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新疆未成年人犯罪现状透视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主要存在现行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不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监护人主体资格规定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没有相应的监护监督保障机制等问题。应建立强制举报制度、追责制度、帮扶制度及国家监护制度,最大限度的保护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从而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财产权保护没有形成统一的立法体制,司法保护不健全,应建立未成年人财产权的统一规制,制定统一的未成年人财产权法规,完善监护制度,设立监护人管理财产的监督制度。落实未成年人财产权的程序法,完善未成年人财产权的特殊立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应该加以改进。在刑罚体系中,主刑中的死刑、无期徒刑,附加刑中的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均不应适用于未成年人,附加刑中的罚金刑对未成年犯罪人的适用应做严格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论未成年人的犯罪与刑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在当前刑事案件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是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根据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未成年人的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不能适用死刑、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相似文献   

5.
刑法并没有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禁止适用附加刑,所以,在我国附加刑中的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都可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人民法院在附加刑的适用上,必须对二者有所区别。即使都适用相同种类的附加刑,也要比照成年犯依法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真正做到依法处罚,罚当其罪并努力追求取得教育、感化、挽救的良好效果,力争实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系统完整的未成年人财产监护制度,虽然《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均对未成年人监护作了相应规定,但多为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且在监护能力、监护职责、监护责任、监护的终止、监护的监督、监护事务的有关程序等监护制度的基础和必备内容方面都存在着疏漏和不足。本文仅针对我国现行监护制度在财产监护职责上的立法缺失,借鉴其他各国或者地区在财产监护方面的经验及其做法,在区分父母与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监护职责、明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财产的监护职责、明确规定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财产的监护职责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财产监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与毒品犯罪、环境污染一起构成世界三大公害。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团伙作案、侵犯人身财产严重、手段残忍凶狠等新特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我国普遍的社会问题,并且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鉴于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差别,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与预防应当区别于成年人犯罪。我国目前未成年人缓刑在立法上存在缓刑种类单一、缓刑适用严苛以及司法上的裁量标准不明确的问题。应当考虑增加未成年人缓刑种类、放宽未成年人缓刑适用条件来对未成年人缓刑进行本体建构;完善未成年人缓刑适用的前置评估听证制度和后置考察矫正制度的配套建构。  相似文献   

9.
对未成年人适用罚金刑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缺乏履行能力现象的存在使法院审判陷入了两难境地。针对未成年人不同的财产状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执行罚金刑,同时建立罚金刑缓刑制度或罚金刑易科制度,从而达到罪刑法定与刑罚个别化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在刑罚种类的应用上,对未成年人不宜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没收财产等附加刑。在具体刑罚执行上要注重把握未成年人犯罪年龄的差别,扩大缓刑和非刑罚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假释、减刑应作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法律对限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规定入手,用实证和比较的方法分析认为,法律对知识的限制体现了国家的干预,知识产权制度不但是对个人利益的保护,同时也是对社会利益的保护,知识产权不是单纯的私权,而是公化私权.  相似文献   

12.
财产权限制措施是针对财产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所采取的侦查行为,其客体包括作为犯罪之物、作为证据之物和可为财产保全之物,具有证据保全、财产保全和社会保全的功能。从财产权限制措施的功能出发,厘清财产权限制措施与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之间的关系,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财产权落到实处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就我国目前包括宪法等法律规定而言,所有权仍是法律保护的重中之重。其次是对财物的他人占有权,包括合有法的占有权和非法的占有权,但这种对占有权的保护并非绝对的,这种情况下同时要求行为人主观上要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盗窃罪的保护客体首先是财产所有权,其次是他人对财物的占有权,但需要行为人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农地制度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制度创新包括经营规模和产权结构安排两个重要方面。不同的经营规模和产权结构结合成不同的农地制度模式,产生不同的经济绩效。经营规模与产权制度的结合方式要受到经济社会条件的约束和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影响。不同的农地制度模式有其相关的约束条件、创新成本和绩效。  相似文献   

15.
权威人士认为 ,物权合意就是物权行为的意思表示。我对此观点提出挑战。我认为 ,“物权合意”并非物权行为的意思表示 ,而只是物权行为意思表示的一个阶段。本文首次提出阶段论观点 ,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6.
居住权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对于应否确立居住权制度一直都有争议。居住权是房屋这一财产在财产体系中的地位提高的必要反映,有利于房屋效用的发挥,它是发挥我国家庭职能的要求,有利于房屋利用的利益平衡。在我国设立居住权是必要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物权作为民法中的基本制度 ,在我国内地、香港、澳门的民事立法中存在较大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 ;物权客体的范围不同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规定不同 ;物权取得、变更和消灭的规定不同 ;动产和不动产的规定不同。解决内地、香港、澳门三地物权的法律冲突可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动产和不动产物权均适用物之所在地法 ;运输中的动产物权 ,适用送达地法 ;运输工具物权 ,适用登记地法。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觉行为。然而市场经济也对民族传统文化构成巨大冲击,在开发利用中常出现侵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权利、伤害民族感情的事。对此问题,现有知识产权法保护存在明显不足。民族地区政府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权利主体的法定代表,应充分利用政府行为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同时采取行政措施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维护民族传统文化权利主体利益。  相似文献   

19.
知情权概念之法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情权源自概念的设计,起初只在学理意义上探讨,现在已逐渐成为一项具体的权利要求,并首先在具体的实在法领域有所体现.知情权与其他基本权密切相关,甚至成为其他公民权之基础.知情权概念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其概念内涵和外延都不断扩展,但其权力属性难以把握.知情权不宜作为一种综合性权利来对待,因为知情权有作为独立权利的权利属性,这是其他关联权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农地利用制度主要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界定为用益物权是导致当前农地征用征收过程中农民利益严重丧失的一大重要原因。我国农地利用制度的设计基础与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不同。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土地物权制度设计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而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这一基础制度目前是不可动摇的。因而我们应在借鉴英美法系国家地产权制度的基础上重构我国的农地利用制度。农地持有权作为一种独立的权利形态,应该替代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我们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