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相传黄帝的己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被封于 (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县南),称为 叔安。 叔安有个儿子叫董父,学过驯服龙的本领,熟悉龙的习性,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董,任为豢龙氏,封之于 川(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为:“昔有 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 川。”关于董父的封邑,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河南临颍县境,即《太平寰宇记·许州》所载,旧许州临颍县有豢龙城,相传即董父封邑。 又据西…  相似文献   

2.
赖姓源于河南息县□戴金瑛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世本·氏姓篇》载:“赖氏,国名,以国为氏。”众多历史文献一致结论:赖氏以国为姓,赖姓源于赖国。但古赖国究竟在何处?其说不一。一曰:在今河南息县包信镇;一曰在今湖北随州厉山店。关于记载赖国史实最早的史书见于《春...  相似文献   

3.
上古时有一位高洁之士叫许由(一作许繇),相传尧要把君位让给他,他逃到箕山(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下,农耕而食;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许由死后,葬于箕山,故箕山亦名许由山。据《史记·伯夷列传》载,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又据《太平御览》引《西征记》说“许昌城本许由所居”。这说明许由曾在今河南许昌一带活动。《急就篇·注》说许姓就是“许由之后”。 西周初,周武王把炎帝裔孙伯夷的后代姜文叔封于许由曾居住过的许(今河南许昌东),建立男爵许国。伯夷,《吕氏春秋》说…  相似文献   

4.
古代的帝王、诸侯、卿大夫死后,一般都要根据其生平事迹,加上一个称号,称为“谥”或“谥号”。胡姓最早的一支就来源于先人的谥号,即唐人林宝《元和姓纂》所云:“胡,帝舜之后,胡公封陈,子孙以谥为姓。”文中的“胡公”,姓妫名满,是帝舜的后裔,于西周初期被武王姬发封于陈 (今河南淮阳 ),建立侯爵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故又称胡公满。他的子孙有的用他的谥号为姓氏,就是胡氏。   胡姓还有两支源于古代的国名。周代有两个胡国,一个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 (姬姓 )诸侯国,国君为子爵,故称胡子国。…  相似文献   

5.
季宗 《中国减灾》2008,(11):46-47
我国历史上被震毁的城镇很多,多数是在原地重建,易地新建的也有,但见之于记载的很少。最早的记载见于《后汉书.五行志》:东汉灵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自秋至明年春,酒泉(郡)表氏(县)地八十余动,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倾,县易处更筑城郭”。表氏县城在今甘肃高台县西。《旧唐书·地理志》也有记载:“秦州治上邦,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缘地震移治于成纪县之敬亲川。”上邦县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  相似文献   

6.
传说黄帝之子昌意有个儿子叫韩流,其后代以他名字中的“韩”字为姓氏,是为中国最早的韩姓。但是,姓氏古籍记载世系较详的韩氏则是出自采邑名和国名。如《元和姓纂》云:“韩,出自唐叔虞之后,晋穆侯子成师生万,食采于韩,因以命氏,代为晋卿,曾孙厥生起,起生须,须生不信,元(玄)孙景侯分晋为  相似文献   

7.
邢姓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以国名为氏,出自姬姓。《元和姓纂·五青》记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诸侯,周公旦的第四子被封于邢国(今河北省邢台市一带)。公元前662年,邢国被翟国攻占,后来齐桓公联合宋、曹等国救邢,把它迁到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公元前635年,邢国被卫国所灭,其族人遂以原国名为氏。  相似文献   

8.
刘姓源流考     
刘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也是一个多源的姓氏,有源于祁姓的刘氏、源于姬姓的刘氏,有赐姓刘氏,有匈奴族刘氏,还有北魏独孤氏改成的刘氏。其中最早的一支来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鲁山。尧是传说中远古部落陶唐氏的领袖,名放勋,贤达善良,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五帝之一。因陶唐氏是黄帝之子12姓中的祁姓部落,所以尧为祁姓。尧的后裔中有个重要人物名叫刘累。《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其事说:“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  相似文献   

9.
张氏是中华四大族姓(张王李赵)之一。张姓的起源,最早记载见于战国时期的《世本》:“黄帝子挥为弓正,始制弧矢,张网罗,姓张氏。”唐《元和姓纂》曰:“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北宋《姓解》也曰:“张氏出自轩辕第五...  相似文献   

10.
话说五帝     
帝为何物?关于他的传说亘古至今不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日轩辕”(《史记》)。《国语·晋语》中有这样的记载:“昔少典娶于有乔(原乔字是:左边一个“虫”旁,右边一个“乔”字,《汉语词典》不见此字,有些典籍用“乔”字代)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为成,炎帝以姜水为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相似文献   

11.
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周武王姬发有个同母弟弟叫姬封,西周初被封于康(今河南禹州市西北),故称康叔。周武王死后,发生了武庚、“三监”之乱,周公姬旦兴师平定叛乱、杀武庚后,把商故都周围地区封给姬封,建立卫国,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并将殷民七族分给他,作为卫国的种族奴隶。姬封被封于卫后,称卫康叔。周公担心他年纪轻、缺乏统治经验,便谆谆告诫他要向殷遗民中有威望的贤人请教,借鉴殷朝兴亡的经验教训,爱惜民力,谨慎治国,不要沉湎于酒色。《书·康诰》即周公分封姬封时告诫姬封的文告。姬封到卫国后,按照周公…  相似文献   

