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6月大事:1、北约侵南战争结束,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通过了西方七国和俄罗斯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达成的、并采纳了一些中国主张的决议草案。决议规定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出一切军警力量,由联合国维和部...  相似文献   

2.
发生在世纪之交震撼全世界的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科索沃维和及重建问题不仅是一个令世人普遍关注的话题,更是摆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面前的一块“烫手山芋”。如同北约对南实施空中打击一样,科索沃维和与重建问题也是受美国左右的,现将美官方及各界就这一问题的看法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3.
科索沃战争既是北约自成立以来所进行的第一场战争,也是北约“面向21世纪新战略”的初次“试验”。这场战争对北约自身,对欧洲和国际局势的影响都是深刻的。一、北约成为谋求“美国纪元”的战略工具1.科索沃战争以北约的“苦涩胜利”而告终。依实力对比而言,北约集世界上最强大和最先进的军事力量,对付一个弱小的南联盟,其结果并不出乎预料。北约如此炫耀武力,是把广大的中东欧地区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看待的;同时,也是为了检验其自冷战结束以来苦心经营的欧洲新的政治和安全格局。实际表明,中东欧地区确已基本上成为美欧的势力范…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撇开联合国对南联盟发动长达78天的军事干预行动,破坏了二次大战后建立起来的由以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核心的联合国主导国际和平与安全事务的格局,严重损害了联合国的权威。从最近的事态发展来看,联合国正面临着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一、联合国在科索沃危机中被边缘化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于3月24日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这是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侵略行为。在俄罗斯的要求下,联合国安理会于3月25日开会讨论科索沃局势,俄罗斯向会议提出了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印度三国的联合决议草案…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科索沃问题原本是南斯拉夫的内政问题,应该由南当事各方自行解决。但是,科索沃的问题现在却成了一个世界局势问题。南斯拉夫特有的政治地缘使它被视为北约东扩和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绊脚石,因而也必然成为美国推行新霸权主义的牺牲品。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加速...  相似文献   

6.
3月25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在巴尔干地区燃起战火。南联盟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是联合国的成员国。北约这一庞大军事集团,以强凌弱,悍然对一个不结盟小国诉诸武力,是国际社会绝对不能接受的,因而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1、西方插手:科索沃危机逐步升级自1998年2月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科索沃省的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分子,袭击塞族警察引发流血冲突的一年来,塞阿两族矛盾不断激化,北约以解决科索沃危机为由多次威胁对南联盟动武。1998年10月13日,在北约大军压境…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空袭以来,国际社会要求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呼声日趋强烈,对科索沃问题的斡旋力度明显加大。 一、俄罗斯 在科索沃冲突中俄支持南联盟主权领土不可分割的原则立场,但不愿直接卷入冲突,力图通过自己作为中间调停人的角色,通过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反战力量,努力使科索沃冲突纳入政治外交解决轨道。在北约对南进行空袭之初,俄的态度以硬为主:3月24日,叶利钦即发表声  相似文献   

8.
1999年4月23—25日,北约19个成员国和23个和平伙伴关系国在华盛顿召开了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首脑峰会,会议的主题是“捍卫自由、庆祝民主、展望未来、迎接挑战”,目的是庆祝北约过去50年的成就,特别是取得对苏联“冷战”的“巨大胜利”,同时为北约制定面向21世纪新的发展战略。会议的举办者原计划安排一些规模盛大的庆典活动,但由于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正处“骑虎”窘境,俄罗斯、白俄罗斯拒绝与会,整个会议笼罩着“惨淡”气氛。北约成员国领导人抵达仪式及北约空军编队飞行计划被迫取消,会议议程也临时变更,为科索沃问题寻找灵丹妙药成为贯穿整个会议始终的主线。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4日,在北约斯特拉斯堡一凯尔峰会上,北约成员国推选丹麦首相拉斯穆森接替即将于7月31日任职届满的夏侯雅伯,担任北约历史上第13任秘书长。当前,在美俄围绕北约东扩、科索沃独立和格鲁吉亚问题而展开的明争暗斗不断加剧,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步伐日益加快,加之阿  相似文献   

10.
每月大事述评林利民1998年3月大事:一、科索沃局势急剧恶化。2月28日至3月5日,南斯拉夫科索沃阿族分离主义者与南警察部队发生一系列交火事件,双方至少有40余人丧生。一些阿族人连日上街示威游行并与警方冲突。科索沃局势恶化引起广泛关注。5-17日,美...  相似文献   

