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国上下今后工作的重点。要想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坚定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念,不仅要深入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意义,更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应当看到,在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可行的,因为我们具备了许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有利条件和因素。  相似文献   

2.
段林  胡颖 《法制博览》2023,(13):19-21
景区生态保护以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基础性战略布局,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与生态发展未来,倡导景区生态保护势在必行。但中国当前缺乏完善的景区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导致景区生态保护与法治建设脱节。因此,构建景区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对景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价值:有助于提高现代政府的治理水平;有利于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也便于扭转世界各国之间的"认知逆差",构建美好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4.
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意蕴、辩证法意蕴和唯物史观意蕴。从源头上探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意蕴,对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全民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科技革命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科技革命所引起的思维方式和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巨大促进作用。科技生态化思想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引;绿色科技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支撑;生态管理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法治的维度出发,研究流域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从立法、执法、司法、共治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区域流域治理的具体举措,强化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以期为流域环境治理提供法治保障,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市域建设。  相似文献   

7.
论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浩繁的社会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或根本属性,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性要求和特殊性选择,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成果,立足中国的国情,发挥制度优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李昀鞠 《法制博览》2023,(11):148-150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五位一体”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持续发展、健康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已经在司法层面提出了很多法律条文,致力于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提供环境法治体系作为保障措施,促使生态文明建设过程法治化、规范化与标准化,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质量。本文简要阐述了生态文明与生态环境法治理论有关内容,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实施的角度等内容,之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路径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理论命题以来,我国学者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相关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规律?如何认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回应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从民族未来、社会发展、人民幸福、中国梦实现等维度,系统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和意义,提出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体"的论断,立足战略与整体设计生态文明建设;主张以硬约束全面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并从明晰责权、划定生态红线、严格法治、强化经济约束、责任终身追究等方面全面推进;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和主动开放的积极姿态,立足中国实际践行国际责任,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进程,维护人类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作为真切反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本质的思想,是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理论。它的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具体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有机统一、人类主体性与自然先在性相协调、人化自然以劳动实践为中介、资本主义社会自然异化、共产主义社会两大"和解"等观点。在现代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潮流中,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仍然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解决现实生态问题都具有启示意义,同时也为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是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而逐步发展成熟的。这一思想具有很强的时代契合性、价值导向性和实践推动性。当代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和人民群众日益觉醒并不断增强的生态意识,推动着习近平对生态问题的持续思考与实践。制度建设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与重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向性。习近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在实践层面,通过生态文化重塑、生态责任分配与生态制度建设三重维度,标注了化解当前生态治理难题、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三大基本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持续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传播、深度扩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国际影响,是全面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全球生态共同体的内在要义,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使命。在全球环境治理理念的规范性话语塑造进程中,中国不仅要着重突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优势,而且要不断优化其国际传播机制、创新其国际传播路径,聚焦全球气候治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等全球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实践,不断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效果和全球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扶廷凤 《法制博览》2014,(2):128-129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对我国经济法理念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概括了我国经济法理念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证了经济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与重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也迈上了新台阶,开创了新局面。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共产党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提供了全新机遇与宽广平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守正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指引着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科学全面地谋篇布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不可或缺的绿色维度实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认知,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执政理念和执政策略等维度为世界其他国家执政党特别是各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崭新视野与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和升级的关键阶段,生态环境建设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并提出了建设生态型社会的战略理念,以此来推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应立足于生态文明视域,强化对环境法律责任立法的工作力度,旨在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如何基于生态文明来优化国内环境法律责任立法是当前社会各界急需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围绕这一课题展开深入探究,旨在更好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新发展理念,制定"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行动纲领,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绿色发展理念是深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创新成果。绿色发展实践是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只有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实践,严格实行绿色发展制度,才能早日迎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于宏源 《国际展望》2023,(1):24-41+153-15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全球生态危机加剧、大国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环境治理碎片化的背景下,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国内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积极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大力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在全球环境治理转型进程中,中国宜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提升国际话语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中国方案。应通过加快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来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转型,通过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平衡大国绿色转型中的竞合关系,通过参与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公共产品供给,引领建设全球法治体系,塑造生态文明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主流规范。  相似文献   

19.
徐佳宁  万俊 《工会博览》2009,(10):46-47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的重要意义。但在多年以经济增长为重心的政策下,我国总体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我国环保部门由于体制、法律等原因执法陷入重重,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变环保部门的地位与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不相称问题,就成为我国环保部门提升环保执政能力,走出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深入研究和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展规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又重要的历史课题。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表明,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对环境观点相对不足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张的有益补充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诉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