12.
谢钧祥 《中州统战》2001,(12):38-38
在西周初实行的周朝贵族内部层层分封中,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伯龄被封于蒋,建立蒋国。春秋时,蒋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姓氏,就是蒋氏。唐、宋时期的姓氏书对此有基本一致的记载,但对蒋国故城的地理位置注释不够准确,如《新唐书·宰相世系》云:“蒋氏出自姬姓。周公第三子伯龄封于蒋,其地光州仙居县是也,宋改为乐安,蒋为强国所灭,子孙因以为氏。”乐安县为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置,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仙居县,南宋建炎初废,并非蒋的地望。西晋初学者杜预注解《左传》说“蒋在弋…  相似文献   

13.
广南侬氏土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渊源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原为古句町国故地,唐时称西原蛮僚子部,宋时又称特磨道。土著民族为壮族(沙人、侬人和土僚),今分布于滇东南、桂西南及今越南北部《新唐书》载:“西原蛮:居广容之南,邕桂之西”“侬姓为蛮中大族”,“结南诏为助”,一些首领既受封于南诏、大理,也受封于唐、宋。如大首领依民富既受封为大理国的“坦绰”(属国之王),又受宋太宗封为“金紫光像大大、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特磨道首领依氏和桂西南的侬氏同族同姓,来往密切,宋仁宗时特磨道首领依夏诚、侬夏卿兄弟,积极支持桂西南的侬全…  相似文献   

14.
天下宋氏源于商梁超杰中国姓氏,各有溯源。河南商丘宋氏起源甚早。自周朝定鼎,封微子于宋.后以国为姓,为宋氏之始.传流至今已有3千余载了。关于宋氏起源.不少史书均有记载,据《史记》卷三《殷本记》记载:"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宋氏、来氏、空...  相似文献   

15.
江姓溯源 一是出自赢姓,江人是东夷赢姓部落中的一支,夏时迁徙至河南江汉流域地区。商朝时,江人在江亭,即今河南正阳大彬涂店一带建立江国。古江国国都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南大林乡(一说在江陵)。楚穆王三年(公元前623年)楚国灭江国。国人流落各地,就以原国名江为姓。  相似文献   

16.
《世本》中有“杜康作酒”的记载,说杜康为“黄帝时人”。《酒诰》也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这说明黄帝时期已有杜姓。据说杜康是黄帝的宰人(掌管膳食的官)。而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许慎《说文解字》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朝第 6代国王,居住在今河南西部。所以,无论按照哪一种说法,杜康都是中国第一个杜姓人物,出自如今的河南。但因年代久远,杜康以后的世系缺乏文字记载,一些姓氏书对杜姓起源另有说法。 《新唐书·宰相世系》云:“杜氏出自祁姓,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  相似文献   

17.
超尘 《中州统战》2002,(4):37-38
孙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较多的姓氏,仅《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孙姓有“出自姬姓”、“出自(北十)姓”、“出自妫姓”三支。  相似文献   

18.
扶沟杜氏     
据《杜氏族谱》记载,扶沟杜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后裔。杜甫,唐代大诗人,他的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被称为“诗史”,杜甫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扶沟杜氏元朝末年由大名府滑州(今河南滑县)迁到扶沟,因种种原因,世远谱缺,无以论世系,故以初徙扶沟者为始祖,至今已繁衍200余代、5000人之众,分布于全县40余个村庄。明清以来,杜氏已发展成为扶沟的名门望族。扶沟杜氏秉承其祖诗圣遗风,诗书传家,忠厚继世,代有名贤。据《扶沟县志》和《杜氏族谱》记载,从四世杜清起,明清两代,科第代显,功名不断。以科…  相似文献   

19.
相传,上古时的颛顼帝,曾任命重为南正以司天、黎为北正以司地。后人总称掌天地之官为“重黎”。据说重和黎为兄弟,是颛顼的曾孙。重黎的子孙世袭其职,至商朝被封于程(即洛阳上程聚,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建立程国,为伯爵,称作程伯。西周末期周宣王时,重的裔孙休父(时称程伯休父)因入朝任司马,不再担任掌天地之官,他的子孙便以封国为氏,就是程氏。唐、宋时期的姓氏书籍对此都有类似的记载。如《新唐书·宰相世系》云:“程氏出自风姓。颛顼生称,称生老童。老童二子:重、黎。重为火正,司地,其后世为掌天地之官。裔孙封于程,…  相似文献   

20.
一是出自赢姓,赢姓为颛陌玄孙伯益之后。江人是东夷赢姓部落中的一支,夏时迁徙至河南江汉流域地区。商朝时,江人在江亭,即今河南正阳大彬涂店一带建立江国。古江国国都在今河南止阳县东南大林乡(一说在江陵)。楚穆王三年(公元前623年)楚国灭江国。国人流落各地,就以原国名江为姓,乃尊伯益为江氏始祖。后江氏子孙先自正阳逃自淮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