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案例】:某服装有限公司与员工李某,于2005年6月23日签订一份劳动(聘用)合同书,聘用期限为1年。合同约定:双方签订的培训协议,作为《劳动合同书》的补充附件,与《劳动合同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006年10月15日。该公司与李某签订一份《出国培训协议》,由公司出资,选派李某去国外培训,培训约定了服务期限和违约赔偿方式。公司根据项目建设调整情况,延长李某在国外的培训期限。但不久,李某在培训国“不辞而别”。  相似文献   

2.
案情:1996年8月13日,李某以拖欠工资、欠缴社会保险金为由,向某企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某企业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拒绝补发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金,为此,李某向仲裁委申诉,要求公正裁决。调查情况:1995年,李某与某企业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某企业拖欠李某1995年12月和1996年1月、2月工资共1017.20元,欠缴1993年3月至1996年9月共38个月的社会养老保险金。1996年8月,李某以此为由要求提前解除劳动关系,获得某企业同意。  相似文献   

3.
法律问答     
辞工时被扣半个月工资合法吗编辑同志:李某在一家宾馆打工,却未与宾馆签订劳动合同。李某由于身体不好,提出辞工要求。宾馆负责人却要扣李半个月的工资,言明是培训费,但在打工期间,李未接受任何培训。请问:李某应该怎么办?浙江王丽丽王丽丽同志:根据《劳动法》第...  相似文献   

4.
[案情]: 李某自1994年起就在北京某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工作。2000年1月。李某与出租汽车公司再次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0年1月1日起至2002年12月31日止。2002年8月1日。李某患重病住院治疗。同年12月1日出院。出院后。李某遵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治疗。一直处在病休期间。未再上班。2002年12月25日。出租汽车公司作出了《终止李某劳动合同的通知》并送达了李某。李某不同意终止劳动合同。双方发生争议。  相似文献   

5.
【案例】:李某2007年11月1日经人介绍至某木工厂从事木材加工工作,在李某多次要求下,与单位签有期限为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六个月的劳动合同,月工资2,000元。用人单位提出于2008年1月28日提前一个月通知李某2008年2月28日解除劳动合同,李某表示同意。于是,厂长找到李某说:“你在单位共工作五个月,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定,不满六个月,只能给你半个月工资1,000元的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6.
【案例1】:李某与A电影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李某担任放映员工作。后A公司变更了法定代表人,遂不再为李某缴纳社会保险费,且减少了其工资数额。李某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A电影公司按照劳动合同全面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7.
[案例]:李某进入A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工种为设计师,月工资为3000元。合同到期后,双方又签订了一份合同期限为2年的合同,合同约定李某为主任设计师,月工资为6000元。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1)任何一方违反劳动合同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金额依照过错方责任大小及所造成的损失程度确定。(2)未按照双方约定期限履行合同的。  相似文献   

8.
【案例】:李某于2007年6月应聘到湖北某私企担任技术部经理,双方签订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是4500元。2008年10月,李某所在部门上级领导要任用他人担任该部门经理,所以解除了李某的经理职务,只让其负责部门的一般技术工作,并且工资降为2300元。对此李某不服,多次与领导和人事部交涉,但均未能解决。  相似文献   

9.
《干部人事月报》2011,(1):66-66
HR来信: 我公司是一家劳务派遣公司。2006年8月,我公司向一家美国制药公司杭州办事处派遣了一名员工李某,派遣期限为一年。在此期间,该办事处对李某的工作表现比较满意,要求我们继续派遣该员工。2007年9月,根据办事处的要求,我们与李某又签订了第二份劳动合同,派遣期限调整为三年。  相似文献   

10.
【案例】: 2007年11月,上海某健身公司招聘兼职教练,李某被录用。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仅口头约定:劳动报酬按照课程计算,每节课1小时,报酬为100元。2009年6月,李某向公司反映,其课程安排比较分散,且课程之间等待时间比较长,造成他每周工作6天,每天在健身房内的实际时间超过8小时,应作全目制用工处理,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并支付加班工资。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张某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并且与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公司决定将一批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送到德国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张某名列其中。2006年7月,该公司在工作人员前往德国之前,与包括张某在内的全部参加培训的人员签订了培训协议。协议约定,在接受培训后,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再为公司工作4年,在这4年里如果有辞职或者以其他形式离开公司的,必须赔偿公司的培训费用6万元。但是,公司与张某等人并没有重新修改当初的劳动合同期限。2008年7月,张某与该公司的劳动合同到期,张某提出终止双方的劳动合同,但公司拒绝了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就业与保障》2012,(11):4-4
一个月前,我公司员工李某通过熟人关系,从医院获取了一张“患有严重乙型肝炎,建议休息治疗三个月”的证明,而后向公司请病假。公司因不明真相,准假三个月。近日,公司发现李某悄悄与他人合伙经商后,遂明确要求李某要么去医院复查、要么复工,但被李某拒绝。鉴于公司的规章制度及与员工的劳动合同中均明确规定,员工连续旷工五天以上或严重违反公司纪律的,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请问:公司能否将泡病假的李某按此规定处理?  相似文献   

