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离婚与子女探视权争议可合并审理 在审判实践中,法院判决离婚或调解离婚的法律文书中,对不带子女的一方当事人只规定其须承担的抚养义务,而对其所享有的探视权利,没有规定。当事人只能私下协商探视子女的方式、时间,协商不成,便会发生争抢子女或少付、拒付子女抚养费等情况。探视权是基于血缘关系而成立的,也是在婚  相似文献   

2.
离异家庭青少年是父母婚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结构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青少年不一样的特殊社会现象。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西方各国自60年代以来随着离婚率的急剧上升早已成为一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率随着离婚率的上升而上升。我国一直被当代世界公认为婚姻关系最稳定的国家,但现在同样受到离婚浪潮的冲击。目前全国的离婚率案件占了全部民事案件的一半以上,这里还不包括在各民政部门协议离婚的人数。离婚的直接受害者是离异家庭中的青少年。家庭结构的破坏,使他们失去原  相似文献   

3.
“DINK家庭”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INK,是一个英文缩写,翻译成中文便是“双收入,无子女”,这是一种崭新的家庭模式,一对具有生育能力的夫妇自愿不要孩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两人世界”,六七十年代,这种家庭模式开始在欧、美等地流行,而如今,“两人世界”开始进入中国社会。据一次调查表明,北京市1984年以来结婚的夫妇中,约有20%自愿不生育,多达7万余人。据上海人口情报中心提供的资料,1979年至1989年10年间,上海市113.34万对男女登记结婚,约有16.48万对  相似文献   

4.
(一) 所谓特殊家庭,是指由于父母离婚,父母关系破裂、分居、或死亡造成家庭结构不全,以及父母离异后重新组合的家庭,我们把这种原家庭结构遭到破坏的家庭称之为特殊家庭,把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子女叫做特殊家庭的青少年。在目前社会条件下,由于自然死亡或事故死亡导致的不完全家庭的情况占极少数,而由于父母离异、再婚所形成的自然结构遭到破坏的家庭,在特殊家庭中占绝大多数。如何搞好这部分家庭的青少年的教育,已成为当前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一、特殊家庭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人的生理,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有次序的发展过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须在其身心正常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而这种正常的规律和次序被打破就预示着灾难。意大利著名犯罪学家奥古斯丁就曾经说过;“次序就是差异的各个部分得到恰当的安排,灾难的原因就是失去次序。”孩子们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父母离婚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难以估量的影响。正如美  相似文献   

5.
浅析父母离婚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不幸的婚姻而言,离婚对于夫妻双方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对于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来说,离婚对他们却未必是件好事。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持续上升,与此同时,一些青少年因为父母离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而走  相似文献   

6.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宪法中已有明确规定,这也是婚姻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婚姻法第29条第一、二款明确指出:“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方或母方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父母抚养子女是一种不可附加任何条件的义务。目前,离婚案件在各基层法院民事案件中的比例一直较高,而且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离婚诉讼中,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司法保护、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不管是男女双方争夺孩子的…  相似文献   

7.
一谈及离婚,社会舆论中最敏感的就是孩子问题。人们频频指责离婚危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到处都罗列出触目惊心的例子,诸如三岁的孩子被遗弃,孤独的女中学生离家出走等等。于是,便大声疾呼:为了孩子,不要离婚。确实,婚姻破裂使许多成人推翻了从前对爱的幻觉和认识而处于手足无措之中,他(她)们往往变得愤恨、不满和自暴自弃,随之而来的各种压力也使他(她)们无法顾及孩子,这样,他(她)们的孩子也往往遭到冷落甚至虐待。诚然,美满和睦的家庭,夫妇相亲相爱,这是每一个正常的人所企求的。但是,由于我们生活在充满矛盾的世界当中,生活往往不会按我们自己铺设的轨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中山北路街道位于普陀区东部的苏洲河北岸,辖区内有12个居民委员会,1.6万户居民,人口4.8万.全市闻名的“三湾一弄’棚户区就有“二湾半”在本街道.这“二湾半”就是潘家湾、潭子湾和朱家湾的一部分.本街道有中学1所、小学6所,1所辅读学校,4所幼儿园、一所技校.在校中小学生5213人,18岁以下待业青年(包括知青子女)606人.这样,我们街道共有6~18岁未成年人5000多人,其中有孤儿4人,单亲子女63人,离异家庭子女195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双轨制的客观现实带来了许多社会矛盾的激化,我国的犯罪率逐年增加,社会治安形势严峻,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情况尤为突出,出现了居高不下的严重态势.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婚姻的社会意义是一个可大可小的命题,既包含着家庭团圆的阖家欢乐,也赋予着国家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时代意义.但就目前而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观念的逐渐改变,我国的婚姻状况一度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其中婚姻家庭编中对于"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引发民众热议,离婚冷静期...  相似文献   

10.
教育工作是一门综合科学,是一门艺术。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如何做好特殊家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从感情上真正感受和体会到学校、社会对他们的真诚挚爱、尊重、帮助和期待。这对于生活在特殊家庭中的学生和谐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情感因素等,对人们的婚姻观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国离婚率大幅度上升,离婚对于男女双方来说也许并非坏事,然而对于他们的子女来说,很可能  相似文献   

