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兰英  隆雨蕊 《人民论坛》2012,(11):178-179
构建中国-东盟民商事司法协助制度,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又是解决中国-东盟各国民商事法律冲突的需要,有助于提升诉讼效率。欧盟在民商事司法协助领域的成功范式、中国-东盟各国的法律认同与合作、现有法律协议的强力支撑等,证明构建中国-东盟民商事司法协助制度完全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民事司法协助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各国间互涉民事案件呈现增长趋势。现行的中国—东盟民事司法协助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的需要,中国—东盟民事司法协助机制亟待完善。文章对中国—东盟民事司法协助制度构建前提及协助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3.
涉外民商事案件中的识别是法官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特定法律事实进行定性、分类并对有关规则进行解释,从而确定管辖权规则或冲突规则的认识过程。由于各国法律存在广泛冲突,运用不同法律进行识别,往往导致不同结果,从而形成识别冲突。识别冲突是冲突法领域的特有概念,是各国实体法和冲突法上的冲突在司法阶段的表现。关于识别冲突的解决,国际上至今没有统一的立法和主张,法院地法说、比较法说、准据法说等都各有利弊,需运用最密切联系理论解决识别冲突,即根据识别对象的不同分别适用不同的"最适当的法",以最密切联系理论为指导的"自体识别说"有利于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法律适用实现"冲突法正义"与"实体法正义"的真正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也论解决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合法域国家解决区际民商事法律冲突采用不同的模式。对于中国区际民商事法律冲突的解决,学者们也提出不同的主张。但是,这些模式是否适合于解决海峡两岸的民商事法律冲突问题,还需进一步分析与探讨。两岸的民商事法律冲突是特殊的区际法律冲突,由于这种冲突具有阶段性与渐进性并存的特点,因此,冲突的解决不可能一步到位,也必须采用阶段性、渐进性的措施。不论理论上存在什么缺陷或不足,从务实、需要的角度考虑,海峡两岸适用各自的区际冲突法或类推适用各自的国际私法解决相互间法律适用上的冲突,是现阶段最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和大陆的法律冲突由原来的国际法律冲突改变成为区际法律冲突。造成冲突直接原因是立法管辖权的规范的确立,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手段是区际司法协助。其步骤:权宜之计是类推适用国际司法及制定各自的区际冲突法.根本解决是实现两地实体法的趋同化,包括中国立法的国际趋同化和香港法津本土化。  相似文献   

6.
识别是解决涉外民商事案件所不可缺少的逻辑前提,它的作用在于保障法院正确地确定冲突规范,从而正确地适用准据法。而且,识别对于法院管辖权的确立也有意义。海峡两岸的冲突法学者肯定识别的功能。但是,两岸学界对于识别的涵义、对象以及识别的标准的看法不尽相同,立法、司法实践对识别有具体的理解、表现与运用。解决海峡两岸的民商事法律冲突不可忽视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紧扣"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共举办了21个论坛会议活动,各论坛就互联互通、法律和制度保障、贸易投资便利化等问题展开思想碰撞,促成多领域达成合作共识。从中国-东盟大法官论坛到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峰会,从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到中国-东盟工商论坛,这些在博览会框架下首次举办的论坛,拓展了中国与东盟的合作领域,为双方合作增添了新内容、搭建了新平台。为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大法官论坛围绕投资环境改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论坛还通过了《南宁声明》,提出中国与东盟要加强司法交流与合作,构建互惠双赢的法治环境,中国、东盟各国最高法院有必要通过深化司法改革,为建立自由、便利、透明及竞  相似文献   

8.
自2009年两岸共同签署《互助协议》以来,祖国大陆与台湾区际司法合作与互助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经裁定认可的大陆判决无既判力、“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适用范围窄、不认可大陆法院出具的离婚调解书、欠缺判决的认可与执行机制和两岸管辖权冲突的协调机制等。因此,有必要在不断充实和完善各自单边立法与共同签署的区际协议同时,解决调解协议的有效性和执行力问题,扩大两岸法院认可与执行民商事裁判的司法文书、明确管辖权范围,将不方便法院原则作为处理两岸民商事管辖权纠纷的重要制度,使得两岸区际民商事司法协助更顺畅。  相似文献   

9.
国际私法上的法律冲突是指不同国家的民商事法律在适用效力上的抵触。法律冲突的实质在于一个国家法律的域内效力与另一个国家法律的域外效力之间的冲突。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法包括冲突法解决方法和实体法解决方法,其中冲突法解决方法是最重要最常见的用来解决法律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应从双边、区域、多边角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投资、民商事刑事司法协助、国际商事仲裁、打击跨国犯罪和腐败行为等领域的司法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构筑牢固的法治保障网,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相似文献   

