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厌学是目前技校生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技校生辍学的最主要的因素.面对技校生厌学的问题,本文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角度去探讨其形成的主观方面及客观方面的原因,并试图寻求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社会是他们成长的“大学校”。有关专家认为,社会对人类最脆弱的群体——少年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要超过家庭、学校。我国少儿成长的社会环境如何呢?这是全社会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这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最近,记者在对有关少儿  相似文献   

3.
叶青 《民主》2013,(1):21-22
由于现代社会文化因素中开始出现多元特别是不良思想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有关生命教育的相当缺乏,再加上青少年个人认知模式偏差等原因,使得当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如对自身生命漠视;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对异类生命的摧残;网瘾、早恋、厌学、吸毒、犯罪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自身的健康和谐发展,对学校、家庭也带来了巨大压力,更是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越演越烈,尽管学校想尽各种办法、采取各种措施,政府部门严厉督促,但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并没有完全得到。笔者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后认为导致农村中小学生中途辍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校收费、学生费用普遍高涨,一部分生活贫困的农民家庭无力承担学校收费和学生费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应用质性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从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多层面分析流动儿童辍学的原因。文章认为厌学而并非经济贫困是造成低收入流动人口子女辍学的最主要原因。研究还发现,导致流动儿童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从多元视角出发探讨解决对策。文章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倡导以提高学习兴趣为中心,开展多元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上海初中辍学生研究——个案调查与发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辍学的国内外定义进行了疏理和比较,探讨了上海青少年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的原因。本研究发现青少年辍学是一段历程,期间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最终导致青少年辍学行为的发生。本文还发现上海存在"隐性辍学"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都市里的辍学青少年--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探讨了都市青少年辍学问题,指出中小学教育过程的"合理化"、家庭教育的失位与互联网的消极影响是导致都市青少年辍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民主》2020,(7)
正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力度,投入了大量的财政经费,密集出台了支持政策,着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整体落后的面貌未能得到彻底改变,"因贫辍学"现象虽基本消除,但是农村初中学生低分比例高,厌学现象愈加突出。通过对某西部省份3县9个乡镇的调研发现,低分厌学学生主要集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来农村青少年愈演愈烈的辍学现象,本文从农民流动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大规模的持续的农民流动带来了村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以及家庭结构的深刻变迁,这对农村青少年的学校教育造成了深远影响。此外,在城市的农村流动儿童所遭遇的生活和教育障碍使得农村青少年在文凭竞争中本有的不利地位愈加恶化。所有这些因素连同日益泛滥的功利价值现,致使很多孩子在学业受阻之后很快转向打工挣钱而非继续学业。  相似文献   

10.
吴涛 《学理论》2009,(24):175-176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生逐渐成为高校学生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有其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在高职学生中存在比较突出的厌学问题。厌学情绪的蔓延势必会影响学校学风、教风、校风以及考试纪律等等,最终导致学校教学质量的滑坡,影响学校教育目的实现,因而必须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11.
易杳 《瞭望》2000,(30)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进行有效的学前教育?怎样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减负”不“减学”?在少年童越来越多地接触媒体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首都部分儿童问题专家、教育专家、社会学家建议,开设专门的少年儿童电视频道,增加适合少年儿童的特点的节目,使电视成为真正有效于少年儿童成长的“第二课堂”。开设少儿电视频道的价值 设立专门的儿童电视频道、重视儿童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增加播出时数,已经成为北美及欧洲各大电视台新的发展趋势。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提供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如何疏导和化解新形势下的农村矛盾●冯世斌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科学分析新形势下的农村矛盾,努力把握其特点规律,以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切实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在当前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农村矛盾的特点党的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13.
农村环境资源的公共性、农村环境问题自治失灵等原因导致了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形势较为严峻。财政政策是政府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财政对策存在诸多缺陷,必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4.
李慧萍 《学理论》2014,(12):282-284
同辈群体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其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青少年的思想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同辈群体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具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高度重视同辈群体在青少年成长、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俞颖莹 《学理论》2010,(25):201-202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媒无处不在。它们在成为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的一股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和社会化手段的同时,也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产生着愈来愈大的影响。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场所,学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分析大众媒体对中学德育的影响基础上,尝试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青少年属于新式的弱势群体。该群体的成长问题事关和谐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由于父母亲情的缺失所引起的种种问题已得到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但就针对该群体成长危机方面的解决措施而言,始终缺少一个合理、持久和有效的力量来协助该群体解决成长必须应对的危机。尝试在留守青少年集中的中学引入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相关的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后发现,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充当多重角色,能充分利用多理论的指导和多种方法的交互运用,能及时、有效地关注并解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7.
尹志超 《学理论》2010,(13):80-81,84
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一直为社会关注,通过对东部一非贫困地区的调查发现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在悄然发生变化:辍学阶段、辍学本质、辍学学生构成等三方面显现出新的问题。首先,客观辍学中,农村初中的高"届辍学率"转变为农村高中的高"届辍学率",即辍学阶段的转变;其次,农村初中的客观显性辍学转变为主观隐形辍学,即辍学本质的转变;再次,农村高中客观辍学群体中由"差生"辍学转变为中等生辍学,即辍学生构成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论农民环境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超 《学理论》2013,(14):143-144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状况逐渐恶化,由于城市垃圾转移和工业污染等原因,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所以其合法权益经常遭到侵害,农村地区的维权意识也不高,导致了一直处于弱势群体的广大农民在生态利益分配上的不公平,大大削弱了农民环境权。解决对策是: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农村环境监管;完善环境保护权立法。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0,(9)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要求。友善观是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和素质,对青少年友善观的培养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儒家仁爱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内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为青少年友善观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本文在结合儒家仁爱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社会青少年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践行友善上所存在的问题,并由问题出发结合儒家"仁爱"思想在友善观践行上的启示给出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良莠不齐的信息和道德观念充斥着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甚至动摇着大学生以往正确的价值观,他们缺少感恩之心,缺乏感恩之举,甚至不知道如何表达感恩之意。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匮乏,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和原因,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重塑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