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普及志愿助残理念,推动学雷锋志愿助残活动向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每年的7月6日被确定为"全国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7月5日,中国残联在北京举行了主题为"我是助残志愿者——我在你身边"的"学雷锋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活动,中央文明办等多家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活动。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出席活动并讲话。他指出,中国残联以融入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大局为根本,以加强志愿助残制度建设为重点,以  相似文献   

2.
正"580"志愿者服务队是桂林市灌阳县新圩镇新卫村村民自发组建的一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580"意思是"我帮您",志愿者服务队中,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17岁,队员有党员干部、农民、乡村教师、村医、扶贫工作队员等。近年来,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开展防溺水宣传、化解邻里矛盾、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等志愿活动,践行志愿精神,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为"580"志愿者服务队。  相似文献   

3.
我叫李燕,是宣武区地方税务局牛街税务所的一名税务干部。我和志愿服务结缘始于2003年夏天,当时局里正在开展扶助弱势群体的“爱心船舶驶向您”活动,作为刚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我满怀热情地参与到此项活动之中,在实践中树立了志愿服务观念,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志愿服务精神。在一次次的志愿活动中,许多妇女儿童渴望帮助的眼神,还有那些为社会和妇女发展服务的巾帼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鼓励我逐渐从一个积极参与活动的志愿者,成长为志愿者队伍的带头人,成长为用志愿服务精神感染他人的宣传者。2003年9月,为拓展“爱心船舶驶向您”活动内容,我走访…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发来贺信,向广大志愿者致以诚挚的问候,提出希望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勉励志愿者"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我作为研究志愿服务的专业工作者,有幸当选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并且现场聆听宣读总书记的贺信,既感到无比光荣,也感到责任重大。为此,特撰写学习体会文  相似文献   

5.
本刊点评     
<正>7月24日,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本刊点评:这封贺信不禁让人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一年之内曾经三次给志愿者团队回信。2013年12月,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20周年时,他回信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2014年3月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上很多人都加入到志愿服务中,为社会和谐做出重要贡献.作为志愿者,他们的困惑往往在于缺乏有效的培训.为协助志愿者进一步提升自身服务质素,鼓励各志愿者之间增强知识和经验的传递和交流,我们尝试从社会工作的视角以"志愿服务游戏工作坊"介入志愿者服务的培训,并探讨如何促进志愿者培训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7.
正由广州志愿者学院组织编写的《中国志愿服务典型项目研究》入选共青团中央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丛书》,并在2015年11月初正式出版。2015年12月2日,在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重庆交流会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丛书》的出版作为一个重要项目,在"志愿中国·2016"十大项目发布会上发布。《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丛书》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由广州志愿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全国各地广大志愿者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挺身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工作中,他们迫切需要专业的志愿服务知识,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培训与智力支持。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迅速行动,依托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多年在志愿服务培训教学经验的专业优势,编写了全国第一本正式出版的《防疫志愿服务培训教材》。该教材分成三大部分——"志愿服务通用知识""防疫志愿者安全防护知识""防疫志愿服务专业知识"。其中:第一部分——志愿服务通用知识,介绍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礼仪、志愿服务发展历程、志愿服务法律法规及政策等通用知识;第二部分——防疫志愿者安全防护知识,介绍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基础知识和志愿者防护指南、心理调适等自我防护知识;第  相似文献   

9.
社区青年志愿者工作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在社区领域开展工作的项目总称,它以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1999年开始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和2006年启动实施的"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为代表,以"共建、互助、共享"为主题,以创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为重点,根据社区群众实际需求,大力拓展"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广泛动员以青年为主体的广大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努力为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作贡献.  相似文献   