11.
以往学术界对于海外华商的研究多集中于东南亚华商,而较少关注20世纪70年代末从大陆出国,在海外从事义乌小商品等中国商品贸易的华商。从事义乌小商品等中国商品贸易的海外华商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国的第一代新移民,受教育程度以初、高中居多,来源地较为广泛。他们因在跨国贸易链中所处的位置不同,经济实力差距非常大,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向:他们既不乏实力雄厚的大批发商,也有很多从事零售生意。这些华商深深扎根于移居国及其他国家,但又维持着与中国的多重联系,持续的、经常性的跨界交往成为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2.
董友涛 《桂海论丛》2011,27(4):42-46
中国的发展需要东盟国家的稳定与繁荣,东盟的发展也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双方在政治与安全、经济与贸易、国际与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有碍于中国与东盟合作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新问题。中国与东盟双方只有不断的加强了解和沟通,坚持在"和谐世界"理念旗帜下持久深入的发展双方的合作,求同存异,才能构建新型的睦邻友好关系,实现双方的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13.
There are claims that China's influence on ASEAN is direct in that she has encouraged more exports to flow into her huge markets and changed trade flows amongst member countries. Demand and supply are deemed to have therefore become more China-centred.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plausibility of China as a ‘factor’ that influences bilateral intra-ASEAN trade flows through demand (exporting country) and supply (partner country). The key finding of the study is that China's trade association with the region increases intra-ASEAN exports. China is therefore the most practical choice for the ASEAN+1 FTA to initiate deeper trade integration within the region. China, as the ‘core’ country of the ACFTA can provide complementarities in the export performance of ASEAN.  相似文献   

14.
外逃人员潜逃国外时往往也会违反目的地国的移民法或者因为在我国的犯罪行为而不符合入境条件面临被遣返的问题。非法移民遣返作为一种引渡替代措施在跨国追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遣返措施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如外逃人员可能会利用难民申请、遣返前风险评估等行政或司法救济手段逃避遣返。此外,遣返中我国还面临中外法律制度的差异导致的证据效力不足、量刑承诺的法律依据不足、遣返目的地不确定等问题。对此,我们应该积极配合有关国家向其提供外逃人员的犯罪证据、申请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报、宣布外逃人员护照作废、综合运用跨国追逃追赃措施,以促成外逃人员依法被遣返回国。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以来,台湾与东盟国家进一步加强彼此间在政治关系领域的互动和交流,双方的政治关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提升。在两岸成功签署ECFA之后,台湾—东盟关系的发展趋向更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台湾与东盟政治关系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利益驱动的结果,但客观上台湾与东盟政治关系的提升和加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国大陆的外交成本。因此,考察冷战后台湾与东盟政治关系的发展演变,对于制定相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The year 2021 marks the 30 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ialogue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 Over this perio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has continuously progressed, turning both sides into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players with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相似文献   

17.
李珊 《桂海论丛》2011,27(1):92-95
构建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对于加强东盟各国的贸易关系有重要意义。《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定》的签署,使解决贸易争端有了法律依据,但该协定在运用时尚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此,应当从立法上扩大主体的范围,建立一份专家名单,设立常设仲裁庭,增设仲裁裁决的复核程序,建立"跟随执行监督制度",增设贸易和投资纠纷预防机制,建立中国—东盟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以壮族为主体的那文化,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审美对策与不同民族相互认同的文化机理.作为东南亚多个民族共有的文化资本,它的历史运演,对于中国-东盟的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Enze Han 《当代中国》2013,22(82):594-611
This paper depicts the transnational ethnic and religious tie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and examines the cultu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for state–minority relations in Southwest China. It documents how transnational ethnic and religious ties facilitate cultural revival among the ethnic Dai people in Southwest China and examines the impact of Buddhist networks on local governance. In particular, it portrays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state and the Buddhist Sangha on social issues such as HIV/AIDS prevention and care.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Chinese state is more willing to cooperate with transnational ethnic and religious groups when the latter can help improve local governance and gener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y do not challenge the state's ultimate legitimacy and authority.  相似文献   

20.
陈健 《中国发展》2014,(1):84-89
该文认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地处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中国走向东册、止向世界的重要门户,是促进中国与东益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战略枢纽,是中国勺东盟全面合作的新增长檄.该文指出,作为后发展地区,其综合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制约因素和面临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关键。在此基础上,围绕荜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成为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新增长极进行思考,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