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六枝特区以同步小康为奋斗目标,加快"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发展步伐,同时着力改善民生,全面提升群众"小康指数"、"幸福指数"、"安全指数"、"满意指数",全力打造"幸福六枝"升级版。以园区为载体推进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建设2015年1月,随着生态高效茶叶示范园区(区级)、新华高山生态茶叶经济示范园区(区级)、牂牁江农业观光示范园区(市级)晋升为省级一般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六枝特区现有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7个,囊括  相似文献   

2.
正阆中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纠结于GDP排位和当期的"显绩",将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民生支出,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构筑民生事业的高地,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5,(4)
<正>扎兰屯市着重改善民生、增进民利、解决民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生活在扎兰屯就是生活在‘幸福屯',像我这样的残疾人,最低生活有保障,大病医疗有救助,还能住进温暖的廉租楼房,这些我做梦都没想过。"扎兰屯市阳光小区6号楼1单元102号残疾人低保户杨国军感慨地说。扎兰屯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7,(10)
<正>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通过各种制度安排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以来,作为总书记考察期间到过的地方,锡林郭勒盟牢记总书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嘱托,并把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坚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  相似文献   

5.
<正>六枝特区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促民生改善、促作风转变。六枝特区把深化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生改善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促民生改善、促作风转变。"民声政谈"奏响为民服务新乐章2014年初,六枝特区宣传部干部到牛场乡箐脚村与当地群众开"院坝会",将特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灌输给群众,群众也把想  相似文献   

6.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社会建设中强调的一个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事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我们必须注重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赣州市委全面领会胡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结合赣州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民众的企望,郑重提出了建设幸福赣州的发展要求。编制民生幸福指数要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实际。着眼于评价民生幸福的结果,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工  相似文献   

8.
民生建设是幸福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没有民生的改善就谈不上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十一五”时期,宣恩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关键抓手,在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五年翻一番的同时,各项民生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2012年3月,宣恩县统计局按照群众幸福指数的基本指标在全县进行了抽样调查,群众幸福指数达到85,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处处体现着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精华版,4700多字的公报中总共5次提到"改善民生"。无论是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明确的"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还是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分类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促进"三量齐升",推进"四化两型",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着力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推进节能环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  相似文献   

11.
<正>六枝特区监察局倾力打造民生特派队伍,坚持精准抓监督、抓宣传、抓走访、抓查处,不断深化民生监督,为民生政策效用最大化提供强力保障。为切实守护好民生政策底线,六枝特区监察局倾力打造民生特派队伍,把纪工委系统监督范围延伸至乡村组,坚持精准抓监督、抓宣传、抓走访、抓查处,不断深化民生监督,为民生政策效用最大化提供强力保障。精准监督:终端连接无盲点如何让纪工委工作"上联天线、下接地气",使民生资金在基层得到更有力的监督?近年来,六枝特区不懈探索,织牢监督网底,实行县乡村组四级"联网",把监督触角延伸到组,实现精准监督无盲点,取得较好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已成为当前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一个新提法,也是一个新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观上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当代党员》2010,(6):47-47
一、十七大把改善民生写进党的报告,探路城乡统筹重任的重庆,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同时,着力民生建设,为人民谋幸福。本期“特别策划”栏目推出《民生重庆:要为人民谋幸福》组合报道,集中反映了民生建设的“重庆作为”。各级党组织可在近期通过专题组织生活会、报告会等方式,参考以上文章,组织党员干部就如何发展和保障民生进行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5.
张晓燕 《奋斗》2010,(12):20-20
<正>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又一次提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将民生纳入了科学发展的范畴,要使"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这些新提法表明国家对民生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与提高,"富民强国"战略将开始实施,让老百姓富起来将成为"十二五"时期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6,(2)
正通览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十二五"期间,我区改善民生的成绩单可圈可点,"十三五"和2016年改善民生重点工作目标明确,掷地有声。民生,一头连着党心,一头牵着民意。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就如何保障民生,如何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积极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推进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工作。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改善民生为执政理念,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幸福指数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是一道高难度的考题,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九江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以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统领全局,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执政党对民生的高度关注,表明加强和  相似文献   

20.
黄霞 《当代贵州》2012,(4):52-53
"十二五"开局之年,江口县委、县政府科学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多措并举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