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世界上少见的大型标语1958年1月23日,中共湘乡县委发出《关于立即开展以农业生产大跃进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主义生产大跃进运动的紧急通知》,接着提出“实现亩产双千斤县”和“造林20万亩,实现林业大跃进”的口号。从县委书记到县区乡干部一齐动员,带领群众“破冰打凼”,上山整地植树,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了鼓舞斗志,互相促进,经省委、地委撮合,湘乡与醴陵开展比赛。两县相互派驻观察员,观察竞争对手“大跃进”的新举措,及时向派出方通报信息。8月,县委又提出“农业当全省第一”、“工业赶超邵东,两年改变面貌”的口号。9月,以20天时间,全…  相似文献   

2.
洪松 《党史文汇》2014,(7):27-33
正酝酿萌发精简思想1958年至1960年底,我国掀起经济建设"大跃进"运动。为早日完成5到7年内地方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的任务,各地掀起大办工业的热潮。以工业企业原本较少的甘肃省为例,1958年1月到3月,全省办厂1000多个;3月到5月,建厂3500个;5月到6月,厂矿数目猛增到22万个。出现了10多个万厂县,20多个千厂乡,50多个百厂社。平均每个乡有110个厂矿,每个农业合作社有12个厂矿。为此各  相似文献   

3.
1958年,在全国“万马奔腾”的形势下,广东也迅速掀起“大跃进”高潮。由于“大跃进”和1959年冬到1960年的“反右倾”的错误,加上特大自然灾害,广东和全国一样,国民经济在1959年至1961年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一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二是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全省粮食非常困难,一些地区出现了水肿病和饿死人畜的非正常死亡现象;三是基建规模过大,投资效益差;四是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充分暴露了“大跃进”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后果。1960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集中精力解决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失调及农业战线上的严重问题。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共产风”要进行全面算帐兑现的指示,中共广东省委于1960年10月,召开潮安、新会、中山等8个县的县委第一书记座谈会,总结“大跃进”以来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作出在9个县开展“以纠正共产风为中心”的整风整社的试点工作。11月,省委召开的区党委、地委第一书记(扩大)会议决定,在今年  相似文献   

4.
王家进 《党史文汇》2007,(10):40-44
山西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条件较差。建国后到60年代初,农业虽有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不能稳产高产。以1958~1961年的粮食总产为例,全省1958年总产为46亿公斤,1959年下降为40.5亿公斤,1960年又下降为33.5亿公斤,1961年略有回升,达到35.5亿公斤。这一问题引起了中共山西省委的深深思考。因此,在1961~1965年对围民经济进行调整时期,省委不仅对全省的农业,生产关系进行了某些调整,而且在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力问题上进行了许多有远见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湘潮》1989,(6)
1950年湖南省第一届农民代表会议召开,金明任主席。 1951年省委发出《关于开展“武训传”讨论的指示》。 1956年中共湖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周小舟任省委第一书记。 1959年中共湖南省委在长沙召开全省县委书记会议,周小舟在会上指出自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1958年5月党的八届二次会议后,保定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在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中,徐水搞的共产主义试点,引起了中央、省委及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叶剑英、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薄一波等中央领导先后来到保定视察,前来参观、学习、访问的人员更是络绎不绝。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对保定的视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定人民的亲切关怀,对当时保定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8年10月11日至13日,正值保定全区“大炼钢铁”、“突击秋收种…  相似文献   

7.
为迅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经济文化落后面貌,1958年,全党和全国人民掀起了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群众运动。诚然“大跃进”片面强调了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了严重失误。但广大人民群众所表现出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积极性和可贵精神,对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8.
眼前的贵州高原,处处是人勤春早的农忙景象,农业战线的干部职工与农民兄弟一道描绘着春天的画卷。【背景】据统计,截至2月20日,全省累计因雪凝灾害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68.2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149万公顷,其中绝收46.64万公顷。2月13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全面部署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各项工作。要求全省紧急行动起来,迅速掀起农业灾后恢复生产高潮,努力实现全省灾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及早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投入春耕生产第一线,迅速掀起春耕生产热潮,增加秋粮播种面积,确保实现粮食总产1150万吨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湘潮》1989,(1)
1950年:中共湖南省第一次代表会议召开。1955年:政协湖南省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周小舟当选为主席。1958年:全省开始农业生产“大跃进”。1962年:我省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柘溪水电站建成。1966年:省第二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举行,张平化当选为省贫协主席。  相似文献   

