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王稼祥回国。临行前,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与王稼祥和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进行了重要的谈话。据王稼祥回忆,季米特洛夫说:“应该告诉全党,要支持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他是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出来的领袖。其他人如王明,就不要再争了。”这是共产国际第一次对中国共产党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为领袖。  相似文献   

2.
《党史文苑》2014,(5):51-51
关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中国共产党的两个重要历史决议中都作了明确的结论:是由于王明“左”倾错误造成的。但是,遵义会议决议中却未提出反对“左”倾的问题,且强调指出:“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而“这种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一种具体的右倾机会主义的表现”。因此,必须要在“全党内”深入开展“反对党内具体的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为什么遵义会议决议中只提反右倾问题,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3.
1938年8月初,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指示:"中共中央内部应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王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应争当领袖".季米特洛夫的这一指示实际上表明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中共领袖人选的态度.那么,共产国际和苏联领导人为什么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为中共领袖,而放弃曾经一度看好的王明呢?  相似文献   

4.
她是革命的英雄,她是我的模范,我对她永远景仰。——陆定一坚贞的情怀一天,唐义贞突然接到陆定一从长汀寄来的信,信中说:他又一次遭到王明路线的打击,被指控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撤销了苏区团中央宣传部长的职务,派往上海团中央做组织部干事。  相似文献   

5.
[题记]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方针开始在各地贯彻。中共中央派遣许多中央代表或“新的领导干部”到全国各地去,对革命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地方党组织进行所谓“改造”。他们对怀疑、不满意或者不支持他们的同志,动辄扣上“右倾机会主义”、“富农路线”、  相似文献   

6.
一、王明对共产国际七大关于统一战线政策的右倾抗日战争初期,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早在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时,季米特洛夫在他所作的《法西斯主义的进攻与共产国际为工人阶级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统一而斗争的任务》报告中,就分析了法西斯上台的原因和共产党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指出要打倒法西斯,必须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他说:在中国,“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民反帝运动,在运动中提出如下口  相似文献   

7.
季米特洛夫,原本是保加利亚人,早年当过印刷工人,后来成为保加利亚共产党乃至巴尔干共产党联盟的领导人。1933年1月,德国希特勒法西斯势力上台,制造所谓“国会纵火案”,季米特洛夫遭到逮捕并受审。这位身材高大,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深褐色眼睛的共产党人,通过无懈可击的答辩和极具鼓动力的讲演,迫使法庭宣布其无罪。在苏联政府的营救下,季米特洛夫于1934年2月得以出狱转往莫斯科。两个月之后,他成了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以后,他正式成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从那时起,他开始与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这一政治概念,是在我党总结大革命的经验教训过程中,由“机会主义”、“取消主义”至“陈独秀主义”、“极右的机会主义”再至“右倾机会主义”等几个不同表达形式的概念,最终被毛泽东综合概括后提出来的。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本世纪民主革命的潮流中,陈独秀以领袖的雄姿登上历史舞台,他披荆斩棘,勇猛无畏。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中,他给世人留下了一个优柔寡断、软弱无能的机会主义者的形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呢?一、中…  相似文献   

9.
《支部生活》2011,(6):51-51
1956年,王明以“到苏联治病”为由到达莫斯科后再也没有回国,并陆续在国外发表一系列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他在1971年写的《中共五十年》一书第二编第五节《蓄意毒害王明并摧残他的健康》中大肆造谣污蔑,对延安整风时期的所谓“王明中毒事件”进行恶意歪曲,攻击毛泽东强迫他住院治病,“然后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李富春,指示主治医生金茂岳用含汞的药物逐渐毒害他”。  相似文献   

