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政治改革的挑战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靖 《南风窗》2010,(6):54-57
古今中外,所有成功的政治改革或革命,从根本上说,皆因分配问题而起,并以创立新的政治体制而终。中国如果不能解决分配问题,不断坐大的特权利益和日益恶化的贫富差距,必将迅速侵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最终导致爆炸性的政治动荡。因此,通过政治改革在制度上确保分配的公正,从而完成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转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重新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社会活动中,公平有着不同的含义。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群体公平,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的公平。在公共管理中,公平与效率分属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范畴,效率是为实现公平服务的。只有实现公共管理中公共权力的合理分配,才能从根本意义上实现公共管理的公平。  相似文献   

3.
李炜光 《南风窗》2011,(20):74-75
希望市场解决全部社会问题不过是一种幻想,政府存在的主要理由并不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而是以其合理的制度安排来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从博弈论分析,普通程序简易审程序的本质是一项从对抗走向合作的协议,它一方面使被告人获得了从轻处罚的机会,有利于其日后的教育改造;另一方面也使国家节约了司法资源,社会的总体利益得以提升。完善普通程序简易审,应当找出该协议中的利益相关者,并由其进行协商,确保协议的确实履行,才能使该项刑事审判程序实现效率与公正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5.
德国政府十分重视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缩小贫富差距问题,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采取了以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为主的一系列措施,使德国的贫富差距大为缩小,社会公正原则得到较好贯彻,保证了社会长期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欧洲城镇化历史经验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经济结构与社会利益重新布局、创造和分配的过程,是规模浩大的政治、经济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职能会发生急剧的扩大与转变,政府必须做好“尽精微、致广大”的全面设计、安排与管理,才能确保城镇化的效率和质量,少走弯路,避免社会资源浪费、减少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唐思静 《法制博览》2013,(3):126-127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生产经营者不顾一切追求利益,越来越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所以在消费者权益诉讼中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权,不仅具有现实的紧迫性,亦具备法理上的正当性。我国应当尽快规定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制度,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公益、实现社会公正,而且也使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得以及时、有效的救济。  相似文献   

8.
袁颀 《法制博览》2014,(2):239+237
传媒与司法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但过度地强调传媒监督的作用会导致两者的冲突,既不利于法律制度的完善,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9.
为了防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澳门特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适用不同的法律制度,较好地反映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殊性。从实践情况来看,这些制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中,2007年出台的违法青少年教育监管制度专门用于规范12岁至16岁的违法青少年,教育监管措施和司法程序的设计回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帮助违法青少年改过自新,也有利于实现程序公正和提高程序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社会公平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决策者在把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实际上作为制订经济政策主要的理论依据的同时,忽视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本文强调,在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应保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和自由市场的批判精神及其对社会均衡发展和分配公正的关注,在经济政策中兼顾经济增长和分配公正的双重目标,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霍晓寒 《法制博览》2015,(7):186-187
轻微刑事案件有其特殊性,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犯罪嫌疑人可挽救性高。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有助于全面落实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实现办案效率和司法效果的有机统一。提高轻微刑事案件的办案效率应全面入手,从立案到判决整体加速。这样,才能实现了公正与效率的双重价值,才是真正的公正。本文从当前刑事案件耗时概括着手,分析如何能够提高效率以及由此带来的有益之处。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法国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从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和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调节,对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与公正起到了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刑事犯罪的高发,使刑事被害人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指对因遭受犯罪侵害而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从加害人那里得到损害赔偿的被害方,生活陷入困境,由国家予以一定经济救助的制度。这种制度从根本上讲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需要,也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权利均衡的需要,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治安拘留的合理性也需要重新审视。部分刑法学者主张将治安拘留纳入刑法,并入刑罚体系之中。但是,治安拘留入刑仍难以解决人权保障的问题,而且可能会使社会管理手段弱化,导致我国刑法中的短期自由刑增加,犯罪附随后果问题加剧。虽然治安拘留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但如果对治安违法行为的治理也能遵守刑法的基本原则,并为治安违法增设社区服务令与半监禁罚等新型行政处罚措施,限制治安拘留的适用范围;增设对治安拘留决定的司法审查,加大人权保障力度;建立事前监督机制,完善处罚论证程序,治安拘留将能够更好地实现效率与公正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5.
李亚梅 《法制博览》2013,(8):209-210
庭前会议制度是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在当前的刑事审判司法实践中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庭前会议制度的确立,将对进一步规范刑事司法审判程序,促进和保障人权,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司法程序公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社会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本文重点从庭前会议制度的功能意义、内容及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庭前会议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仓拉 《工会博览》2009,(10):87-90
公共卫生是政府为公民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基本”,是最能体现社会公平的公共产品,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安排。西藏与全国相比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处于落后状态,也存在城乡差距比较大,地区间不均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吴勇太 《法制博览》2015,(8):215-216
死刑赦免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履行我国国际义务,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纠正死刑案件的错判、误判,维护我国法律的公正、正义。完善我国死刑赦免制度应该从主体机关、适用范围、赦免程序和实质性条件等方面着手改革,使死刑赦免符合社会新形势的改革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社会成员对制度运行的正义性判断往往会成为社会能否良性运行的前提,社会成员对制度变迁的正义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决定社会秩序的好坏。通过梳理制度变迁的正义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中强调公平与效率兼顾并良性互动的制度正义理念方能真正体现制度正义的应然价值。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基本诉求就在于真正达致制度的应然正义,谋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最优解,实现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制度内统一。  相似文献   

19.
塑造未来需要变革的勇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总理格哈德·施罗德在德刊《新社会/法兰克福杂志》2003年第5期上发表文章《塑造未来需要变革的勇气》,论述了社会民主党和平、自由、公正等价值观,指出在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只有进行变革才能更好地按照这些价值观塑造未来。文章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和午 《南风窗》2012,(6):58-60
强势利益集团利益扩张格局呈日益强化之势,且各强势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纠缠越来越复杂,纵横交织形成一张巨大的链网,侵蚀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加剧了经济发展与国民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