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法律全球化与完善反恐怖主义国际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反映,它主要表现为:国际法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日趋明显;国际社会在法律领域的合作国际化、全球化;各主权国家法律法规及法律制度的趋同化;国际法日益内化为国内法和国内法日益外化为国际法。当前,国际恐怖主义作为一种严重的国际犯罪,是全球法律打击的重点。而实现反恐怖主义立法全球化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反恐怖主义国际斗争需要的理想选择。这就要求实现反恐怖主义法律法规及制度的趋同化,使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协调一致,从而加强反恐怖主义国际合作的统一性、协调性。  相似文献   

2.
反恐怖主义国际公约与完善我国刑事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打击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犯罪活动 ,国际社会通过了一系列的反恐怖主义国际公约。我国刑法关于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及相关反恐怖主义条款的规定 ,体现了国际公约的精神和原则。当前 ,修改和完善刑法、制定反恐怖主义专门法规、实现反恐怖主义立法全球化是我国加强和完善反恐怖主义立法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反对恐怖主义国际合作与刑事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安全已经构成严重威胁。我国境内从事民族分裂活动的恐怖主义分子在境内多次制造恐怖事件 ,对边疆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造成了现实危害 ,并对我国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构成严重挑战。我们反对任何恐怖主义 ,既反对我国的恐怖主义 ,也反对国际上一切恐怖主义。为了反对恐怖主义 ,我们积极参加区域的、多边的和双边的国际合作 ,与其他国家联手 ,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同时通过国内刑事立法加强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4.
当今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呈现出恐怖组织多元化趋势,恐怖分子使用高科技、生物化学作为恐怖活动武器的危险剧增,恐怖分子越来越多地将无辜平民作为打击的目标。面对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国际合作是打击恐怖主义的有效途径。国际社会必须完善反恐怖国际合作机制,切断恐怖主义的资金供给渠道,加强国际司法合作,促进恐怖主义犯罪的“非政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十年以来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日益猖獗 ,已严重危害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因而被人们喻为一种可怕的“政治瘟疫”。然而 ,由于世界各国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认识上的差异 ,导致国际社会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力度被大大削弱。因此 ,本文首先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进行了析正 ,再论述其构成特征 ,最后简单介绍了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国际立法及我国与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有关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6.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自美国“9.11”事件后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并相应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中国一贯坚持反恐立场,在刑法中也有明文规定,但需补充和完善。针对当前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呈上升趋势,各国应确立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集体安全观,联合国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国际立法与合作,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7.
恐怖主义在法律上应当定性为武力攻击还是国际犯罪.这是当前国际法学界争论的一个问题.恐怖主义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定性为武力攻击,但并非所有的恐怖主义都构成武力攻击.恐怖主义应当定性为国际犯罪.这对当前加强反恐怖主义的国际立法和国际合作而言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使得国际社会对防范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或许,坏事能够变成好事,9·11事件很有可能为各国共同参与防范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更加密切各国的合作,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基于此种观点,进行反恐怖主义国际合作应坚持"多边主义"原则,重视和发挥专门性国际组织的作用,采取预防和打击相结合的方针.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犯罪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地区安全的极大威胁,各国应致力于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联合国制定的反恐诸公约中,越来越强调预防和打击恐怖犯罪的各项合作,我国已经加入了其中的绝大多数。我国也是深受恐怖主义危害的国家,非常重视反恐的国际合作。应当完善立法,特别是应当尽快设立反恐怖犯罪的专门法典,以更好地应对恐怖犯罪。  相似文献   

10.
国际反恐怖主义犯罪的斗争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却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各国在有关的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笔者认为,准确界定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寻求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相关定义是解决各国分歧的首要问题;同时,明确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构成要件对于准确判断并有效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行为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安全近年来受到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采用传统的军事打击方法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国际社会一直希望能在国际法律层面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管辖、审判与惩治。《罗马规约》明确规定了国际刑事法院对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和侵略罪的管辖权,但没有具体规定对恐怖主义罪的管辖权。把恐怖主义罪作为一个罪名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范围,将在法律上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打击恐怖主义对当代国际法律框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打击恐怖主义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 ,但对恐怖主义活动的打击应在国际法律框架的约束下进行。尊重国家主权 ,加强国际合作 ,特别是要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 ,在这种条件下采取的反恐怖行动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国际反恐斗争需要明确国际恐怖主义的概念。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一种学理概念研究,因此有必要提倡“从学理走向规范”的研究方法,即应加强法律(规范)概念研究,应在现行有效的13个全球性反恐条约中的各种特定国际恐怖主义法律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国大会等平台,在《恐怖主义全面公约》(草案)中尽快就一般性国际恐怖主义法律概念在联合国框架内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4.
恐怖主义是当前国际社会公认的一种严重危害国际秩序的犯罪行为。现阶段国际恐怖活动呈现全球化趋势。在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过程中,国际刑事合作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合理有效方法,加强国际刑事合作应当成为国际社会在同恐怖主义犯罪作斗争中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反恐怖斗争新动向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国际恐怖活动更加猖獗,表现为活动扩散、行动“基地化”、组织“网络化”及目标“避实就虚”四个新特点。此起彼伏的恐怖活动对世界各国的稳定、安全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与此同时,国际反恐合作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突出国际组织的反恐作用,推动建立联合国框架内的反恐合作机制;二是重视大国间反恐合作,提高各国独立反恐能力。国际反恐怖斗争出现的新问题,使国际安全形势陷入“越反越恐”的怪圈,其主要根源是反恐斗争中出现了“一帮国家搭便车;两个漏洞没堵住;三个误区出偏差”。反恐合作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美国巩固了霸主地位,俄罗斯变外交被动为主动,日本借反恐“出海”,中国的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要防止和消灭国际恐怖主义必须首先认识国际恐怖主义,定义恐怖主义具有必要性但同时具有一定的困难性。从现阶段来看,国际恐怖主义具有暴力或威胁使用暴力、政治性或社会性、恐惧及心理影响、犯罪性、宣传性等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