13.
【案例】:2008年3月,李某经人介绍至某煤矿从事采煤工作,未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实行计件,每月2500元。2009年3月。李某工作中右小腿骨折,住院治疗四个月,被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后被当地市级劳动能力鉴定部门评定为九级伤残。  相似文献   

14.
小保信箱     
《就业与保障》2011,(12):4-7
劳动者未提前通知辞职,企业也应转移档案小保:李某于2005年到某公司工作,2009年9月与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2011年3月,李某向该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并于当日下午离开公司。2011年8月,李某到公司办理档案转移手续,公司以"李某未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合同期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不合法"为由拒绝为李某办理档  相似文献   

15.
《山西政报》2008,(6):3-11
省人民政府决定对下列规章进行修改:一、对《山西省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实施办法》(1994年3月6日颁布并实施。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47号)作如下修改:删除第九条;第十条修改为:“职工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办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手续。按规定办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手续的人员,企业应当按规定发给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6.
案情简介:1995年9月,某航空公司派员工齐某到澳大利亚某航空学院学习飞行驾驶,并向航空学院支付培训费10万美元。行前,齐某与公司签订《出国培训人员服务协议书》作为劳动合同附件,并经公证机关公证。该协议规定出国培训人员回国后服务期限不得少于30年。在服务年限内因个人申请出国、辞职、离职、调离或其他原因离开公司,必须一次性支付公司提供的出固培训费10万美元;因公司原因而被辞退、裁员,不负赔偿一切培训费用的责任。1996年4月,航空学院对齐某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提出对齐某"犯了错误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以错误的态度对待则是不可以接受的",要求航空公司"尽快将他带回中国"。航空公司派员检查核实了情况,决定召回齐某。齐某回国后,被安排在地面工作,并签订《劳动合同变更书》。合同变更书约定由于生产工作需要或由于职工的技术、身体、个人行为不适合继续从事原岗位、工种工作,公司有权调换职工工作岗位或工种;职工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应按《出国培训人员服务协议书》规定赔偿。2002年8月1日齐某称公司违约改变其岗位,向航空公司提出辞职,即离开航空公司到另一公司谋职。航空公司先后两次向齐某发出通知,限其在2002年年底回公司办理相关手续。齐莱始终未到公司。2003年初,航空公司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提出齐某"跳槽"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要求其赔偿公司出资的培训费603662元。  相似文献   

17.
案例:李某于1996和厦门共合资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立劳动关系,1999年5月1田李某与该公司续订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经当地劳动局鉴证。1999年9月21日,李某不满公司未付7-8月加班费提出辞职。9月30日,李某向厦门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1)公司应支付1999年7-9月的加班工资;(2)公司应支付3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仲裁庭开庭审理后查明,李某1999年7月至9月辞职时共加班117小时,应得加班费为802.68元,同期公司未发放加班费,但向其支付奖金高达1002元。李某辞职时,曾向公司递交辞职报告,在与公司结算当月工…  相似文献   

18.
小保:我入职到一家公司已7个月,近日,公司以我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为由,决定将我解聘。我也觉得自己在公司没有多大的发展前途而表示同意,但要求公司支付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时间段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可公司认为,我与其的书面劳动合同,已经由同我一同入职、与我关系密切的同事李某代签,应当视为彼此存在书面劳动合同。鉴于我并没有授权或委托过任何人代签,且公司也不能提供任何证据证明我曾经授权或委托过李某代签,我曾多次提出异议,无奈公司却一再置之不理。请问:公司究竟应否承担支付末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与保障》2013,(8):4-4
我单位于半年前聘请李某为生产技术员。三个月后,李某突然向单位递交辞呈且当即离开了单位。而单位由于缺少该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被迫停产半个月,并由此导致8万余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后经打听.明确得知是一家与我单位有着竞争关系的公司对李某采取了”挖墙脚式招聘”,即于李某在我单位工作期间,向李某开出更高的工资及其他待遇,并愿意承担李某尚未从我单位领取的尚未到期支付的工资,还与李某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而李某为了牟取更高的利益。也置我单位于不顾。请问:我单位能否要求公司赔偿损失?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家从事电梯安装、维修公司的经理。一个月前,公司因扩大经营规模.决定招聘数名电梯维修工。招聘广告言明,应聘者必须具有相应资质,且应当具有五年以上从业经历。而李某为得到该份工作,伪造了相应资质证书,并谎称已有六年工作经历。公司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与李某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书面劳动合同。由于李某在此后的工作中,总是将电梯越修越坏,甚至还差点导致人员伤亡,经公司一再质疑,李某才承认只是跟随他人干过数月。公司当即将其解聘。李某虽同意解聘,但却坚持要公司支付已上班期间的工资。请问:公司究竟应否支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