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些西方学者,对于反映论有种种说法。有人认为反映论是“颇倒了的柏拉图主义”;有人认为反映论不过是“照像理论”;有人则认为反映论,只能是“消极反映”论,如此等等。总之,人们对反映论提出了诘难。并通过混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之间的界限,而对后者加以嘲笑,贬低。这就迫使我们有必要澄清一些有关认识论和认识论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创造认识的本质●胡敏中在80年代中叶,我国哲学界就认识的本质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有人提出认识选择和认识建构论,认为认识的本质不在于反映,而在于选择和建构。这一观点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批评,认为认识的本质不在于选择和建构,而在于反映,但反映又包含...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学术界研究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这部著作时出现了一些意见分歧。其中对于列宁的反映论思想的争论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个问题,《唯批》反映论思想的实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还是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唯批》发挥的是传统认识论提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宣扬客体至上,忽视或排斥主体因素,因而实质上是费尔巴哈的直观反映论。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唯批》既坚持了实践观点,又阐明了认识的辩证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学术界有人认为,传统的认识本质的定义即反映论的思想是过时的、经典的、机械唯物论的思想,认识不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而是主体在思维中选择、建构客体的过程。对于这样一个涉及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的重要问题,应当认真讨论、辩明是非。  相似文献   

5.
辩证唯物主义问题霍夫曼反驳实践派对列宁的反映论的攻击。他认为:“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哲学核心”,“外部世界的客观独立性是任何人类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人有效地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复制他必须在外部世界中改变的对象。如果人不能相当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人的实践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反映,就不可能区别、认识,从而改变事物。”而实践派理论“由于否认意识反映客观世界,它使理智从属于任性和主观主义,使人的实践成为一种神秘的‘神物’,使科学变得完全不可能。”(《马克思主义和实践派理论》,参阅《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2年第6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某些人借口认识的主体性来否定唯物主义反映论,似也成了一种“时髦”。王若水的《现实主义和反映论问题》一文(刊登于1988年7月12日《文汇报》 ,及同年9月《新华文摘》,以下简称“王文”),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该文认为:“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坚持的直观反映论观点,是我们无法为之辩护的”;“列宁的上述论点不仅不符合自然科学的结论,也和马克思的观点相左”;应当用“实践论”来代替“反映论”的观点,我不同意。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与哲学界同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哲学界广泛讨论认识的能动作用时,有人夸大了认识的能动性一面。如王振武同志早在1985年提出“主体选择论的认识论”之设想,主张用主体的“选择论”来代替反映论。当时就有不少同志的文章提出不同意见。何祚庥同志发表《评对所谓认识论的“主  相似文献   

8.
哲学界某人,在1988年7月12日和8月9日的《文汇报》上发表了《现实主义和反映论问题》洋洋数万言的长文。该文提出了一个“新发现”,即列宁是一个“直观反映论者”(即机械论者);与此同时提出了一个“新主张”,即“用别的提法来代替反映论”。该文刊出不久,思想理论界的某些人(如金观涛之流)便一拥而上,大抡板斧,砍杀“反映论”,提出用“选择论”、“建构主义”取而代之;企图一举实现该文提出的“新主张”。这涉及到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的、根本的问题,是不能不辩论清楚的。于是便引出了本文的论题。  相似文献   

9.
郁源的"感应美学"是针对"反映论"而发,在行文时为求概念使用的对应性,也往往称"感应论"。它运用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法、理论学说和概念范畴来构建文学艺术和审美活动中的主客体感应关系,其哲学思辨和学理求索已溢出了认识论的限囿,对于"反映论"实现了超越,显示了强大的生长性和未来性。从中国古典美学之中提炼出感应论,一个重要的意图在于解决文学本质的问题,而他提出以心物感应或主客体感应的双向互动关系取代反映论的单向决定关系,形成了探讨文学本质问题新的方法论视野,今天看来仍不乏重要的理论价值,显示了文学理论和美学研究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而这一点,正是今天应该大力倡扬和标举的。  相似文献   

10.
“概念”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前,对“概念”作出最系统最深刻研究的是黑格尔。在黑格尔体系中,概念不仅是个认识论范畴,而且也是本体论范畴,是整个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内在本质。因此,黑格尔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概念”。毛泽东也很重视概念。在他看来,“哲学就是认识论”,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公安学的研究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对“公安”这一最基本概念和范畴的理解,忽视了它对整体学科的逻辑起点问题,从而在对待学科的名称、研究的范围及研究的方法上,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为了进一步深化公安科学研究,笔者认为应该澄清“公安”范畴的含义,统一科学的思维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在公安学术理论界,对“公安”范畴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解:1.“公安”是社会整体的治安;2.“公安”是一种社会工作;3.“公安”是一个专门机构或警察职业的简称;4.“公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既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相对立,又同旧唯物主义的消积的、直观的反映论相区别。在这里,我们想就“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理解上的一些问题谈点看法。物质可  相似文献   

13.
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到位。这一问题在基层表现比较突出,很多领导不能像抓业务工作那样投入精力去抓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认识不到位,这种差距可以用“两论五说”来概括。 “两论”,一是“过时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革命战争年代和阶级斗争时期的产物,现在再强调重要性不合时宜,有极“左”之嫌;二是“无用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虚功,软指标,有没有无关紧要。  相似文献   

14.
在解释绝对真理的含义时,有人认为绝对真理是“对整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及其规律性毫无遗漏的完全正确的认识。”[见《社会科学研究》(成都)1984年第6期第93页]有人认为绝对真理“是人类在无限延续中能够接近对客观外界的完全认识。”(吉林人民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159页)我们把第一种观点简称为“完全论”。第二种观点简称为“接近论”。“完全论”哲学界多数同志已提出了异议,而“接近论”  相似文献   

15.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列宁为了批判马赫主义曾系统地论述了唯物主义反映论思想,其中之一是:“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该书第57页)这里列宁把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归结为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长期以来,苏联和  相似文献   

16.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对象、来源、本质、能力、结构、过程、规律以及认识的检验的哲学理论。唯心主义认识论坚持从意识到物质的认识路线,不可知论者则否认人们有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可能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是反映论,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物质世界的映象,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和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作是直观、消极的反映。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坚持反映论的基础上,把实践提到首要和基础的地位,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范畴问题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认识的深入出现了许多唯物辩证法的新范畴,同时,对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及其关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有关问题的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范畴和规律的关系 有一种观点认为,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和基本规律之间,并没有原则的区别,因为它们所反映的对象“基本相同”,它们的本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反映论质疑官哲兵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感觉、概念和全部认识过程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反映论有两种形态,即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中国三、四十年代的学者,大多认为中国古代没有认识论或认识论不发达...  相似文献   

19.
詹艾斌 《前沿》2008,(8):172-175
20世纪80年代文学主体性思想提出的目的在于突破文学反映论尤其是机械反映论的理论重围,其现实针对性是明确的。在文学主体论的倡导者看来,它与文学反映论之间的根本对立表现在二者对个体主体性的强调与否上。主体论与反映论的文学观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存在着深层的冲突性关联。主体论者对文学反映论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偏颇。反映论文学观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近来学界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问题的争论仍然体现出对于反映论文学观的坚持。  相似文献   

20.
历史规律性、必然性与人的自觉选择活动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颇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近年来,在这一问题上争议很大,有人把唯物史观归结为“历史决定论”,并以“历史选择论”与之抗衡;有人则认为唯物史观不是决定论,也不是非决定论,而是二者的超越即“历史选择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