10.
谈到中国大革命失败原因时,人们往往责怪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陈独秀继任总书记,并在实际上认为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其理论逻辑就是:陈独秀是右倾机会主义领导者,“五大”继续选他任总书记,“五大”后他又继续推行了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因此大革命也就必定要最后失败。然而,在系统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陈也表示接受批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瞿秋白,一生大起大落。他的经历和才华一度使他成为最受共产国际欢迎和重视的中国革命者。他是中国第一位赴苏俄采访的新闻记者;他协助共产国际代表,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他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八七会议"之后,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掌舵人。然而,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之后,他却被迫退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屡遭王明一伙的打击和迫害,这一切,都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当年,王明重返莫斯科,被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成员,政治书记处书记,成为共产国际领导人之一。他通过无线电,继续遥控以博古为“舵手”的临时中央,实际上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太上皇”。 王明称颂毛泽东是出色领袖,莫斯科出了毛泽东著作单行本 王明不像李立三那样轻视苏区,公然反对农村包围城市,他重视红军和农村根据地。李立三强调城市暴  相似文献   

13.
《季米特洛夫日记》中有关中国革命重大事件的记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是20世纪上半叶保加利亚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人。 1997年,保加利亚“克利门特·奥赫里茨基”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日记》9 1933-6 1949,1997)。全书794页,正文591页,照片90幅。 日记记载的是1933年3月9日至1949年2月6日这16年季米特洛夫所经历的事情。1933年春,季米特洛夫被德国法西斯诬告参与“国会纵火案”,在柏林被捕,此后开始写日记。1934年  相似文献   

14.
在1937年“十二月会议”上,刚从莫斯科回国的王明根据共产国际意见,系统阐述了他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核心思想即“一切经过统一战线”。许多与会者受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他的观点表示认同,而此前一再强调必须警惕右倾投降危险,保持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独立性的毛泽东却相对比较“孤立”。毛泽东与王明在统一战线及国共关系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尽管他并没有在会议上对王明的主要观点明确加以“抵制”或“斗争”,但还是坚持了自己原有的观点。由于王明有长期在共产国际工作的特殊身份,并且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曾起过积极作用,加之此前的洛川会议讨论八路军作战方针时中共领导层内部存在不同看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是新事物,造成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一时“孤立”。  相似文献   

15.
王明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冒险主义和抗日战争时期“右”倾投降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的“左、右”倾错误曾经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危害。王明也曾为革命事业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观其一生,可谓“过”远大于“功”。  相似文献   

16.
王明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冒险主义和抗日战争时期右倾投降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的左、右倾错误曾经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危害。王明也曾为革命事业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观其一生,可谓“过”远远大于“功”。  相似文献   

17.
刘仁 《党史博览》2018,(8):23-28
正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挽救了党和红军。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开始纠正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在尊重共产国际的前提下,独立自主探索自己的方针政策。1934年5月,季米特洛夫被选进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在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上,他正式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从1935年至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这一时期毛泽东与季米特洛  相似文献   

18.
王明是中共党史上“左”、右倾错误路线的代表人物,但毋庸讳言的是,他的家庭却是一个革命的家庭。追溯他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到:少年时代的王明继承了父亲的严谨、勤奋,母亲的要强、好学;同时,王明青年时代的革命经历又反过来影响着父母和弟妹,使他们一一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04年5月23日,王明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镇(今属金寨县)一个城镇贫民家庭。王明是家  相似文献   

19.
拥护王明“进攻路线”1931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在上海被捕叛变。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指定王明为中共中央代理总书记,主持党中央工作。这样,王明借此加紧推行他比“立三路线”更加“左”倾的冒险主义错误路线。本来六届四中全会决议对以毛泽东为首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是充分肯定的。王明代理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于9月1日给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发出长达1.2万余字的指示信(即“九月指示信”),以大量篇幅严厉批评苏区中央局和总前委及其领导人“缺乏明确的阶级路线与充分的群众工作”,句号于立三路线的错误尤其是国…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与王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熟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王明,20世纪30年代他推行的“左”倾错误路线统治全党达四年之久,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尽管如此,当王明奉共产国际之命从莫斯科回国参加抗战时,毛泽东亲自去延安机场迎接,并称他回到延安是“喜从天降”。然而,以共产国际“钦差大臣”自居的王明又是如何对待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