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将重庆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其中,铜梁所处城市发展新区,主要任务是:坚持城乡统筹先行,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继全面实施“工业强区”支撑战略以来,铜梁区坚定不移地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培育龙头型、特色型、战略型的产业集群为主要依托,努力朝着打造成为重庆工业经济重要增长级的目标奋力迈进。  相似文献   

2.
重庆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的人才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9月召开的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标志重庆将迈人“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时期。“五大功能区”是进一步明确区县功能定位,确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相似文献   

3.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作出了科学划分全市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战略决定,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为全市各区县发展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明确了任务,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区县科学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重庆将迈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时期。"五大功能区"是进一步明确区县功能定位,确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都市功能核心区范围包括:重庆  相似文献   

5.
正重庆市按照整体功能最大化、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将全市科学规划为五大功能区域,即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奉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沿长江43公里,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必须从奉节发展实际出发,按照"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市北部新区成立于2001年,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硕。2013年,北部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亿元,约占都市功能拓展区的25%;工业总产值1330亿元,工业增加值约占都市功能拓展区的3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6亿元,约占都市功能拓展区的25%。北部新区业已成为拉动都市功能拓展区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全市推进"五大功能区"战略的进  相似文献   

7.
张波 《重庆行政》2014,15(6):33-34
正工会的工作对象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工会的工作能力是党的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工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2013年9月在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明确了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个功能区域。五个功能区域是在"一圈两翼"区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委会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考虑,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个功能区域。其中,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包括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共6个区县,约198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80万。全委会明确该区域重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生态产品,发展生态经济,实行“面上保护、点上开发”。这就要求各区县要重新调整经济结构,重新规划产业布局。如何根据生态保护发展要求科学选择山地产业,充分挖掘山地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和潜力,做到保护与发展双赢,做到产业跟着功能定位走,是渝东南“一区五县”目前研讨的重大课题,笔者也对此做了大量调研,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诤言议事】2013年9月13日至14日,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研究部署了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结合重庆处于"双欠"阶段、"四个关键节点"实际,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大功能区域。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五大功能区建设,是市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内外加快区域发展经验和重庆实际做出的一项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决策。在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和审议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曾信祥 《重庆行政》2014,15(5):80-82
正重庆直辖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四次大的变化。2000年,构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三大经济发展区"。2005年将这一战略微调为主城、渝西、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四大工作版块"。翌年,在三大经济发展区和四大工作版块基础上提出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2013年,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继承和创造性地提出了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  相似文献   

11.
正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6个区县的经济总量,相对于其余4个功能区偏小,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滞后,部分区县甚至仍没有破题。在渝东南地区,一般制造业也没有什么基础,现在"无中生有",非常困难;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矿产品加工,但随着经济下行,矿产品价格下降,而且矿山开采,对生态破坏非常严重,不符合"生态保护发展区"定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都布局在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南勉强为之,违背规律。但聚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但有  相似文献   

12.
重庆北部新区于2001年4月25日挂牌成立,将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都市发达经济圈心增长极和都市风貌展示区,到2010年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即实现年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2000年重庆市工业的规模。设立北部新区是重庆加快推进富民兴渝、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北部新区首批通过了国家验收,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开发建设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13.
总体思路。根据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按照"统一收运、集中处理、设施共享、运距合理"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统筹规划建设全市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资源和投资,减少环境敏感点和社会矛盾,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规划布局。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规划建设4座餐厨垃圾处理厂、7座餐厨垃圾中转站,服务范围为本区域及壁山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在合川区、永川区、綦江区、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和忠县规划建设7个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服务周边23个区县(自治县,含万盛经开区)。城口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和秀山县等5个县(自治县),因运距远和餐厨垃圾产量小等原因,可采用简单适用技术分别建设服务本区域的餐厨垃板处理设施。  相似文献   

14.
重庆北部新区于2001年4月25日挂牌成立,将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增长极和都市风貌展示区,到2010年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即实现年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相当于2000年重庆市工业的规模。设立北部新区是重庆加快推进富民兴渝、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北部新区首批通过了国家验收,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开发建设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以来, 彭水县紧紧围绕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深入贯彻中央和全市系列会议精神,秉持"兴于生态、立于经济、成于家园"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城市经济、民生经济,出台了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指导性意见,完善了"五化"统筹推进、"三区"协调发展的总思路,形成了"2+3+15"政策支撑体系.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2.16亿元, 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69元、增长13.2%.  相似文献   

16.
正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是全市贫困程度最深的两个生态功能区(以下简称两生态区)。按照新时期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建设,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两生态区必须加快发展以资源可承载、环境容量大、市场需求广、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吸纳就业多、物流不敏感为显著特征的生态工业,重点发展除能源、矿产、化工以外的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含汽车)、电子信息、特色轻工等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召开的工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上海工业进入新一轮发展,由前几年的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明确今后相当一段时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第三产业要继续保持各占48%到50%左右,第一产业保持在2%左右。具体目标是,上海工业经济总量,到2000年,按不变价要达到7000亿元,其中:高科技产业产值要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0%的比重、约1400亿元;支柱工业产值比重45%、约3150亿元;都市型工业和部分传统工业产值比重为35%、约2450亿元。以上三  相似文献   

18.
长沙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80年代以来,长沙工业进人持续、稳步发展的新时期,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技术改造步伐明显加快,外引内联取得新的进展。长沙长期保持湖南省最重要的工业城市的核心地位,今后此种发展态势还会进一步突出。199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501.57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5.29%,其中市区工业产值229.36亿元。1995年,长沙市计有国有经济工业企业659个,其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33.88%;有集体经济工业企业2688个,其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6.90%;有其他经济工业企业3994个,其产值占全市工…  相似文献   

19.
南川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促进南川区转型发展,是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战略举措,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体现主体功能区导向、提速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科学实践,是提升渝南地区综合实力、实现绿色发展的必要途径。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及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南川区实际,市政府提出促进南川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意见。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着力增加就业和消除贫困,着力恢复生态和保护环境,着力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把南川区建设成为渝南区域中心城市,全市铝镁新材料及页岩气新能源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转型目标。到2017年,南川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以铝镁、旅游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为支柱的"2+3"转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生态功能明显恢复。渝南区域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人均GDP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到2020年,南川区实现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建成。城镇化率达到70%,城市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0.
一、充分利用北部新区的战略发展目标优势,努力加快招商引资速度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到2010年北部新区发展目标是:以2000年为基础,通过十年左右努力,力争北部新区及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到2010年达到1500亿元,实现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目标。其中,北部新区工业总产值力争实现1000亿元左右,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从2002年到2005年,北部新区一期16平方公里内,各园区开发建设全面展开,汽车工业园5平方公里、光电园5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形象总体形成,出口加工区一期0.4平方公里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