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民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弱势群体不断被边缘化。市场经济有利于提高效率,从而有利于经济公平的实现,但它自身不但不能缩小收入差距,自发地实现经济公平,反而会自发地造成两极分化。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应从人们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加以全方位的考虑。  相似文献   

2.
正学习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很多感受,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其中充溢的公平正义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公平正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核心价值诉求不仅被再次重申,而且也被具体化在党和国家的各项具体制  相似文献   

3.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重大的意义。我们要采取措施切实维护和实现好社会的公平正义,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收入分配不公与社会公平正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普遍价值,它是历史的、相对的、具体的。我国当前以收入差距过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收入分配不公正现象已经突破了人们心理能够承受的底线。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成为当前我国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解决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办法是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支撑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公平正义的批判和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公平正义制度的构建.其公平正义思想不仅对人类正义事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在人类对公平正义的理论研究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完善市场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及建构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小康社会的核心理念、本质要求和重要保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实际利益的满足,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健康素质,把发展建立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基点上,才能真正促使社会持续长久地发展,才能有效地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的公平正义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观是历史地发展的,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平等权利观念,是区分古代的公平正义观和现代的公平正义观的根据。资产阶级公平正义观是商品交换领域的意志关系和契约关系的观念表现,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是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核心的,是对资产阶级以平等权利为核心的公平正义观的超越,是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贸易关系的深度调整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升级重构,WTO改革已成定势。WTO主要成员提交的改革方案或建议均承认WTO体制已跟不上国际贸易局势的深刻变化,但认为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倚重于WTO组织运行机制、贸易政策监督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等程序机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程序机制对实体规则的适用和实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和影响,因而WTO的改革问题就突出表现为对其程序机制的更新和完善。WTO程序机制存在的功能性缺陷及其法律本源,致使在调整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多边体制运行的公平和效率以及多边贸易关系的新议题和老问题等方面严重失衡,造成WTO成员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变通和转移,并使其现有的决策方法出现公平失真和效率假象。面对困境,WTO应从法律本源入手,修订和完善程序规则,去除与新时代不符的程序要求,确保程序机制能切实有效维护WTO体制的政治价值、法律价值和秩序价值,进而有助于全球经济决策的广泛一致性和良好连续性。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所代表的首先是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利益,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是资本控制着社会经济权利,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关系私有制的比重日渐加大,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本质属性的探讨应突破传统的"所有制决定论"的束缚,更多地立足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立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予以科学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根本要求。中共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需要以三个层面、六种工具性手段为依托,构建社会主义公平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三个层面为:物质层面、民主法治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六种工具性手段分别是:机会公平、防护性保障、透明性担保、权利公平、建设和谐文化和加强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大会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在内外部分中都包括了"公平正义"理念。"公平正义"理念列入中国外交政策坚持的原则,进一步充实、丰富了中国外交理论。"公平正义"理念与科学发展观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由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经济关系,而不是由分配方式决定的法权观念。社会主义公平,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工人阶级的公平观是其基本特征。但由于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社会主义公平还残留有资产阶级的法权,是一种形式公平。完全、绝对意义上的公平,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而且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这都使得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食品安全的风险不是靠提升观念就可以解决,食品安全的维护需要社会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者等多方的力量相互配合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因此,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一,国家应该确立生产经营者合法规范运作机制;其二,只有建立相对较完善的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机制,才能使得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得以更好运行。  相似文献   

14.
政治改革的挑战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靖 《南风窗》2010,(6):54-57
古今中外,所有成功的政治改革或革命,从根本上说,皆因分配问题而起,并以创立新的政治体制而终。中国如果不能解决分配问题,不断坐大的特权利益和日益恶化的贫富差距,必将迅速侵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最终导致爆炸性的政治动荡。因此,通过政治改革在制度上确保分配的公正,从而完成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转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综合性问题,与能源、环境、人口、技术、观念和经济发展均有关。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自身的复杂性,及其对人类健康和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秩序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不断加剧,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政治和外交领域讨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全球气候谈判主要围绕发达国家减排,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生态脆弱性和南北发展鸿沟等问题展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相关的规则和  相似文献   

16.
李昊泽 《法制博览》2013,(11):162-163
《中国司法改革》白皮书指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贪污受贿问题是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一大恶疾,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严重侵害了国民对职务行为公正性的信赖。本文尝试从司法改革过程中共同受贿的认定与处理模式为视角,试图从微观角度审视中国司法改革进程。构建共同受贿的认定与处理模式应该考虑到共同犯罪的本质是行为共同,并且贯彻罪行法定原则和刑罚相适应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公正与效率具有统一性,越是公正的社会其效率就越高。而对收入结果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分配,或曰均等化(公平),以保证不偏离机会均等太远,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并保持长期稳定的高效率。只有初次分配不断加强公正制度建设,使市场经济在自由中提高效率,再次分配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民众在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中能平等地参与竞争,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率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法律公平正义问题,其与人权的尊重与保障问题紧密相连,在法治社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提高司法公信力,不仅是提升司法权威的核心要素,也是减少诉讼成本、节约审判资源的有效途径。因此,基层法院应重视司法公信力的重塑,加强司法制度建设,与媒体开展合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强化公众司法权威的理念,以此提高基层法院的司法公信力,确保司法公正,从而推动国家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韩笑 《当代世界》2023,(2):61-65
“中国式现代化”和“公平正义”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两个重要的关键词,两者紧密相连。“中国式现代化”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与关联性可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中心任务来溯源,也可从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表述中解析。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是公平正义的现代化,是由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孙小英 《法制博览》2013,(5):304+303
纪检监察工作是惩治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党纪国法的重要手段,决定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纵观中国煤矿发展状况,腐败问题较为突出,一些违规、违纪的现象时有发生,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不够到位促使这类腐败问题愈演愈烈,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着制度上和工作方式上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如何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创新是当前惩治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煤矿企业正常运行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