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刘敏  易旭夫 《法医学杂志》1996,12(2):106-106
一氧化碳中毒迁延死亡1例刘敏,易旭夫,吴家 (华西医科大学法医系,四川610041)急性CO中毒死亡与中毒时间关系密切,根据尸检发现及毒物分析结果易于作出诊断。对于CO中毒迁延死亡者.由于死亡距中毒时间有一定间隔,此时尸检难于发现急性中毒病理改变,毒...  相似文献   

2.
389例不同年份的中毒尸检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近16年来(1983~1998)本教研室检验的中毒尸检158例,并与本教研室1983年以前26年(1957~1982)的中毒尸检231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毒毒物的种类在近16年虽然仍以有机磷农药为主,但敌敌畏中毒在90年代后则明显减少,相反新型有机磷农药及其它新型农药则逐渐增加;杀鼠剂、醇类、麻醉品及毒品呈明显增多趋势,而金属盐类毒物则减少较明显.90年代后,杀鼠剂投毒及医源性或非法行医所致药物中毒案例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3.
214例中毒尸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毒死亡案在法医学尸检工作中较为常见。本文通过对214例中毒尸检资料的统计分析,着力从毒物种类、中毒途径、死亡性质、年龄结构及农村中常见农药中毒尸体征象等问题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的资料源于本地区1987年以来受理的中毒死亡法医学检验档案,经筛选资料齐全的计214例;经调查证实及医院抢救或尸检后进行毒物化验其毒物种类明确的案例。1.性别男性78例,女性136例,男女比例为1:1·74。2.年龄见表1。3.毒物种类和中毒死亡性质214例中毒尸检涉及两类毒物,一类系农药中毒,另一类系抗疟药物中毒,农药中毒之…  相似文献   

4.
急性乙二醇中毒附1例尸检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二醇被广泛用作汽车引擎防冻剂和工业溶剂 ,因为易于被人们得到 ,国内已有中毒病例报告。法医学界王国林等 1999年曾报告中毒死亡 1例[1] ,根据家兔模拟中毒对照实验病理检查和毒物分析结果 ,认定系乙二醇中毒。但尚未见系统尸检病理报告 ,亦未引起重视。作者将最近尸检 1例的有关临床、尸检病理和毒物分析结果 ,结合文献系统报告如下。案例报告某男 ,2 6岁。因故于某日下午 3时左右口服利达牌FDF%DIAVW防冻液 (经与厂家联系 ,告之其主要成分为乙二醇、烧碱和硼砂 )约 15 0ml,随即被人发现 ,送往当地医院治疗。因其当时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5.
乙二醇被广泛用作汽车引擎防冻剂和工业溶剂,因为易于被人们得到,国内已有中毒病例报告.法医学界王国林等1999年曾报告中毒死亡1例[1],根据家兔模拟中毒对照实验病理检查和毒物分析结果,认定系乙二醇中毒.但尚未见系统尸检病理报告,亦未引起重视.作者将最近尸检1例的有关临床、尸检病理和毒物分析结果,结合文献系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隐匿式自杀中毒是指死者生前出于特殊目的 , 而隐蔽地应用毒物自杀的一种死亡方式 . 如果尸检中发现一定程度的机械性损伤、疾病时 , 由于其隐蔽性 , 而较易忽略中毒问题 . 当死者是由于生前因纠纷受到物质上、精神上或是肉体上的伤害 , 而出于报复的目的自杀 , 留下受伤害致死的假象时 , 则表现出嫁祸性 . 检案中如有疏忽 , 会导致责任的错误划分以致错误判案 . 现将本教研室近年来遇到的 10例尸检案件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7.
Liang M  Zheng N  Zhou L  Liu Q  Zhang HD  Zhuo L  Liu Y  Huang GZ  Liu L 《法医学杂志》2011,27(3):200-204
目的研究不同年份中毒案例的毒物种类、中毒途径、中毒方式等相关问题,为此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同济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1957—2008年鉴定的607例中毒案例尸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99—2008年218例中毒案例中死者男性居多,30~49岁占50%,中毒以口服方式为主,意外中毒居首位,毒物种类以杀鼠剂、有毒气体、农药类位居前三位。与1983—1998年及1957—1982年的中毒尸检资料对比,不同年份间毒物种类明显变化,近年农药、氰化物中毒减少,杀鼠药、有毒气体及醇类中毒增加,毒品滥用激增。结论农药中毒是长期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类毒物,须对此提高防范意识;对联合中毒日益增多的趋势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8.
灭鼠灵引起人类中毒死亡的尸检材料目前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曾遇到一例因误服本药而中毒死亡的病例。死者生前有明确的服药史,并且在死亡后经毒物分析及尸体解剖验证是由于灭鼠灵中毒致死,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正确判断一氧化碳(CO)中毒死亡,对案件性质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为探讨涉及死亡案件的CO中毒案例的特点,本文通过对53例尸检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为这类案例的特点及其死因鉴定提供参考借鉴。1案例资料1.1案例来源本文53例CO中毒死亡的案例,均为本法医室1998年至2013年间受理鉴定的尸检案例。所有案例均已经检验确定系CO中毒死亡,或死者原有疾病  相似文献   

