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除了孩子之外,中国人对长假的感觉是爱你实在不容易。但不管如何,人们期盼的春节长假依然悄然而至。回眸2012年中秋、国庆节长假,全世界对中国人的休假和出游热情都有了直观的了解:很多高速公路成了停车场,在休假途中的人们下车打牌、野餐,以别样的方式度过了第一个高速公路免费的假期,中国传统的春节的到来,意味着又一个长假的来临。2012年,假期消费让决策者们看到了中国消费增长的潜力。中秋、国庆长假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006亿元,比2011年国庆期间增长15%左右。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6,(24)
正如同音乐一样,幸福是超越国界的"。2016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瑞士位列"国人眼中最幸福的十大国度"排行榜榜首,新加坡位居次席,瑞典排名第三,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荷兰、加拿大、冰岛、美国分列第四至第十位在十一国庆长假中,不少国人选择以"像当地人那样生活"的方式进行出境游。问其原因,不少人表示,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旅行,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因为他们认为当地人生活得更幸福、快乐。那么其他国家的公民到底幸不幸福?有多幸福?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15,(5):58-59
春节是中国人合家团聚的重要节日,很少人会意识到团聚的幸福会引发悲剧。2015年春节长假刚过完没几天,《现代快报》的一则新闻"两空巢老人因子女过完春节各奔东西抑郁自杀"被众多媒体转发,读者无不唏嘘不已。空巢老人的处境和心理需求再次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老,未来我们非常可能遇到同样的问题,难道我们也会是这样的结局吗?老人为何在假期后出现意外?江苏省人民医院心理科王昊飞医生认  相似文献   

4.
去年春节,海外传来令国人振奋的消息:中国人的春节,纷纷"走"上了外国的城市街头,特别是一些国家首都的街头。请看这则报道:2007年2月18日,中国农历丁亥年也就是猪年的大年初一,英国伦敦庆祝"中国年"活动达到高潮,约三十万人挤爆伦敦市中心数个街区,参观舞龙舞狮、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0,(5)
正巴厘岛的中国人随着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越来越多中国人走出国门旅游度假,世界各国面临这一庞大的消费人群,都高度重视。如印度尼西亚的旅游胜地巴厘岛,近年来其游客主要来源于中国。2020年春节,记者走访了巴厘岛主要景点,尽管此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在肆虐中国,但巴厘岛春节前后来此度假的中国人仍然占游客的绝大多数。因微信微博抖音的"加持",巴厘岛不少景点广为国人知晓。为更大限度地为中国游客提供方便,巴厘岛几乎所有银行和柜员机都可使用银联卡,不少商家还可以直接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十分方便。1月29日(正月初五),  相似文献   

6.
微观天下     
《当代广西》2016,(4):5
正如何让高品质消费留在国内?春节长假,国人出境旅游消费再次呈现“疯买”的情形。数据显示,这个假期中国游客出境花费或达到900亿元。极具性价比的商品,让“出境购”成为“出境游”的重要动力。【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刘瑞:海外购物连续高涨,除了国内消费者对海外产品有一定盲目偏好的因素外,根本上反映出国内产品种类少、质量低、价格偏高等问题。这体现了中国经济加快供给侧改革,改善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紧迫性。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王粤:在旅游消费逆差问题上,我国应该在  相似文献   

7.
春节将至,大家准备好心意、年货,还有不少人打算牺牲几天长假和懒觉而饕餮"韩剧",或碟或载,"一次爱个够"。韩国人拍的剧,1997年CCTV播出其中的《爱情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吴洁 《小康》2015,(2):24-26
春节临近,股市、基金等投资市场将迎来7天的"中场休息",然而此间"不休假"的理财渠道依旧不少。临近春节,市民的年终奖陆续入手?股民"持币过节"落袋为安,都在为闲置资金找合适的出口。而春节理财市场格外精彩,银行、保险公司、互联网金融等机构看准机会,纷纷发力抢客。那么,投资者们买不买账呢?银行理财打"春节牌"股市春节7天长假的休市,让老李早早就开始盘算,应该为手里的闲钱寻觅个好归宿。其实早在元旦前夕,老李就在招行  相似文献   

9.
龙年春节临近,尽管我国大部分地方都被寒风冷雪笼罩,但人们新春外出旅游的热情却不断高涨。近几年,春节长假,除了走亲访友、拜年祈福等传统习俗,举家外出旅游,体验不一样的年味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其实不仅是在春节长假,旅游已日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一大选择。旺盛的市场需求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能,有数据  相似文献   

10.
唐钧 《北京观察》2014,(11):30-31
正本来有"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正好把一年的时间分成三段,刚刚满足需要。非把"五一"长假取消,休息休假的周期就不平衡了,这也是公众对"假日办"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专家不满的缘由。国庆前,传来一个消息:运行14年的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正式撤销,其办事机构"全国假日办"也随之撤销,全部职能并入新设机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消息传来,正式的  相似文献   