11.
癌症,又称“恶性肿瘤”,英文为“Gancer”。癌症是我国(也是全球)病发率最高、疗程又长的一种疾病,根据国家卫生部统计,全国每年约有130万人即每分钟就有2.5人死于癌症,占总死亡人数的1/4,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人约160~200万人,等于每分钟就有3个以上的家庭受到癌症的摧残,且人数比例也在日益升高。 人只有三个地方是不会长癌的,就是  相似文献   

12.
在老百姓眼里,常常有一种误解:认为官司虽然打赢了,但如果对方当事人不收判决书,法官就没招儿,判决就不发生效力,官司赢了也是白赢。 萍萍与马大军经法院判决离婚了,同时法院还判令马大军给付萍萍住房补助款2万元。判决后,马  相似文献   

13.
继母与子女之间闹点矛盾,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但若不及时加以引导调处,则可能会使矛盾加深,造成感情破裂、家庭破碎。本案是一起典型的赡养纠纷,矛盾点比较多,十分棘手。新开街调委会同志采用了"情理兼顾、情法兼顾"、"以情动人,以法助人,"的调解方式最终感动了双方当事人,确保了双方的利益,顺利化解了矛盾。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传统婚姻家庭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出现了离婚率节节攀高的现象,继而再婚家庭的数量也显著增多。如何调整未成年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的关系,切实有效地保护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再婚家庭的幸福,更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而现行法律对继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标准。本文从比较法角度分析、借鉴各地立法情况,结合我国家庭现状,提出了认定继父母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家庭暴力这一社会问题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它严重影响、破坏了家庭的安定与社会的和谐.本文首先从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入手对本法的整体制度框架进行简要评析,重点分析了本法中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其次,笔者结合某省法院316份涉家暴离婚纠纷判决书对我国涉家暴离婚纠纷中家庭暴力认定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家庭...  相似文献   

16.
夫妻走到离婚这一步时,一些人为了自己多分或独占,便使出各种花招儿隐匿、转移夫妻共同财产,以为对方离婚时未发现,此后这些“便宜”就能独吞.岂料结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因为法律规定,离婚后一方发现另一方有隐藏、转移、买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等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其时效期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如此一来,鸡飞蛋打、弄巧成拙的事就屡见不鲜了.  相似文献   

17.
25年前,美国学者比勒就单亲子女问题作了一次全国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生活在父母不全的家庭中的孩子,在美国约占所有儿童的十分之一,在低收入的黑人地区,则高达二分之一.造成单亲子女现象普遍产生的直接原因,便是美国的高离婚率.单亲子女现象在我国,也正越来越成为一种有增无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谢诗颖 《法制博览》2013,(5):130+129
2011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使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公布,随即引起社会热议。随着现代社会婚姻自由的推行,离婚率也在逐年的升高,而很多家庭倾其毕生所得所购的房产的归属问题也日益成为了离婚过程中双方争夺的目标之一,而司法解释(三)中也涉及到了许多关于离婚后房产归属的问题,所以引起了社会各方的争议和讨论,各方观点众说纷纭。本文以婚后父母出资所购的房产归属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对于该条的"为子女购买"和"出资"的概念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当自然界出现迷雾时,高山、森林、湖泊、乡村、都市等.都会显得模糊不清.当家庭发生破损时,在孩子的心头犹如受到迷雾的笼罩,他们会因为迷蒙、困惑而忧郁、自卑,也会因为惊骇不安而烦恼狂躁……在迷雾中,“破损家庭”的孩子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抉择.作为学校的教师、家庭的长辈、社会的各界人士应当采取什么态度、给予什么帮助呢?而今,许多的孩子还面临着,或者将面临着这样的一种令他们茫然不知所向的困境.就因为——面临父母离异的迷雾近年来,随着国门的大开,西风渐侵,人们在家庭婚姻观念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青年夫妇离异者逐年增多,有时几乎汇成了一股浪潮.据有关资料的初步统计:近年来全国在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中,离婚案件与涉及家庭夫妻关系的案件占60%以上,家庭的破损,常常会伤害孩子的清澄的心灵,使孩子们置身于异常的心理压力的漩涡之中,孩子们会因为烦恼、忧虑和不满而诱发出“厌学、逃夜、偷窃、斗殴、抢劫、卖淫、凶杀”等种种不良行为和犯罪劣迹,有的甚至还会因此而铸成足以引起社会震动的人间悲剧.  相似文献   

20.
马春燕 《工会博览》2014,(27):39-41
家庭暴力在中国不能不说是一个古老而沉重的话题,它打着爱的旗号,实施着最亲密的伤害,带给广大妇女身心的双倍摧残.据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中国2.7亿个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施暴者九成是男性;发生在夫妻间的家庭暴力,受害者85%以上是妇女;每年有10万个家庭因此而解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暴力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公害,无疑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埋下重重隐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