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启学 《桂海论丛》2004,20(5):20-23
发展问题不仅是当今世界而且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邓小平理论是指引中国加快发展的理论,他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命题,并以系统、全面的发展理论为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作出了前提性的历史性贡献。主要有“六论”,即:中国发展主题论;道路目标论;动力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论;力量论;政治保障论。  相似文献   

2.
<正> 马克思主义文艺本质观,是多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界讨论的主要热点问题,近年来讨论尤为热烈。有人强调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提出“意识形态本性”论;有人强调文艺的审美性,提出“审美意识形态”论;有人从艺术生产实践看问题,提出“艺术生产”论;也有人从人掌握世界的方式看问题,提出“艺术掌握”论,等等。这些论断各有侧重,多有新意,给人启迪。而今年年初郝孚逸先生提出的“文艺——人民双向同构”论,则从另一个重要侧面,即文艺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的侧面,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本质观作了概括,提纲挈  相似文献   

3.
欧美情报导向警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报导向警务的概念老五论:被动反应警务论、主动先发警务论、社区导向警务论、问题导向警务论,市场机制导向警务论。新三论:情报导向警务论、危机警务论,以及反恐导向警务论。情报导向警务是新警务改革的“领头雁”,其英文有三种表述:其一为intelligence-led policing,直译为“情报引导警务”;其二为intelligence-driven policing,直译为“情报驱导警务”;其三为intelligence poli-cing,直译为“情报警务”。战略层次的情报导向警务;情报导向警务在工作中的具体操作———艾克勒姆五步分解法。欧美情报导向警务主要是战术层面的一种思维模式与工作计划模式。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论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的创新有赖方法的创新 ,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阶段以“社会主义初级段”概念为逻辑起点 ;从生产力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和构建社会主义理论 ;“猫论”与“模论”结合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归纳起来,有以下5种表现。 1、认识不到位。集中表现为“四论”:一是“过时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革命战争年代和阶级斗争时期的产物,现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多提其重要性似有极“左”之嫌;二是“无用论或自然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虚功,是空洞说教,做不做与有没有无关紧要,有的甚至认为经济工作上去了,政治工作自然就上去了;三是“分工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委部门、政工干部的事,行政干部只要抓好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6.
唐朝宝贝     
唐朝时候,有一群“用身体写作“的美眉.翻开&lt;全唐诗&gt;,会蓦地飞出一串粉翅乱颤的花蝴蝶:鱼玄机、薛涛、李冶、关盼盼、刘采春……论姿色,论才情,她们比起新生代吸引眼球的“某某宝贝“,实在是要出彩、动人得多了.……  相似文献   

