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近年来又成为理论界的焦点。文章从公正、公平、平等和效率的内涵出发,分析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认为公平和效率都是由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公平与效率不存在对立。公平与效率都是政府工作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现代以来,人类经历了从单一市场场域分配-市场与政府两个场域分配-市场、政府和社会三个场域分配的阶段性演进.与此相对应的,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出现了从"效率与形式平等一致"一"效率与社会平等磨合"一"效率与公平进一步统一"的变化.三个场域的分配,是差异互补式的.但是,现实中三个分配场域的配合存在诸多难题,当代中国的当务之急在于:合理界定"要素贡献",保证市场场域分配的公正度;严格防范"漏桶实验",提高政府场域分配的公信度;积极培育"第三部门",增强社会场域分配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关于公平效率问题的研究,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侧重点,哲学界从本体论角度探讨了公平效率问题;政治学从政府视域来探讨二者关系;社会学则以社会公平为立足点;伦理学从人本维度来理解公平和效率问题;经济学从经济效率出发来探讨。学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提出了三种不同实现效率的方式。当前,对公平效率问题的研究,研究范式有待突破,研究深度有待加强,研究视角有待拓宽,研究方法有待创新,学术研究有待整合。  相似文献   

4.
尹力 《理论前沿》2006,(3):10-12
在现代经济中公平与效率应是统一的;要历史地看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府要坚持公正,保持公平,促进效率;要重视和处理好当前分配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焦点。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后,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分配原则理论界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关系,社会需要效率也需要公平。效率和公平是市场和政府两个不同主体实施的不同职能,社会公平问题比较突出是因为政府职能做得不够,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来弥补其不足,在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改变当前“兼顾公平”政策和手段的滞后现象。要采取措施,切实保证社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应该如何处理与分配相联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党中央文件中的提法经历过几次重要变化。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在分配制度上"兼顾效率与公平"。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起,党中央放弃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提出"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员的共同富裕。"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收入分配结果的监管。"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特别是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鉴于我国在改革发展的不同时期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复杂性,本刊特组织部分师生对二者的关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中,由于公平与效率不具有兼容性,因而它既不能有效地促进效率的提高,又难以推进公平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自由、平等和等价交换,市场在本质上既可以促进效率的提高,也能够维护各主体间的公平。市场公平只是社会公平中的一个方面或一个局部,社会公平涵盖市场公平。  相似文献   

8.
从长远和根本来看,“公平与效率”必须并重。无效率的“公平”是低水平和不可取的,无公平的“效率”是残忍和灰色的。公平与效率并重,符合发展“好的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充分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化解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9.
再论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进行分配领域改革的基本政策导向,但在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如何保证社会公平,是一个紧迫的理论与实践难题。这就需要重新认识二者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之所以作为问题而存在,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稀缺性,其不能够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有效的供给,由此引发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公平与效率对比不均问题;教育资源配置结果中存在的公平与效率对比不均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多方面地思考,教育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含义及其关系首先要搞清楚,在此基础上,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政府要在法律、教师待遇、学生待遇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合理比例不仅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阶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公正作为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发明都要大得多。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正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达到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突破我国转型期教育的不公正现象从而推进教育公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龚子方 《理论前沿》2006,485(20):38-39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发达不可或缺的基础,更是现代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论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的主旨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平等分配,是对待和处理现实不平等的有效方式。公平正义适用的背景制度和条件是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开放社会体系的建立,社会摆脱财富匮乏的状态。公平正义是一种价值理念,是应该坚持和遵循的原则规范,也是制度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高级阶段,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价值原则,以共同富裕为基本价值目标,注重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关注社会成员的机会平等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强调按贡献进行初次分配,重视社会调剂原则的运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凸显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通过股份合作制实现的土地规模经营,是建立在农村土地市场流转机制的基础上,是农村土地多种市场流转机制中较好的一种形式;它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而不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否定;它把实物形态的土地均包转变为价值形态的土地均包,仍然坚持了地权均等原则,从而把维护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和土地规模经营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它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农村土地基本制度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具有生命力。本文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地股份合作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促进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分析了制度建设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指出当前一些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公平正义出发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伟大目标,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作为定纷止争的最后手段,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我国,由于冤假错案的不时出现、司法腐败和司法负面消息的不时传出,严重损害了司法威信,加之我国重访轻诉的司法文化造成司法的确定性不足,致使司法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司法改革应从立法层面、司法实践层面、制度保障方面全面推进,确保司法公正,以期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