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23)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在我国大学生的身上发生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其中,浮躁的社会心态就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通病。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发展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发展。所以,我们的国家、社会、学校都应该重点关注这一现象,从社会、学校、家长等多方面入手控制、解决这一现象。保证当代大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和谐发展,使他们能够担负起祖国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份出人意料的问卷调查结果:●当前导致农村青少年辍学的主要原因不是贫困,而是厌学●不少农村家长接受的教育观念只是城市的而不是科学的●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农村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 我国有80%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农村,农村少年儿童的成长决定着我国少年儿童总体发展水平。当前农村孩子的成长环境如何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河北省妇联联合课题组进行的“农村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与状况调查”的结果表明,农村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亟待治理,农村的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存在着严重偏差。厌学导致辍学 …  相似文献   

3.
《童规》──少儿行为养成教育的好教材王霞林少年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如何有效地开展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是人们共同关...  相似文献   

4.
陈鸣 《学理论》2010,(19):161-162
在当今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少儿出版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同时,我国少儿图书市场进入参与度极高、竞争激烈的“战国时代”。作为在竞争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少儿图书编辑,如何能够承担起传承文明与经典的责任?如何能够使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至关重要的课题。从少儿图书编辑的责任感、使命感、创新意思、思维方武等入手,阐述了当前形势下少儿图书编辑必须在上述几个方面有所提升和加强,从而为祖国的未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图书。  相似文献   

5.
俞颖莹 《学理论》2010,(25):201-202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媒无处不在。它们在成为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的一股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和社会化手段的同时,也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产生着愈来愈大的影响。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场所,学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分析大众媒体对中学德育的影响基础上,尝试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易杳 《瞭望》2000,(30)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进行有效的学前教育?怎样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减负”不“减学”?在少年童越来越多地接触媒体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首都部分儿童问题专家、教育专家、社会学家建议,开设专门的少年儿童电视频道,增加适合少年儿童的特点的节目,使电视成为真正有效于少年儿童成长的“第二课堂”。开设少儿电视频道的价值 设立专门的儿童电视频道、重视儿童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增加播出时数,已经成为北美及欧洲各大电视台新的发展趋势。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提供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是社会生活中充满活力、生机的力量,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素质将决定我们明天的事业。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早在苏维埃时期就颁布了有关保护青少年的法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下达的有关教育、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文件就有三十多个。社会各个方面也为青少年成长做了大量、卓越的工作。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正在成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一种美德。  相似文献   

8.
《民主》2020,(6)
正中国有3亿多少年儿童,目标市场基数大,阅读需求强劲。少儿图书市场是图书零售市场规模占比最大、增速最快、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1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2018年全国出版的少年儿童读物新版就有22791种之多。虽然少儿出版市场发展快、成就多,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未成年人正处于人生的成长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学校是社会成员获取知识技能的重要场所,更是未成年人价值启蒙、道德养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刘英  高天姿 《学理论》2010,(17):131-131,186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希望。然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自己人生的花季沦落成为罪犯,毁了自己一生的美好前程。因此,这种现象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让我们动员起来,不要去推诿责任,一起努力!担负起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和犯罪预防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87,(22)
把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党对求,也是少年儿童思想教育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每一个真正关心祖国未来发展的同志,每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应当满腔热情地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今天的少年儿童将是下个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要实现我们国家在二十一世纪中叶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宏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他们去完成。而在我们整个共产主义事业中,他们又将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这一代人能不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走社会主义道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一支三亿多人的少年儿童观众队伍,他们对文化生活有着很强的需求,尤其是影视节目。然而,多少年来,这支庞大的小观众队伍并没有引起文化艺术界普遍的重视。社会上时有少儿影视节目单调、贫乏的呼声,家长们亦希望能通过影视教育,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新年伊始,影视界推出国内第一部真正以孩子为主人公、以孩子为观众对象的大型系列童话剧,国家电视台为少儿开设了动画片专栏。这两件事无疑是给广大少年儿童带来了福音,也受到家长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严隽琪 《民主》2008,(3):3-3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童年和少年时期不仅是人的智力水平增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文明道德素质、良好行为举止养成的最佳时期。俗话说“从小看看,到老一半”,耽误、错过了这一最佳养成时期,家长、  相似文献   

14.
儿童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把亿万儿童、少年培养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代共产主义新人,是一项光荣、伟大的事业。“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我们将这组专题报道献给全国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老师及从事少儿保健、教育等工作的人们。  相似文献   

15.
幼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适宜的土壤和气候环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 目前,中国少年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的确不尽如人意,有关专家对此表示深深的忧虑。 铜臭袭扰童心 毋庸讳言,当商品经济给我国的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一切向钱看”的意识,也开始侵袭人们的心灵。由于我们对商品经济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心理准备不足;由于近几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削弱,孔方兄的“臭豆腐干效应”,也在少年儿童的纯洁心灵中叩出了回音。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8,(12)
少儿期刊以少年儿童为主要目标读者对象,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把握少儿期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以《初中生之友》为例,谈谈少儿期刊如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袁圆 《学理论》2012,(24):184-185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热点。对于实行"寄宿制"的小学来说,关注住宿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住宿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少年儿童的内在心理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关注住宿生心理健康,处处留心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展开帮教,进行心理疏导,用爱温暖他们,启发、引导、提高住宿生对自身调节的自控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谭春生 《学理论》2014,(4):133-134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除了其个体因素外,更多的是与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影响有关,因此,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的重要任务。如何建立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成为我国许多学者和社会实践者探索、研究的内容。认识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发展状况,把握刑事政策对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影响,研究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中的基本原则、审判制度、犯罪防控体系和有益的司法实践,是构建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更客观准确地把握近十年来城市少年儿童心理变化的态势及规律,我们“改革开放与少儿健康心理塑造”课题组在1991—1994年以入学者来自杭州市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六个小区的全国教育改革实验小学——杭州市大长小学为主要调查点,对其中能代表少儿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二、四、六三个年级的500余名学生进行了整体性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相似文献   

20.
陈敏 《瞭望》1988,(22)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本刊特约请了几位少儿工作者,就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发表意见。他们呼吁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关心和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