7.
杰舜近著《中国民族史新编》行将问世。[注]付梓前,我有机缘读到书稿,深感这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之作。研究民族史,也如研究一般历史一样,不能不考虑如何处理“史”、“论”关系。这个题目,六十年代曾经广泛讨论,有过“史论结合”、“寓论于史”、“论从史出”等提法。同时,多数意见都认为,“以论带史”的口号必须否定;用当时翦伯老的话说就是“予以废除”。我个人的理解,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认识论研究有两个热点,一是主体性问题,一是认识的本质问题。然而,这两者都是由“反映论”所引发的。在这一时期内,“反映论”特别是“反映”范畴成了一些研究者批评的主要对象。有人认为反映论不过是“照像理论”;有人则认为反映论不能避免消极直观性,等等。一句话,“反映”范畴不能揭示认识的本质。与此相应,学术界突现了“选择论”、“建构论”、“创造论”等各种不同的认识学说。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认识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滑坡论”、“爬坡论”、“二律悖反论”、“失范论”等观点不胜枚举。本文试图透过互相交织的各种观点 ,梳理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思路 ,做出自己的判断 ,进而指出深入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研究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的逻辑思路 :从分析“经济人”假设入手  理论界对当前道德建设的判断主要有三种思路 :即认为市场经济的个人主义膨胀导致了“道德滑坡论” ;对市场经济抱有“浪漫主义”情结导致了“道德爬坡论” ;强调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0.
<正> 村组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势在必行,而要推进这一工作也决非易事,还需要上下左右作艰苦的努力。首先,必须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从一个时期以来的思想反映看,模糊认识大体上有三种:一是“对立论”,认为既然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的伟大成果,那么发展集体经济就是倒退,就是走回头路;二是“代替论”,认为村、组集体经济已被社会主义所淘汰,应由“联合体”之类的新型合作经济形式取而代之;三是“自然论“,认为村组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1.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治国所走过的成功之路 ,蕴含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建树。其内容主要有 :时代与大局观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论 ;公有制实现形式论 ;国家创新论 ;依法治国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等。这些治国理论与治国方略是对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开拓、深化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葛洪的生命观涵盖四方面内容:在生死观上他既承认生死自然,更凸现生命的主体性;在生命论上分“形”“神”统一的结构论和气化生成的本质说两个层次;在神仙论中从三个维度论证其实有;在养生论上从“气”入手,揭示由人及仙的路径是生道合一,方略为内养外炼。葛洪的神仙理念属超验的信仰系统,有别于经验层面的现代克隆。葛洪生命观对人类生存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敬平 《前沿》2007,(4):223-225
王充的“命”论大有宿命论思想的色彩。然而,正是他偏激的“命”论思想使我们看到王充对正统思想的挑战和对权贵的蔑视;对专制主义用人制度的强烈不满和对人生命运不公平的抗议。因此,透过王充的“命”论思想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汉代知识分子的抗争意识。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哲学中,对“怀疑”的认识论意义有不少论说,其中有持否定态度的“目的论”、“唯意志论”和持肯定态度的“手段论”。受“手段论”者的思想启发,我们认为,“怀疑”是一个既是否定,也是创新的认识范畴;“怀疑”的认识论意义在于,“怀疑”是人类认识在不断突破和创新前人的思想和认识而不断逼近真理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促使了哲学新范式的开创和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正>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内地的经济发展已明显落后于沿海地区。特别是在治理整顿期间,许多内地中小城市的经济更是停滞不前,而沿海山东、广东,江苏的经济仍以年均18%以上的速度前进。一时间,“山东现象”、“广东现象”、“江苏现象”,成为内地学习的榜样。可是,有些参观学习回来的干部总认为,我们内地落后的原因在于天时、地理、政策不如沿海,总有那么一点“远水解不了近渴”之感觉。然而,在我国内地湖北的中部,也有那么一个中小城市,即湖北的仙桃市(县级市),论地理,既不靠海,也不靠铁路;论政策,也不享受沿海特区的待遇;论资源,人财物均缺乏;论基础,建国以来中央和省在该地没有投资兴办一家企业。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要着力克服“缺乏新意论”,深刻了解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要着力克服“为时过早论”、“自然和谐论”,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着力克服“与己无关论”,不断提高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周秋君 《现代领导》2004,(10):38-38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学界对世界格局的总体看法分成两派:一派是以“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以及新近的“市场国家和平论”为代表的乐观派,它们举着自由主义的旗帜,对自由民主和市场国家在促进和平世界的来临方面信心十足;而与此相反的另一派论调则从现实主义的视角,悲观地预测了国际格局的未来走向,其代表有塞缪尔&#183;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罗伯特&#183;卡普兰的“黑暗时代和混乱说”等。在  相似文献   

18.
<正> 马斯洛心理学可划分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三部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的生存需要置于需要层次结构的最低层,强调它的满足是其它一切需要发展的基础,这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从微观的心理学角度支持了宏观的历史唯物论。它对人类需要作了更详细的五个层次的划分,这对于历史唯物论的进一步丰富、补充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马斯洛把自我实现作为人最高层次的基  相似文献   

19.
反趋同论     
<正> 趋同论最初是由荷兰经济学家、荷兰中央计划署首任主席丁伯根1961年提出的。它的基本观点是,共产主义经济和自由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正在发生一场抛弃极端成份的运动,每种制度都在采用其它制度的一些成份。丁伯根的趋同论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和谐模式”的世界经济的扩展。趋同论在科学和政治讨论中都起了积极作用。它所强调的两种竞争制度的相似性这一点是有成果的,而且构成当代比较经济制度分析的基本因素之一。尽管趋同论有其积极方面,但原趋同论(指丁伯根的趋同论)仍有五个重要的消极方面,即错误  相似文献   

20.
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到位。这一问题在基层表现比较突出,很多领导不能像抓业务工作那样投入精力去抓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认识不到位,这种差距可以用“两论五说”来概括。 “两论”,一是“过时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革命战争年代和阶级斗争时期的产物,现在再强调重要性不合时宜,有极“左”之嫌;二是“无用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虚功,软指标,有没有无关紧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