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6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效显著,已进入巩固深化的关键时期。然而,因两岸政治互信不足、政治歧见难解而导致的两岸政治关系的相对滞后,已影响到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进程,更明显妨碍阻碍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开创了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两岸政治关系有所改善,经济关系突飞猛进,然而两岸政治关系的相对滞后已明显妨碍到两岸经济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在两岸关系步人“深水区”之后,两岸双方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巩固“一中框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开启政治对话进程,深化媒体交流合作,努力推进两岸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良性互动,为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1996至2006年的两岸关系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政治震荡和政治对话交错期(1996年初祖国大陆对台军事演习至1998年“汪辜对话”),两岸政治关系持续紧张期(1999年“两国论”出台至2004年底台湾“立委”选举),两岸关系重大转折期(2005年胡锦涛主席发表“四点意见”至2006年首次两岸经贸论坛召开)。总体而言,10年来两岸围绕一个中国原则进行了尖锐复杂的斗争,祖国大陆坚定地捍卫一个中国格局,使得两岸政治关系震荡倒退,两岸经贸关系快速发展,“政冷  相似文献   

4.
2013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凸显出了一个“进”字。“进”是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2014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然的大趋势。在新形势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指出:“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已经多次表示,愿意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就两岸政治问题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做出合情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5.
僵持了三年之久的两岸关系的气氛,由于1998年10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邀请辜振甫先生参访大陆,而出现松动的转机。然而,两会达成的“四项共识”能不能得到落实?两岸关系将如何保持稳定并继续发展?两岸目前分歧的症结到底在哪里?本世纪的最后一年,两岸关系可否有实质性的突破?两岸政治对话有无可能为两岸政治谈判创造条件?……1998年12月28日至30日,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在北京的香格里拉饭店举办由两岸学者参加的“两岸关系座谈会”,与会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擘划两岸关系发展方向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郑重宣示了国共两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诚意,确立了国共两党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两党共同体认到: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相似文献   

7.
2012年是两岸关系开创巩固深化新局面、继往开来的一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步入巩固和深化新阶段取得开局胜利,两岸在巩固政治互信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同属一个中国”的认知,在巩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成果的同时深化互利合作,在巩固两岸各界大交流局面期间重点深化文化教育领域交流,  相似文献   

8.
两岸政治僵局的概念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关系缓和已整整20年,双方民间性关系取得显著进展,但政治关系却陷入难以破解的僵局。本文试图从“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定位”、“交流交往制度”、“外交空间安排”及“和平统一模式”等经常引发双方争议的概念入手,解构两岸政治僵局的内在逻辑,并分别提出“一个中国原则”明晰化、“两岸定位”结构功能化、“交流交往制度”系统化、“外交空间安排”一体化及“和平统一模式”台湾化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今年初,SARS疫情使两岸的交流交往暂时中断,而陈水扁借SARS制造两岸对立形成的“政治疫情”更使两岸关系雪上加霜。如今,SARS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两岸的交流交往又热络起来。只是陈水扁出于自己的政治需要,仍在操弄“公投”等议题以继续传播他的“政治疫情”,试图把两岸关系推向深渊。两岸关系何去何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7月29日,台声杂志社、全国台联研究室举办第二期“台湾问题高级论坛”,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唐树备、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余克礼、清华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刘震涛、北京台湾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李家泉等大陆著名学者应邀出席, 纵论两岸关系,剖析台湾局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既深且广的两岸关系全景图。  相似文献   

10.
陈云林 《两岸关系》2007,(1):F0002-F0002,1
回首2006年,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趋势持续增强,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一年来,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对“台独”活动危害性的认识日益加深。台湾当局领导人推进“台独”分裂路线,强行“终统”,挑起两岸对抗、制造两岸关系紧张的行径遭到两岸同胞的反对和谴责;其通过所谓“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受到遏制。一年来,祖国大陆着眼于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引领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于“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的重要主张,反映了两岸同胞追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愿望,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一年来,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党间的交流与对话持续深入,先后成功举办两岸经贸论坛和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系列活动。我们继续推动落实有  相似文献   

11.
辛旗 《统一论坛》2002,(6):12-14
自2001年11月两岸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由“入世”给两岸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已开始显现出来。“政治紧,经济松”成为入世后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台湾妄圈利用WTO为“政治平台”,凸显“主权”地位两岸加入WTO为打破政治僵局提供了难得机遇。而现今的台湾  相似文献   