10.
隐匿式中毒自杀是指死者生前出于特殊目的,如嫁祸别人,而隐蔽地应用毒物自杀的一种死亡方式[1,2]。隐匿式中毒自杀多发生在纠纷发生过程中或不久,易引起对死因的争议。本文收集13例毒鼠强隐匿式中毒自杀资料,通过回顾性研究,提出毒鼠强隐匿式中毒自杀的特点及相关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1案例资料13例毒鼠强中毒均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1997-2003年的尸检资料,每份资料包括法医病理学尸检鉴定书、尸体解剖记录、毒物化验资料等,部分案例还包括案情调查和抢救病历,见表1。案例性别年龄案情争议原因病理检查及化验结果1男42伍某因家…  相似文献   

11.
<正> 笔者现将湖北省部分地区1957~1986年间受理的1966例中毒尸检资料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的资料按统一标准和要求,逐年逐例查阅保存的原尸检资料,分类填写在统一制定的表格内,最后汇总进行整理分析。其中除少数有毒动植物或医源性中毒因目前尚无特殊化验方法外,其他尸检例均经毒物化验证实。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盐酸氯胺酮(Ketaminihydrochloridum)中毒致死一例.经尸检和毒物分析,证实为氯胺酮中毒致死.死者血液经气相色谱法定量结果为9lμg/lml血,使用斯-奥氏法提取其回收率为92%~96%.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从年龄、毒物种类、死亡性质、中毒途径等方面对596例农村中毒死亡案件进行了统计分析,报道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1 资料统计 本文资料来源于本市自1983年~1996年间受理的中毒死亡案件,每例均有完整的尸检和毒物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近20年间(1982年~2001年)湖北省孝感市公安局检验的中毒死亡尸体604例,并以10年分为两个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毒毒物的种类、中毒方式在不同的年份有较大的变化,前10年(1982年~1991年)以有机磷农药为主,其中敌敌畏占有相当比例(93%),后10年(1992年~2001年)新型农药和新型有机磷农药中毒者仍有一定的比例(23%),较前10年相比明显下降,杀鼠药、醇类、麻醉药品及毒品显著上升,而金属、盐类毒物则较少见。1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孝感市8县、市604例尸体检验资料,逐年查阅原始尸检记录和毒化检验结果,整理后进行回顾性分析。604例中…  相似文献   

15.
441例中毒案例尸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41例中毒案件尸检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其中投毒杀人占35.37%,服毒自杀占49.21%,意外中毒占15.42%.毒物以有机磷最多,占43.54%,其次为磷化锌,占25.17%.中毒途径以口服为主,占95.92%,中毒者男性占45.58%,女性占54.42%,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21-41岁.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心肌病急死,是心脏性急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急死者多为貌似健康的青壮年,加上本病易被临床所忽略,尸检所遗漏,而成为法医病理学研究课题之一。材料与方法本文作者所检查10例除系统剖验肉眼检查和必要的毒物检验排除了中毒和其它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6例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死亡的临床症状,法医学尸检和毒物分析资料。镇静催眠药中毒临床表现为昏迷、呼吸抑制、低血压、反射消失、周围循环衰竭等。病理变化以肺、肝、肾、脑等脏器较明显,肺淤血、水肿、肝细胞脂肪变性、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脑水肿等。病变程度与服药至死亡时间长短有关,中毒死亡与药物剂量、个体差异、所患疾病及中毒后抢救所致的临床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脑清片是由咖啡因和氨基比林合成的复方片剂。临床上用于解热镇痛,月经痛等。脑清片引起人类中毒死亡的尸检材料目前在国内尚未见报告。我们鉴定一例因服用脑清片致急性中毒死亡的案例。死者有明确的服药史,死后经系统的尸体剖验、病理组织学检查、毒物分析检出咖啡因和氨基比林以及动物实验认定为脑清片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9.
96例心性猝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6例心脏性猝死资料 ,排除外伤、机械性窒息 ,部分疑为中毒死亡者 ,对其血液或肝脏等组织进行毒物分析后排除常见毒物中毒。尸体检验均发现心脏或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其中 6 2例经病理组织学切片检查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分析本组资料 ,来源于齐、嫩地区及全省部分市、县尸检案例 ,男性 78例 (81 3% ) ,女性 18例(18 7% ) ;年龄最大者 6 2岁 ,最小 7岁 ,平均 39 5岁 ,2 1— 6 0岁占绝大多数 (6 8例 ,占 70 8% )。在各种职业中 ,工人为 2 2例 ,干部为 2 0例 ,市民 (无固定职业者 )为 17例 ,知识分子为 14例 ,农民为12例 ,其他职业为…  相似文献   

20.
<正> 本文介绍14例急性碳酸钡中毒病例,其中3例抢救无效死亡,一例做了详细的尸检及内脏毒物含量检测,并将尸检所见与国内外同类病例作了比较、提出在临床抢救中问题,现报告如下。数年前,江西某县一农妇,将存放多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