11.
春节假期刚过,当很多人在感慨长假过后受到“节后综合症”困扰的时候,也有一些劳动者在为自己能不能拿到春节加班的三倍工资而烦恼。  相似文献   

12.
付梵 《中国民政》2021,(3):F0003-F0003
回家过年,是国人独特的情愫,是烙在每个人心头的浓郁乡愁,是岁末年初不变的亲情守望。2021年春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地过年"成了不少人不得已的选择。然而,有这样一群民政人,他们甘愿在别人阖家团圆的时候,积极做好"就地过节"相关保障工作:或除夕给老人们拜年,陪孩子们玩乐;或与流浪乞讨人员共庆佳节;或准备丰富多样的文艺演出,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精神需求。还有的人不畏严寒,为居家隔离群众购置年货;重视群众安全,大年初一查看视频监控……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幸福的春节。  相似文献   

13.
吴超 《中国减灾》2011,(4X):25-25
<正>我国每年有十多万人死于各种安全事故。在中国,"安全第一"的标语在工厂、工地随处可见,可惜连这家喻户晓的四个字也是舶来品。"安全第一"的口号是1906年由美国联合钢铁公司首次提出的。如果查阅一下古书,我国还是有不少让国人引以为豪的安全思想。这  相似文献   

14.
胡柯 《小康》2015,(2):27-29
出境游,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正在到来。除了八卦天气和服饰,最近身边的朋友圈开始八卦起长假将至,应该去哪"洗肺"?洗肺,是中国雾霾天增多之后,人们开始提及的一个新词汇,可是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新词居然成了2015年春节游主打的主题。所以,"出境过羊年"在离中国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火得不能再火,甚至连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们,也在计划着赶着夕阳红,走出国门去"火"一把。所以,当我们打开电脑,输入"春节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6,(21)
正作为中国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民宿地,云南的民宿在国人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16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显示,在"国人最向往的十大民宿胜地"榜单中,云南占据了三席,选择民宿,国人最看重什么呢?国庆长假将至,白领李娟早早便开始筹划,去泰山看日出?去坝上骑马?去北京爬长城?思来想去,她最终还是决定过个"轻松节","找一家民宿  相似文献   

16.
<正>2008年举国企盼的奥运正离我们越来越近,奥运产业化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国体育发展如何从"大"到"强",也牵动着不少国人的心。如何让奥运产业化带动中国体育发展,正成为人们深思的问题……"大而不强":中国体育的硬伤"岁岁年年花相似",四年一度的奥运正在一步步走近,面对临近的08奥运,国人的情绪与气氛高涨,勇超2004年奥运排行榜正成为不少国人的呼声,中国  相似文献   

17.
去年底,有几位博士"郑重呼吁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他们惊呼"西洋文化在中国已由‘微风细雨'演变成'狂风骤雨'".其实,一般中国人过圣诞节,只是商业文化与娱乐文化,看着西方的圣诞节热闹而又丰富多彩,借来自娱自乐一番,何必大惊小怪?这与其说是西方文化,毋宁说是传统中国文化的现代版.为什么中国人能这样做?蔡元培在上世纪初的一次演说中说:"吾国本无宗教,何必更有所提倡?"所以,中国人的宗教观念是淡泊的,也是很包容的.他们过完圣诞节,接着就要过春节,到清明节还要去扫墓.或许,他们还会去拜佛.这是中国的文化.如果真的需要抵制圣诞节,至少应该告诉我们,怎样过春节才能胜过圣诞节?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4,(2)
<正>过年长假,是最让忙碌了一年的男男女女们兴奋的事情了。可以赶庙会、逛商场、K歌到天亮;可以看书、上网、通宵看电影;可以旅游、拍照、看遍大千世界,还可以……小时候总盼着过新年,因为春节的到来意味着有好吃的糖果、漂亮的衣服、"好多的"压岁钱。那时候过年,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看春晚,样样都能逗的家人哈哈大笑。如今,除了那些传统的年味以外,还赶上了好时候,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更是搭过年之车有了春节长假。长假,是时代进步的一种象征,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政府"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网来文字     
安康公主:建国六十年随想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北京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盛大的阅兵式和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在八天长假期间逐一上演。曾经在2008年圣诞节假期为惨淡的经营状况发愁的西方人,在羡慕中国人在春节期间惊人的购买力后,不得不再次为中国人在十一长假期间表现出的消费实力而折服。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27)
正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陈行甲、奥运冠军陈一冰等16位不同行业领域的人,讲述了在2016年最能触动他们的中国故事,其中有融融的暖意,有满满的正能量,也蕴藏着许多中国人共同的愿望温暖、正能量、充满希望——这是在"2016中国综合小康指数"之"国人年度感受"调查中,国人在2016年这一年当中最强烈的三个感受。哪些事情、哪些政策,让国人感受到了融融的暖意?哪些行动、哪些话语,给予了国人满满的正能量?对于未来,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