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绪英 《学理论》2013,(8):167-168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和普及,档案信息的利用与开发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此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开发利用存在一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如下:提高网络档案信息的开发能力,加强网络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完善网络档案信息体系的建设,加强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集约化。  相似文献   

2.
袁浩 《民主》2013,(12):56-56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人民网主办的“改善网络舆论生态研讨会”日前在成都召开,与会者达成《成都共识》。共识指出,要保证信息真实,加强对互动内容的核实,抵制恶意炒作,切断谣言的传播链条,努力带头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3.
吴春红 《学理论》2015,(7):196-197,208
完善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是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实现的重要基础。文章分析了我国目前图书馆服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管理体制各自为政、图书馆信息资源生态失衡。提出了尽快制定颁布图书馆法、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更新图书馆服务模式、加强读者教育等建立我国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4.
"虚假广告"的产生与其所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从社会生态视阈考察"虚假广告",就是将社会环境视为有机生态系统,将"虚假广告"理解成因系统失衡而招致破坏的信息资源.信息是社会生态系统得以形成的重要资源.当信息资源受到破坏并被有机体吸食,有机体内在系统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严重者会导致有机体的死亡,而这又反过来进一步强化社会生态系统的不平衡,长此以往,有机体与社会生态系统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5.
网络生态系统是网络生态主体与网络生态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网络生态伦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污染问题突出,信息膨胀与信息资源短缺并存,个人隐私面临威胁等。造成网络生态伦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有关网络伦理的规范相对缺失,网络主体的自律能力较差,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存在着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解决网络生态伦理问题,应坚守无害性的最低要求,坚持诚信原则,切实做到知情与同意的统一等。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党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应注重馆藏结构、服务模式的调整和转变,加强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加强特色馆藏建设,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相似文献   

7.
常丹 《学理论》2015,(5):169-170
网络信息资源在思政课教学当中的有效运用,可以有效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促进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优势,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优化校园网络资源环境、提升师生的网络素养,构建思政课教学网站、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运用多媒体技术资源,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形象性以及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探究性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解构与反思:中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力 《理论探讨》2007,(2):148-151
生态补偿是运用经济手段实现资源环境保护和恢复的一项重要环境制度。从涉及生态补偿的法律来看,中国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的体系构成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但这些广泛的法律制度却存在着较多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指导思想、轻重失衡的环境资源价值取向、分而治之的环境资源立法体例以及扭曲的环境资源管理制度等方面。这些法律制度缺陷不仅在宏观上制约着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而且在实践中不利于中国生态补偿的规范化操作。我国环境法制建设亟待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张侠 《理论导刊》2007,(9):86-87
网络信息对社会生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新变化,应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定为建立起多层次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从整体上保证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英 《学理论》2010,(23):272-273
从网络信息资源的内涵和特征入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成为了十八大的最强音之一,十八大指出了未来生态文明将要做好十大制度建设,即:生态文明的评价及奖惩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制度,这十大制度建设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美丽中国,需要有良好的生态.围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生态补偿、生态赔偿、生态保护、生态宣传、生态治理和生态危机等,将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正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世界,对生物安全危机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除突发性大规模疫情、生物恐怖袭击:外来物种生态入侵等生物安全自身风险外,一旦生物安全风险突然袭来,决策时间紧迫、处置资源挤兑、信息传递混乱等,可能进一步放大生物安全危机。  相似文献   

13.
正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世界,对生物安全危机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除突发性大规模疫情、生物恐怖袭击:外来物种生态入侵等生物安全自身风险外,一旦生物安全风险突然袭来,决策时间紧迫、处置资源挤兑、信息传递混乱等,可能进一步放大生物安全危机。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环境更加美好,网络社会更加和谐成为我们共同的心愿。我们既要正确面对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的这一便利,又要在网络生活中遵守网络伦理、生态伦理。新时代,网络生态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危机、安全危机及全球化带来的危机,以此总结出对待网络生态问题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民工犯罪问题已成越发严重之势.笔者将社会生态学与犯罪学加以整合,提出了社会生态论.基于此理论,笔者认为农民工犯罪是在社会生态转入过程中不适应的结果,同时社会生态的失衡也诱发了农民工犯罪.农民工既是社会生态适应的失败者,也是社会生态失衡的受害人.  相似文献   

16.
生态系统与环境、资源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有区别,是"一体两用"的关系。生态系统为"体",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环境、资源是人类出于生存发展需要对生态系统的两种用途。生态、环境、资源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退化,利用粗放、效率不高,不仅加速资源耗竭,还造成资源过早转变为废弃物形成污染源,污染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资源可永续利用的目标,关键需要"强体善用",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完善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此外,还离不开完备的制度体系保障和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的牢固树立。  相似文献   

17.
以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为视角,分析了高校图书信息资源建设的问题以及原则,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对策,以促进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更好地开展信息资源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8.
网络正以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信息传递超时空等优势广泛被人们所接受。作为高校信息中心的图书馆,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利用好网络信息资源来服务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19.
山西"黑砖窑事件"表明,基层治理生态出现了结构性和体制性的失衡:政府监管缺位,公共性丧失,基层社会自治组织发育不良。基层治理生态之所以失衡,是与利益、权力、社会以及文化等要素分不开的。要调适基层治理生态,这就需要再造基层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凸显公共性;再造公民社会,培育非政府组织,提高社会自治水平;再塑公众个人,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促进公民参与治理。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26)
智慧管理就是创新性知识在管理过程中占主导。将智慧管理理念运用于内蒙古生态移民发展政策体系的构建,并通过基础网络、智能化信息服务终端和云计算基础设施组成的基础性支撑系统将智慧管理技术应用于生态移民公共管理与服务当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移民建设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而且能够有效解决生态移民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缺乏和民生问题,从而促进移民经济快速发展,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