10.
志愿助残服务体现着公民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志愿者助残工作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中国残联不断想方设法推进志愿助残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连续启动"学雷锋志愿助残阳光行动"等大型活动。中国残联组联部、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将联合举办"我是阳光助残志愿者"征文,以此加大对志愿助残工作的宣传力度,推动志愿者助残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志愿礼"应2010年广州亚运会而生、承中国礼仪传统文化而立,成为志愿者专属的标志性礼节。"志愿礼"体现的是中国公民社会的积极发展,是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时代精神与时代气息的浓缩,也是中国文化品格的体现。"志愿礼"重视志愿者的精神收益和心理感受,符合了现代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志愿礼"的使用与推广,将会使社会对志愿服务有更多的理解与认同,同时也会激发志愿者的荣誉感与认同感,必将为推动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出独特贡献。同时,"志愿礼"作为广州亚运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载入志愿服务发展的史册,成为广州志愿服务事业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志愿助残服务体现着公民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志愿者助残工作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中国残联不断想方设法推进志愿助残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连续启动"学雷锋志愿助残阳光行动"等大型活动。中国残联组联部、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将联合举办"我是阳光助残志愿者"征文,以此加大对志愿助残工作的宣传力度,推动志愿者助残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月17日上午,习近平乘车来到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走进社区志愿服务展馆。这里是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30多年来已深入家家户户。社区志愿者们见到总书记十分激动,纷纷讲述自己的"志愿故事"。习近平为社区志愿者们点赞,称赞他们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习近平强调,志愿者事业  相似文献   

14.
<正>2004年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常熟市中学的管兴华老师邀请我参加他们的一个支部活动,当时他是农工党常熟市中支部的主委,我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几个高龄的农工党党员。上车后,我发现车上大多是老一辈的医疗卫生系统和教育系统的佼佼者,我当时正好坐在德高望重的顾鼎兴老师旁边,顾老师虽然身材瘦小,但身体健硕,仍精神矍铄地和我聊了一路,他骄傲地告诉我: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中国成立最早的民主党派,是唯一曾经拥有军  相似文献   

15.
正"我可以召集10名志愿者……""我这里现在有5人,稍后还会陆续有人员加入……"我是退休党员,曾在化验室工作……"2月11日,"贺州市巾帼防疫志愿服务队"的微信群里,一条条留言相继弹出。次日一大早,60名巾帼防疫志愿者就奔赴八步区3个街道11个村(社区)的防疫一线。据统计,全市组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防疫志愿服务队、青年防疫志愿服务队及巾帼防疫志愿服务队3支队伍,共有3.2万余人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分  相似文献   

16.
追忆往日。历历在目。担任世博会期间的心理专家或咨询师,并不是我第一次当志愿者。2004年成为上海首批国家心理咨询师以来,我就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一直在与志愿者打交道。作为市人大代表,我更关注着本市志愿服务立法的进程及其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17.
调研数据     
《中国青年研究》2012,(12):110-113
17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志愿赴西部201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大学生西部基层建功计划"及"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出征座谈会举行。这标志着新一批高校毕业生将陆续奔赴西部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或上岗工作。2012年共有17000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其中包括846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到中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十三五"规划期间,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其中,志愿服务的发展与繁荣成为被高度关注和重视的现象之一,它呈现出十大趋势:一是志愿服务成为国家战略;二是志愿法规政策体系建立;三是志愿文化呈现多样形态;四是志愿者:从青年到全民;五是志愿服务:从社区到社会;六是志愿服务组织分层发展;七是志愿服务项目分类实施;八是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日趋普遍;九是志愿服务督导评估机制逐步建立;十是"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成为国际品牌。这些创新吸引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国际理念与中国特色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治理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志愿者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在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应积极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治理功能。当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面临的主要难题为缺乏社会化的志愿服务平台、缺乏常态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保障体制不够完善、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不够深入、志愿服务评估体系不够健全等。为此,应从治理理论的视角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系。首先,要树立参与社会治理的志愿服务理念,搭建平台,拓展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其次,要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培训机制;最后要遵从服务领域的"社会问责"原则,科学评估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是志愿服务工作的大喜之年,更是令人终生难忘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志愿服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我都身在现场、亲耳聆听。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视察和平区社区志愿服务展馆,亲切接见了我们19位志愿者代表。见到总书记的那一刻,我真是太高兴、太激动了。总书记和蔼可亲,走到我们志愿者中间,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