11.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制止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悍然发动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实际上是借“人道”之名而行侵略之实。持续两个多月的狂轰滥炸似乎已使米洛舍维奇让步,达到了北约军队最终进驻科索沃的目的。但是北约今后将不得不面临一系列棘手问题。 一、北约的战略意图 这次对南联盟的空袭是北约成立50年来,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第一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这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蓄谋已久的军事行动,含有深刻的战略意图。 (一)美企图使北约充当其称霸全球的战略工具,将科索沃当作检验北约新战略的试验场。  相似文献   

12.
戴亮  夏尔 《国际资料信息》2008,(1):28-29,33
科索沃战争结束已近八年,联合国托管下的科索沃的地位问题仍悬而未决,一直是巴尔干地区和平和稳定的潜在威胁。科索沃地位问题的谈判双方立场截然相反:一方面,占人口90%的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对独立建国有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塞尔维亚根据科索沃战争结束时达成的联合国1244号决议,坚决反对科索沃独立。  相似文献   

13.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的科索沃战争,历时78天,已经结束。这场战争是首次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的战争。它对国际战略格局和世界发展虽造成了严重后果,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仍没从根本上改变大国关系的格局和总的世界发展进程。一、科索沃战争并非孤立、偶然的事件,而是美国的精心战略安排美国领导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决非孤立、偶然事件,而是它全球战略棋局中的重要一着。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按其领导人和一些战略家的说法,就是利用最近15年它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处于颠峰状态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巩固其…  相似文献   

14.
两年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借以维护“人权”、保护科索沃地区阿族人为由,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实施军事打击,这是美国肆意践踏国际关系准则的新干涉主义的表现,开创了冷战后以人道为名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恶劣先风。科索沃战事虽然已息,但剖析美国新干涉主义的本质及认清北约新  相似文献   

15.
总类(期)一九九八年世界各国首脑级人物变动情况(1)从东亚金融危机的演变看中美日金融权力的 消长(1)一九九九年国际关系与安全会议信息(l)一九九八年世界大事记(上、下)(1、2)关于当代国际贫困问题综述(2)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2)安全概念、安全机制与安全战略(3)绍罗什论资本主义体系的缺陷(3)一九九八年国际军控与裁军大事记(3)文明冲突还是和平共存(4)台湾“务实外交”的国际空间(5)对北约袭南点评(5)国际社会就解决科索沃危机斡旋辑录(6)北约空袭南联盟对周边国家影响深重(6)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战略意图及所面临的问题 (6)一九九…  相似文献   

16.
英国缘何在科索沃问题上如此好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中,英国可谓是美国最坚定的追随者,因而布莱尔有北约“孤独的战争领导人”之称。英国为何在科索沃战争中如此好斗,布莱尔这位二战后出生的高贵文雅绅士何以变成一个狂热的好战分子,这是个值得探讨和回答的问题。首先,借助美国的“...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6月22日,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在北约总部布鲁塞尔签署了俄加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框架文件。从而成为第12个签字国。这是俄罗斯最近与西方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三大外交行动”之一(另两行动为俄罗斯与欧洲联盟签署“伙伴关系与合作协议”及叶利钦总统首次参加西方7国首脑政治会谈),也是俄罗斯与北约半年多来围绕北约扩员斗争暂告一段落的标志。此举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北约于3月24日20点,开始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联盟力量”的高烈度空中打击。这一在北约成立50年之际发动的对一个主权国家的侵犯,不但导致巴尔干地区陷入二战后的空前危机,也严重恶化了欧洲局势,并且将对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及21世纪的国际关系和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9.
多极化仍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部分学者在评估科索沃危机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时,认为在科索沃危机中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都跟着美国走,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支持美国、北约的立场,联合国的作用遭到削弱,中国和俄罗斯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排斥,这表明:(1)多极化进程因“单极倾向反弹”而陷入停顿或发生逆转;(2)“冷战后多极化进程加速发展”这一战略判断失误;(3)“多极化趋势已经不存在”等。对世界多极化明显失去信心,对其前途表示悲观。其实,这些论点都是站不住脚的。无论客观分析科索沃战争本身,还是从科索沃危机后的国际局势发展的实际情况来…  相似文献   

20.
北约东扩的正反效应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约东扩根本改变了二战以来形成的欧洲安全格局,对世界战略态势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北约东扩,一方面赢得了重大的战略好处,同时也对自身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既有正面效应,也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今年7月8日,北约如期举行了两年前就确定的马德里首脑会议,就久议未定的东扩首批新成员国名单作出了决断,正式邀请波兰、捷克、匈牙利加入北约。早在三年半前就作出的北约东扩决定,经过激烈的内外较量,终于成为事实。西方在东欧剧变后觊觎八年之久的“填补安全真空”计划开始实施,美国建立“统一、和平、民主的欧洲”的战略目标进入新阶段。马德里首脑会议无疑成为北约扩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