10.
略论农业“大跃进”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8年至1960年的农业“大跃进”,本质上是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过程。由于在此过程中存在大量不合理的重新配置,加之受“大跃进”期间农村生产关系急于过渡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这就导致了1958年粮食丰产不丰收,1959年和1960年粮食大幅度减产。  相似文献   

11.
正1958年,在中国当代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农业、工业和文化等方面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高等教育同样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如高等教育管理权限下放、积极创办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九江的教育也顺应这种形势。同年下半年,经报呈省委省人委批准,九江地委成立了九江医专、九江师专和九江工专。武宁、修水地区也成立  相似文献   

12.
1958年5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1958年从农业开始,全国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面对全国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浪潮,周恩来一年多来深入生产前线调查研究,一方面既为广大工农群众的建设热情所鼓舞、所感动;另一方面也对“大跃进”中出现的问题有比较多的了解,但限于认识的局限,加之此前1957年曾因“反冒进”而受到过毛泽东的严厉批评,所以在当时条件下,他的作为也就有限了。这一年中,周恩来的题词可能也是受“大跃进”的影响,是建国以来最多的一年,已知道的有近20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内容是以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为内容和与之相关的题词。1958年2月26日起,周恩来在乘船从武汉前往重庆途中对长江进行实地考察历时七天七夜。他曾在船上主持会议,多次讨论修建三峡大坝的问题。离船登岸前,为乘坐的江峡轮题词:“乘风破浪,鼓足干劲,为社会主义建设,力争上游。”5月25日,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周恩来与全体中共中央委员到北京十三陵水库参加义务劳动。同日,他为水库题词,第一次完整地题写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  相似文献   

13.
《前线》1959,(15)
红星人民公社1959年种植小麦16185亩,普遍获得了丰收,总产量554万斤,平均亩产342.4斤。较1958年提高3.2倍,其中国营农场部分4914亩,平均亩产484.2斤。在大面积丰产中亩产达到400斤以上的有5131亩;亩产达到800斤以上的有373亩。取得上述成绩的原因,是由于党的领导;人民公社化的实现;和在1958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  相似文献   

14.
1958年,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同时,文艺界的"大跃进"也开始了。1958年2月25日,上海市委举行文艺干部大会。市委书记柯庆施建议上海文艺界来一个"大跃进"。当天下午,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就  相似文献   

15.
正1958年是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跃进"之年,大炼钢铁是这年"大跃进"运动的显著的特征。1958年的全民大炼钢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成为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困难的直接诱因。"为实现一○七○万吨钢而奋斗"1957年,我国的钢产量为535万吨,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和人民群众生产热情的高涨,人们的头脑开始不冷静了,赶超英国的时间一再被缩短,1958年钢铁产量的指标不断被拔高。  相似文献   

16.
陈云在“大跃进”后关于恢复农业的几点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云在“大跃进”后关于恢复农业的几点思考与对策蒋永青1958年,我国开始掀起“大跃进”运动;接着,又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两个运动使以高指标、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尤其是高估产、高征购,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正新闻宣传必须高度重视"时度效"。表扬和鼓励一些事情,用意是好的,但如果用力过猛,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大跃进"时期,全国发生过一场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运动",这"四害"是老鼠、麻雀、苍蝇、蚊子。存在巨大争议的,是麻雀该不该除?有人认为麻雀以谷物为食,影响农业生产。仅在农业大省四川,1958年3月20日至22日,全省灭雀1500万只,毁雀巢8万个,掏雀蛋35万个。农田中的害虫几乎  相似文献   

18.
“太平”系指福建南大门诏安县的太平公社。60年代初期,“太平之风”在全省掀起波澜。时任省委第一书记的叶飞,因之而感到高兴,也因此而多了一条“罪状”。 一份报告引起省委书记的重视,叶飞在《红与专》上署文 1958年秋,福建省和全国一样,走上了人民公社大集体的道路。对如何搞人民公社,这是个  相似文献   

19.
龚格格 《学习导报》2013,(17):60-61
由于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经验不足,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提出一系列超常规发展的高指标,致使经济建设浮夸风盛行,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表现尤为突出。未经试点,全国农村普遍将小型的农业合作社加以合并,大办“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发动“大跃进”运动以及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主观愿望是希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够实现跃进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曾进行过三次经济调整。回顾和总结三次经济调整的经验与教训,对于贯彻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顺利完成当前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1961~1963年的经济调整 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给我国国民经济带來了灾难性的后果。积累与消费、工业与农业以及轻工业与重工业等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连年自然灾害及工作失误造成农业生产严重萎缩。1960年粮食产量由1958年的4000亿斤降至2870亿斤,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