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民日报》发表的吴邦国委员长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讲话阐明了法制社会的一个基本原则:宪法与法律是全体公民必须无条件遵守的根本大法,容不得任何人以任何手段打一点折扣。  相似文献   

2.
三树立和维护宪法的权威是全社会的一项共同事业。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只有全社会各个方面都自觉遵守宪法,严格按照宪法规定办事,并长期坚持下去,宪法的权威才能真正树立起来,依法治国才有坚实的基础。首先,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带头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  相似文献   

3.
正确处理“法”与“权”的关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克俭党章总纲讲:“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党法”。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  相似文献   

4.
政府公共警告作为国家的社会管理手段必须以法律规定为实施依据。检视我国现行法律,尚未发现关于政府公共警告的专门法律,政府发布公共警告的法律依据散见于各层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中。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层级的地位,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从宪法的规定。因此,政府公共警告的运行首先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我国宪法没有关于政府公共警告的直接规定,其运行主要是基于宪法对行政机关职能的概括授权。我国宪法第28条明确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职能,我国宪法第89条、107条、第118条分别对国务院、地方人民政府、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及其手段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这些规定是政府公共警告的宪法性依据。政府公共警告的直接性法律依据主要有《突发事件应对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传染病防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等。  相似文献   

5.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已经十年了。我们要通过对新宪法的再学习,再宣传,在全体公民中,特别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大思想。 法大于一切,法高于一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基本准则。《宪法》第五条的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这里规定的“一切国家机关”。包括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里规定的“武装力量”,包括国防军、武警部队和地方民兵。这里规  相似文献   

6.
高层     
<正>习近平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12月刊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观"之法治现:依法改革依法反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包涵"更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等观点。张德江2014年24期《求是》杂志刊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署名文章《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张德江  相似文献   

7.
<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是据以制定其他法的法律基础。我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法言 《中国人大》2011,(17):23-3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是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在中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宪法和法律规定,国旗、国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和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国旗的升挂和使用,实施监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规定,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  相似文献   

10.
党委要不要接受法律监督,这是一个十分严肃,也是直接关系到人大及其常委会能否更好的依法行使职权的关键问题。应该说,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党应该是而且必须是守法、护法、执法的模范,应该而且必须接受人民对自己执法的监督。对党组织实施法律监督,有充分的依据:其一、宪法依据。宪法序言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其中所言的"政党",包括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宪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  相似文献   

11.
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是监督宪法的实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则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的遵守和执行。宪法序言最后一段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维护宪法实施的重要职责,是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承担的责任。但是对于不同的承担主体而言,维护宪法实施  相似文献   

12.
报载北方某法院数次去南方某市执行一经济案件 ,都因种种原因无功而返。其中一次却是因被告所在地的市委的一份文件规定“政法系统……自 1997年 1月 1日起凡因经济纠纷冻结企业账号及财产、传讯企业法人代表 ,必须事先报告市政府”,而导致空手而归。看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 ,“市委文件”岂能成为抵制法院执行的“挡箭牌”?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各政党……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必须予以追究”。李鹏委员长在阐述党和人大的关系时也明…  相似文献   

13.
《山东人大工作》2011,(4):60-60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没有遵守执行,再好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只有在有效实施中,法律才能彰显其作用和价值。如何确保法律在实施中彰显其作用?有三个原则理念需要铭记恪守。一是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政党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相似文献   

14.
彭真同志说,关心宪法的实施,这的确是个重要问题。宪法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语录     
《新疆人大》2014,(9):2-2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相似文献   

16.
一是破人治观念,树立法治观念。人治至上的观念是封建社会的残余,必须在实践中逐步破除这种历史的旧观念和习惯势力。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民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只有破除人治观念,牢固树立法治观念,社会才  相似文献   

17.
宪法序言最后一段提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是说一切组织和公民都有维护宪法实施的重要职责。但是,就不同的主体而言,对一切组织和公民,或者对不同的组织来讲,维护宪法实施的职责是不同的。即使仅从人大来看,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维护宪法实施的职责也是不一样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是监督宪法的实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则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的遵守和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维护宪法实施的职责主要是监督宪法的实施,这是宪法的规定。宪法第六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第六十七条第(一)项规定,全国人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宪法知识讲座,是很有意义的。1982年通过的现行宪法,是一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宪法,经过1988年和1993年的修改,更加完善了。宪法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我们在人大工作的同志,尤其要认真学习和熟悉宪法,把宪法作为工作的指南,严格依照宪法的规定办事。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的立法进程在不断加快。我们的法律,反映了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贯彻了党的主张。为了使宪法和法律得到切实实施,组织广大干部和人民群  相似文献   

19.
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一○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得执  相似文献   

20.
帅海香 《前沿》2003,(9):108-109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 ,强调指出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话明确了实行依法治国必须要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2 0 0 2年 12月 4日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颂布 2 0周年的纪念日 ,2 0年来宪法在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回顾宪法的发展历程 ,探索宪法的发展轨迹 ,有助于我们树立“治国必须有宪法”的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