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应从生态意识、生态制度、生态治理模式、生态科技、生态空间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工业化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也引发出全球性生态危机。人类需要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来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要求全面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永续的利用,实现人类永续的发展。 以化石能源为主体、以可再生能源为补充的能源供应体系严重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相适应的生态能源体系。在目前科技发展水平下开展生态能源建设应从生产与消费两个方面人手,完善生态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成都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从水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创新的现实需求出发,提出水生态文明体制创新应从构建"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公众参与"健康有序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运行体制方面重点突破,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系统完备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生态文明不是脱离人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其根本理论依据在于马克思自然科学观中的人学意蕴,直接理论依据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现实紧迫性在于维护人们生态权利的需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落实以人为本原则,应强化为人民服务意识;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和主体意识;为人民群众充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现实中国的环境生态状况面临较大挑战,而美丽中国的建设给中国人民以极大的动力和希望。美丽中国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主要内容;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基础探索生态危机形成的社会制度根源,探求既能解决生态危机又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思潮。要实现"美丽中国"目标,首先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当关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化问题,他们的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很有指导意义,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生态意识对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表现的调查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态忧患意识、主观上对生态知识有了解的愿望并希望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活动中。但在现实中,他们的生态意识还较为肤浅、还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生态意识,在生活中浪费资源与破坏环境的行为还时有发生。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构建方面还应研究更好的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观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之一.当代青年在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等方面存在知行不一等问题,对其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在此方面共青团承担着重要责任,只有通过理论教育、实践引导和环境营造等方式加强对青年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才能使青年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其生态意识的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素质应该提到思想政治的高度。为此本文提出了生态意识觉醒、生态视觉感染和生态制度保障三大培育体系,并尝试性地提出了评价和选择校外生态实践基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与人类生存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战略总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把生态文明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从人类生存方式角度看,人类应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采用健康文明的生存方式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新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构筑"美丽中国"的必然逻辑,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根本要素。了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状况,创造有利的环境氛围推动大学生深刻领悟生态文明形态,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培养生态文明情感,内化生态文明信念,是高等教育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本质就是实现生态化发展,而实现生态化发展最根本最有效地手段是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生态道德意识。为此,要从政府决策宏观层次、企业中观层次和社会公众微观层次三方面来提高生态道德意识,同时,还应发挥学校教育在环境道德意识培养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加强环保部门组织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类已进入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时代,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真正建成生态文明国家,其内生动力源于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等多种行为主体成熟积极的生态自觉意识。为此,培养和发展各行为主体的生态自觉意识,构建起持续有效的生态自觉意识生成机制,必将从根本上对建设中国特设的生态文明事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七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是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社会发展观;全民动员,加强生态文明观念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发挥环境资源立法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以文化创新为先导,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实践.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和谐社会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影响着公民环境意识。生态文明建设主观上要求环境价值观念的转型,公民的环境价值观念转变在于公民良好环境意识的不断形成,其形成受环境主体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有吸收、继承优秀的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了解环境意识的价值,从多种途径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存共荣的新的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研究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蕴含着生态制度的内涵,是中国生态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的国际潮流、中国生态制度的不完善,决定了中国建设生态制度的现实必要性.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国生态制度缺失的现状,中国需要从经济转型、市场激励、法律基础、政府政策和社会参与等五个方面进行生态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仅有美好的愿望和法律规范体系的重构和完善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法律规范内在价值的转型和法治思维的确立。良好的公民生态法治意识是"美丽中国"的公民作为"现代化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支撑。公民积极自律的精神能够使普遍有效的生态法治秩序得以实现,公民生态法治意识的形成能够使环境权利保障更为有效,生态法治意识有利于理性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根据我国的国情、社会发展需求与公民的实际,根据法治的要求,善用法治方式,通过一系列法制路径、行政路径、社会路径来培育公民树立生态人权意识、生态公平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秩序意识、生态自我约束意识。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大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小城镇是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居民参与对于生态文明小城镇的建成有重要的意义。但受社会发展水平、外部制度环境缺乏及个体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中,居民主体作用、政府主导作用、民间组织力量作用等地发挥尚存不足。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居民参与机制、加强相关队伍建设、利用特色资源,多策并举,为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开辟各种渠道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以后现代生态社群对绿色生存环境的诉求成为主体和引导理念的今天,建成生态社会,培育具有环境人权意识、良好美德和责任意识、世界主义意识、文明生态意识的致力于生态文明之建设的现代公民的养成是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主体动力.而耻感文化作为我国德育文化传统中的合理内核和思想精华,在利用道德的力量育成生态公民的过程中具有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的理论解读与建设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具有整体性、可持续性、和谐性等特点。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解决资源环境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党在新时期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快环境法制建设进程、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实施生态工程、发展生态产业,转变消费观念、提倡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