《群众》2009,(5):26-29
张家港的前身为沙洲县。改革开放之初,因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条件较差,一度被称为“苏南的苏北”。30年来,张家港人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不甘落后,急起直追,历经艰辛,终于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协调发展之路,取得了不同凡响的区域发展业绩。  相似文献   

10.
张树成 《群众》2007,(5):53-54
当前,苏南地区的快速健康发展引发了人们对“新苏南模式”的探讨。笔者认为,“新苏南模式”关键在于一个“新”字上,“新”就新在——在改革开放不断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残疾人》2009,(8):17-19
2009年3月15日~19日,中国残联“两个体系”建设办公室全体成员和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领域的知名专家调研考察了苏北、苏中、苏南5个城市两个体系建设情况,听取有关政府部门、残联、残疾人的意见和建议,考察了各种类型的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12.
“苏南模式”与发展理论张琴“苏南模式”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正确性,并为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提供了新鲜的实践经验。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指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明确提出这一战略方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异军 突起,外向型经济和园区经济蓬勃发展,小城 镇和中心城市快速崛起。在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推动下,大部分村镇实现了土地向非农产 业转移,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上世纪90年 代末,苏南农业占GDP的比例降到了5%左 右,人均GDP达到2693美元,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14.
黄文虎 《群众》2008,(12):26-28,56
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就是要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实践主题的重大转换,逐步探索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江苏在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发展出的“新苏南模式”.  相似文献   

15.
张家港市委、市政府重视妇女工作纪实庞静芳,徐莉萍张家港是个有82万人的县级市,历史上经济比较落后,人称苏南的“西伯利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以后,张家港市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张家港市在全国百...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8,(21)
正常州具有光荣的改革传统,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被国务院确定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一度掀起全国"中小城市学常州"的改革热潮,成为"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增强改革定力,强化改革担当,展现改革作为,以优异成绩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一、认识再深化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抓住机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上海》2014,(6):6-6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亚信上海峰会后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要抓住机遇,锐意进取,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新机遇与新挑战作为苏南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发祥地之一,苏锡常是我国乡镇企业萌芽起步、发展提高和外向开拓的一个重要地区。被誉为我国乡镇企业“领头雁”的苏南乡镇企业,自五六十年代初创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曾经几度风雨,几度辉煌。最后,终于冲破计划经济的一统天下,闯出了市场经济的崭新天地。如今,苏南乡镇企业,工  相似文献   

19.
赵强 《群众》2009,(11):47-49,54
一、碧溪之路:苏南模式的早期开创者和实践者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受不同经济发展条件影响的差异化经济发展实践催生了众多经济发展模式。其中,位于长三角的苏南地区,基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以及深受吴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产权体制、以乡镇企业为生产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0.
文化创意产业给力乡镇经济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强 《群众》2011,(7):65-67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在苏州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主要指的是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性质的乡镇企业实现非农业化发展,并反哺农业,从而带动苏南乡镇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