12.
去年3月,具有“台独”背景的陈水扁在台湾选举中获胜,民进党首次成为“执政党”,岛内政局的变化,使两岸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大。2000年的两岸关系,围绕坚持还是否定一个中国原则的斗争日趋尖锐、复杂,两岸政治关系持续僵峙、紧张,但两岸经贸及各项交流迅猛发展,岛内要求接受“九二共识”的呼声日益高涨,遏制“台独”的基础力量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3.
孙云 《两岸关系》2005,(12):11-13
2005年是我对台政策成效显著的一年。大陆不断推出对台新举措,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连宋郁访问大陆,两岸出现了新一波的交流热,台湾民众对发展两岸关系有了更新的体认和期许,长期主导两岸的对抗性结构有所松动。两岸互动的这种新局面,必将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两岸互动新局面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推动“一边一国论”、“公投”、“制宪”、“正名”及文化教育上的“去中国化”等“台独”活动,不断挑衅两岸关系,使两岸和平与稳定的基础不断受到破坏,两岸关系形势异常严峻。面对“台独”活动的加剧,大陆也把遏制“台独”…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两岸关系继续保持稳定,在祖国大陆呼吁两岸举行政治谈判、推动直接“三通”的努力下,两岸接触与谈判有了新的进展,各项交流取得进一步发展。 两岸关系的主导优势进一步增强 过去的一年,祖国大陆政治稳定,成功地召开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完成了跨世纪领导班子的部署。中共中央对台工作会  相似文献   

15.
评估现阶段海峡两岸关系,不能脱离1995年6月李登辉的访美。由于李登辉一意孤行的访美,使原本缓和平稳、发展势头看好的两岸关系陷入僵局。现阶段两岸关系处于低迷、僵持甚至倒退的状况。尽管民间交流尚显活跃,但两岸在政治上对立、经贸交流减缓,在国际上围绕“一个中国”的斗争日趋激烈,两岸关系始终在低谷中徘徊。一、两岸政治僵局没有任何突破,台湾当局在“两个中国”和分裂的道路上已越走越远本来,1995年初发表的江主席八项主张,为打破现阶段政治僵局,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契机。由于李登辉访美,使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建民 《台声》2011,(12):62-63
两岸关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岛内政治发展的制约与影响。尤其是岛内蓝绿两大阵营对台湾政治定位、两岸关系政治定位、两岸关系发展与两岸经济合作的政策主张存在很大分歧,以及国民党、民进党与大陆的政治基础或政治互信的巨大差异(核心即是否承认“九二共识”),  相似文献   

17.
从根本上说,两岸问题是本世纪中国历史大转折中遗留下来的一个政治问题。因此,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最终仍须回到政治上来。但是,在实现政治解决两岸问题的同时,文化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在两岸分流的整合,是促进两岸政治整合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江泽民主席在关于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中指出,中华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纽带。这一论断给了我们处理两岸关系正确的理论引导。近年来台湾的分离主义者,也总是把文化作为他们鼓吹“台独”理论的前提基础。他们妄称“台湾文化”有“五…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以来,作为“再平衡”战略的重要部署,美国高调主导并强势推动TPP,对两岸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TPP成为美国对两岸关系施加影响的新切入点,对两岸的制度性经济合作造成直接冲击,也可能成为“台独”势力操弄影响岛内政治认同的新手段,给两岸务实解决台湾“国际空间”问题增添变数.大陆方面应该做好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准备、政策研究和行动方案,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及中国的和平崛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走过2011     
丁宇 《两岸关系》2012,(1):28-31
1月18日,第九届两岸关系研讨会在桂林开幕。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研讨会招待会上致辞时表示.2011年是两岸关系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我们希望今年能够“稳中求进”。所谓“稳”。就是要维护两岸关系改善的重要政治基础,保持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所谓”进”.就是要继续本着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思路.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是岛内蓝绿两大阵营全面对抗、政局动荡多变、陈水扁全面扩张权力、“台独”气焰嚣张、两岸关系持续紧张的一年。两岸关系总体上呈现“政治危险僵持、经贸迅猛发展”的格局,两岸围绕一个中国原则、“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相当激烈。陈水扁加快推动“台独”步伐,蓝绿两大阵营围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